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300027),中国大陆知名的综合性娱乐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创立于1994年,并于2009年率先登陆创业板,被称为“中国影视娱乐第一股”。 华谊兄弟是目前国内一家将影视娱乐、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和互联网娱乐三大业务板块及产业投资实现有效整合的娱乐传媒企业,是业内产业链完整、娱乐资源丰富的公司。在公司统一平台的整体运作下,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2]
制作、复制、发行:专题、专栏、综艺、动画片、广播剧、电视剧(凭《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经营),国产影片发行(凭《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经营),摄制电影(单片)。 企业形象策划,影视文化信息咨询服务,影视广告制作、代理、发行,影视项目的投资管理,经营进出口业务,实业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未经金融等监管部门批准,不得从事向公众融资存款、融资担保、代客理财等金融服务),投资咨询,企业管理咨询,经济信息咨询。[4]
华谊兄弟投资及运营四大业务板块:影视娱乐板块:主要包括电影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电视剧网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艺人经纪及相关服务业务;影院投资、管理、运营等业务;电影票在线业务及数字放映设备销售业务等。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板块:依托“华谊兄弟”品牌价值及丰富的影视作品版权储备,优选核心区位,结合地方特色文化打造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影视文旅实景项目。互联网娱乐板块:主要包含新媒体、互联网游戏、粉丝经济、VR技术及其娱乐应用等互联网相关产品。产业投资板块:以主营业务相关、具备联动空间为核心原则,投资培育优秀企业,完善华谊兄弟主营业务矩阵,不断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平滑主营业务业绩波动风险。[5]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华谊兄弟 音乐有限公司是2004年华谊兄弟兼并战国音乐公司基础上成立的一家音乐公司,2005年 华友世纪战略性投资3500万元并控股51%, 华谊兄弟控股49%。华谊兄弟2010年使用公开发行股票超额募集到的资金中的3445万元,收购 华友数码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所持华谊音乐51%的股权,华谊音乐回归华谊兄弟。
女歌手 | 尚雯婕、 何洁 |
男歌手 | 陈楚生、 张佑赫、刘明辉、 董又霖 |
组合/乐队 | 果味VC |
女歌手 | 尚雯婕、 何洁 |
男歌手 | 陈楚生、 张佑赫、刘明辉、 董又霖 |
组合/乐队 | 果味VC |
华谊兄弟时代文化经纪有限公司创建于2000年,是国内最资深的经纪公司之一。华谊兄弟时代文化经纪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艺员影视剧拍摄、广告代言、形象包装、演出、法律咨询等工作。自成立至今,公司已签约过近百位艺人,雄厚的实力在中国的经纪公司中首屈一指。
安以轩 | 保剑锋 | 本兮 | 曹璐 |
陈赫 | 陈雅娴 | 董璇 | 杜淳 |
冯绍峰 | 韩秀一 | 何曼婷 | 吉丽 |
井柏然 | 李冰冰 | 李晨 | 李鑫雨 |
廖凡 | 刘冬沁 | 彭国斌 | 乔振宇 |
苏岩 | 苏有朋 | 唐艺昕 | 王传君 |
王天辰 | 徐帆 | 徐洁儿 | 杨玏 |
杨立新 | 杨旭文 | 杨颖 | 姚晨 |
易坤林 | 张涵予 | 赵海涛 | 郑恺 |
钟楚曦 | 周小川 |
安以轩 | 保剑锋 | 本兮 | 曹璐 |
陈赫 | 陈雅娴 | 董璇 | 杜淳 |
冯绍峰 | 韩秀一 | 何曼婷 | 吉丽 |
井柏然 | 李冰冰 | 李晨 | 李鑫雨 |
廖凡 | 刘冬沁 | 彭国斌 | 乔振宇 |
苏岩 | 苏有朋 | 唐艺昕 | 王传君 |
王天辰 | 徐帆 | 徐洁儿 | 杨玏 |
杨立新 | 杨旭文 | 杨颖 | 姚晨 |
易坤林 | 张涵予 | 赵海涛 | 郑恺 |
钟楚曦 | 周小川 |
华谊兄弟时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英文:Huayi BrothersFashion Group)成立于2011年,是华谊兄弟传媒集团为进军时尚业所成立的子公司。公司业务范围包括:国际超模经纪、时尚公关活动、电视真人秀以及时尚零售等。华谊兄弟时尚的目标是成为中国一流的时尚文化公司。
女模特 | 薛冬琪、 刘丽洁、 Lisa S、 赤坂沙世、 侯梦蝶、 游天翼、 张桐 |
男模特 | David Chiang |
艺人 | 安以轩、 吴彦祖、董又霖、 刘力扬、 廖凡、 冯绍峰、 孙伊涵 |
女模特 | 薛冬琪、 刘丽洁、 Lisa S、 赤坂沙世、 侯梦蝶、 游天翼、 张桐 |
男模特 | David Chiang |
艺人 | 安以轩、 吴彦祖、董又霖、 刘力扬、 廖凡、 冯绍峰、 孙伊涵 |
华谊兄弟公司2017年2月23日,华谊兄弟发布2016年度业绩快报。2016年营业收入约34.73亿元,较2015年同期下降10.34%。营业利润12.12亿元,较2015年下降12.66%。[6]
2017年3月27日,华谊兄弟公布了年度审计报告。据报告显示,2016年华谊兄弟实现营业总收入为35.03亿元(350,345.73万元),比2015年同期相比下降9.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08亿元(80,813.40万元),比2015年同期下降17.21%。此外,华谊兄弟预计2017年一季度亏损6300万至6800万元,2016年同期为盈利2.62亿元。[7]
2018年1月25日,华谊兄弟公司预计2017年盈利80,813.40万元-96,976.08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0%-20%。[8]
2018年4月,华谊兄弟发布2018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141,640.24万元,同比增长160.5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5,852.31万元,同比增长477.87%,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41,495.06万元,同比增长160.79%。[9]
2019年4月27日,华谊兄弟发布2018年年报。财报显示华谊兄弟2018年净亏损约11亿元,这是华谊兄弟自2009年A股上市以来净利润首年亏损。[10]
2019年8月29日,华谊兄弟发布2019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华谊兄弟实现营业总收入10.77亿元,同比下降49.26%;实现净利润-3.79亿元,同比下降236.75%。[11]
2020年4月29日,华谊兄弟发布公告,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21.86亿,同比大幅下降43.81%,归母净亏损为39.6亿,而2018年亏损额为10.93亿。[12]
2020年10月27日,华谊兄弟发布2020年三季报,公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282.6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401.9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8.12%,主营业务已实现扭亏为盈。[13]
2021年,华谊上半年营业收入5.79亿,较2020年同期增长78.3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亿,较2020年同期增长145.75%,扣非净利润为-2.26亿,较2020年同期增长3.01%。[14]
2021年10月28日,华谊兄弟披露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7亿元,同比增长604.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下降284.73%。[15]
2022年4月,华谊兄弟披露2022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同比下降66.69%;净利润亏损1.32亿元,2021年同期盈利2.35亿元,由盈转亏。[16]
2022年10月27日,华谊兄弟发布2022年三季度财报。据财报,华谊兄弟2022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6亿,较2021年同期下降 144.66%,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3.1亿,较2021年同期上升 8.80%。其中,第三季度营收1.02亿元,同比降低58.99%;归母净利润亏损6793万元,同比下降114.24%。[3]
创新(Innovation)
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引领行业发展的思路,利用公司现有的资源,改进、创造新的发展模式。从三大业务版块多点开花,到三大公司战略多线并行,华谊兄弟走出了一条前人不敢走也不曾走的路。
快乐(Happiness)
华谊兄弟把员工作为公司发展的核心,关注员工的工作、生活、心情等状态,为员工提供能够满足学习、自我提升的条件,促进员工与公司之间的密切度、忠诚度,提高员工工作的快乐度,使公司的整体氛围做到轻松愉悦。
分享(Sharing)
各部门、各版块之间协同联动,共生流转。集结公司的优质资源,通过各个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合作、有机融合,形成良好互动,努力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共同助力公司高歌猛进。
平等(Equality)
华谊兄弟内部氛围平等融洽,能够快速高效地达成共同目标。每位员工能够公平的享受到公司发展的成果。同时,公司充分尊重员工的价值和愿望,保证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战略合作
2018年7月,华谊兄弟与阿里巴巴影业集团旗下阿里鱼达成战略合作。此次华谊和阿里鱼的合作,是以华谊兄弟品牌管理公司入驻阿里鱼平台开店为切入点,共同探索针对优质原创华语电影IP的衍生开发,推动正版授权业务在国内的健康发展。[17]
2022年5月23日,华谊兄弟与华胜天成联合宣布,双方已正式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合作计划,双方将联合开发可应用于AR/VR设备终端的IP内容创造和数字衍生品输出。首批战略合作服务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影视项目、各类安全宣教项目、文旅项目、传统文旅企业等,已陆续进入系统流程评估启动。[18]
企业投资
2019年6月,华谊兄弟跟投高竞文化的Pre-A 轮数千万元人民币融资。[19]
2017年5月18日,华谊兄弟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华谊兄弟互娱投资有限公司与其他投资人共同向华谊兄弟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增资人民币1.4亿元,其中华谊互娱向华谊体育增资人民币2,000万元,获得华谊体育1.7544%的股权。[20]
2017年6月13日,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控股子公司广州银汉科技有限公司25.88%的股权,转让给林芝家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自然人冷美华,转让价款合计6.47亿元。[20]
2017年7月,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出售公司持有的部分掌趣科技股票的公告,并透露本次交易金额扣除成本及相关税费等后的收益初步计算约为人民币9700万元。[21]
2018年7月20日,华谊兄弟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王忠军的通知,获悉王忠军已通过“西藏信托-盛景18号单一资金信托”增持公司股份310,3944股,增持金额约为1,999.74万元。[22]
董事长:王中军 DENNIS WANG
副董事长兼CEO:王中磊 JAMES WANG[23]
2017年3月16日,作家萧鼎发微博表示,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根据《诛仙》改编及拍摄网络大电影,且认为欢瑞世纪、七娱乐和华谊兄弟的行为侵犯了其合法著作权。声明中,萧鼎直言是小说《诛仙》唯一原创及著作权权利人,完整享有该小说的著作权。他表示从未授权欢瑞世纪、七娱乐、华谊兄弟在内的任何第三方根据该小说改编、拍摄网络大电影。“任何人未经本人书面事先许可而擅自根据小说改编、拍摄网络大电影的行为都是严重侵犯我本人合法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同时,他要求以上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本人也将保留追究侵权方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并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24]
2017年6月8日,北京海淀人民法院发布微博称,已受理华谊兄弟电影公司的侵权诉讼。因微博用户“公元1874”捏造散布“华谊公司为给自家电影留出排片空间,动用行政力量干涉其他电影档期”的虚假消息,华谊兄弟向海淀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微博删除其用户“公元1874”发布的所有侵权内容,并提供该微博用户的注册信息。[25]
2017年12月20日晚,华谊兄弟未能对2015年合并报表范围内两家子公司的收入来源进行及时、完整地披露,直至2017年10月26日才对上述事项进行补充说明和披露,公司总经理兼副董事长王中磊对此负有主要责任。
2019年4月,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谊兄弟”)起诉自媒体侵犯名誉权,被告反诉一案有新进展。2019年4月8日,当事自媒体直面传媒代理律师张新年向新京报记者出示了判决书,显示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华谊兄弟、直面传媒负责人的全部诉讼请求。[26]
2020年7月30日,深交所向华谊兄弟(SZ 300027,最新价:4.86元)发出关注函:针对“2020年7月25日,你公司披露《关于聘请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浩天信和律师事务所、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提供保荐、法律、审计相关服务的公告》,经你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44次会议审议通过,由前述中介机构为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提供保荐、专项法律、审计服务,该事项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等情况,深交所提出包括“请逐项说明2019年年度审计报告中保留意见所涉及事项的解决进展、对你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是否消除,并请评估保留意见的影响的消除情况对公司此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的影响。”等要求。请公司就相关事项做出书面说明,在8月3日前将有关说明材料报送我部并对外披露,并抄送浙江证监局上市公司监管处。[27]
2021年1月29日晚间,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华谊兄弟,300027)披露《2020 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7.9亿元至9.8亿元,主要原因为对部分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月1日,深交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对华谊兄弟下发关注函,对上述情况表示关注,要求公司就以下事项进行核实并作出书面说明。[28]
2021年9月16日,深交所向华谊兄弟(SZ 300027,最新价:3.76元)发出问询函:针对“半年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你公司预付账款期末余额约为9.43亿元,其中1年以上的预付账款约为5.39亿元,占比为57.15%。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约为5.27亿元,计提坏账准备约4.14亿元,其中退回影片投资款期末余额约为3.36亿元,往来款项期末余额约为1.43亿元”等情况,深交所提出包括“请补充说明前十大预付账款对应的合作单位、项目名称、项目进度、合同约定的付款安排、账龄、是否提前预付款、与对方的历史合作关系、是否与实控人和董监高存在关联关系,以及1年以上预付账款占比较高的原因,是否存在资金占用的情形”等要求。[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