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红

宁红

中文名 宁红
品种
主要产地 江西修水
目录导航

简介

宁红工夫茶外形条索紧结圆直,锋苗挺拔,略显红筋,色乌略红,光润;内质香高持久、据有独特香气,滋味醇厚甜和,汤色红亮,叶底红匀。高级茶“宁红金毫”条紧细秀丽,金毫显露,多锋苗,色乌润,香味鲜嫩醇爽,汤色红艳,叶底红嫩多芽。

宁红工夫茶以独特的风格,优良的品质而驰名中外。主要畅销欧洲,成为中国主要名茶之一。宁红除散条形茶外,另有束茶名为“龙须茶”。

“宁红”是我国独特且最早的传统工夫红茶之一。工夫,有双重含义,即表示工夫红茶技艺的复杂、制作颇费工夫;又指泡茶之人的茶艺手法,需要一定的“功夫”。宁红以其特有的风格而称誉于世(据记载:祁门红茶由宁红技艺试制而来),素以条索紧结秀丽、金毫显露、锋苗挺拔、色泽乌润、香高持久、叶底红亮、滋味浓薄和鲜爽而驰名中外。正如《茶叶全书》作者威廉·乌克斯所述:“宁红外形美丽紧结,色黑,水色鲜红引人,在拼和红茶中极有价值。”又说:“修水县所产红茶为名贵之拼和茶,外形灰色而有芽头,条子紧密,汤色佳良。”

解放后,“宁红”茶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获得很好的恢复和发展,面积由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二千多亩发展到六七万亩,产量也由原来的一千多担增加到三万余担,特别是1953年,中央外贸部大力支持下,“宁红”进行了工艺改革,改原来的“热发酵”为“湿发酵”,品质大大提高,一度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较高的售价,真是誉满全球,深受海外饮茶者所喜爱。

历史发展

据史料记载,修水有千余年的产茶历史。后唐清泰二年(935),毛文锡所著《茶谱》载:“洪城双井白芽,制作极精。”至两宋,更蜚声国内。北宋黄庶、黄庭坚父子将家乡精制“双井茶”推赏京师,赠京师名士苏东坡等,一时名动京华。欧阳修《归田录》誉为“草茶第一”。南宋嘉泰四年(1204),隆兴知府韩邈奏曰:“隆兴府惟分宁产茶,他县无茶。”当时年产茶二百余万斤,“双井”、“黄龙”等茶皆称绝品。

道光年间,宁红茶声名显著。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说:“宁红是历史上最早支派,宁红早于祁红九十年,先有宁红,后有祁红。”到十九世纪中叶,宁红畅销欧美,成为中国名茶。美国茶叶专家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专著中评述:“宁红外形美丽、紧结、色黑,水色红艳引人,在拼和茶中极有价值。”称赞“宁红色、香、味俱属上乘”。1904年宁红生产朝廷贡品——太子茶。光绪年间漫江罗坤化的“厚生隆茶行”特制的太子茶,在汉口以每市斤2两白银的价格卖给俄国人。1914年宁红极品白字号太子茶参加上海赛会,每磅售价48两白银,茶获五国外商“茶盖中华,价甲天下”的奖匾。清宣统二年,漫江郭敏生开设的义泰祥茶行特制的贡茶,和民国四年郭鸣岐在漫江特制的贡茗,先后在南洋劝业赛会上夺魁,荣获最优超等文凭。

光绪十八年至二十年(1892-1894年),宁红茶在国际茶叶市场上步入鼎盛时期,每年输出30万箱(每箱25公斤)。光绪三十年,宁红输出达30万担。那时县内茶庄、茶行多达百余家,列茶业者甚多,较有名气的有振植公司、吉昌行、大吉祥、怡和福、恒丰顺、广兴隆、正大祥、恒春行、同天谷行等,全县出口茶占全国总数十分之一强。吴觉农先生在1985年讲述,1934年他到英国伦敦考察,当时伦敦市场茶叶小包装,外面写的是宁州红茶,但里面装的是我国祁门等地红茶了。由此可见当时宁红昌盛非凡。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后,随着印度、锡兰(斯里兰卡)、日本茶业的兴起,加上帝国主义入侵,朝政腐败,宁红受到严重摧残,外销濒临绝境,修水年产宁红茶猛跌到7424担。

近代发展

解放后,宁红茶得以迅速发展。现面积达10万余亩,一批批新的高额丰产茶园正在茁壮成长,茶叶初制厂遍布各乡。宁红最大的精制加工厂——宁红集团公司(前身为1949年建立的修水茶厂),设备齐全,技术先进,已成为江西红茶生产加工规模最大的专业厂。1958年销往前苏联的超级红茶,经中外专家鉴评达国家高级红茶标准,荣获中国茶叶进出口总公司专电祝贺。同年,高级宁红茶“山谷红”送国务院,作为招待外宾的礼茶。次年送往庐山会议的超级宁红工夫茶,获中央领导好评。1985年生产的宁红特级工夫茶宁红金毫,是我国十大功夫茶中的珍品,该产品延用“太子茶”的原料,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加以现代科技的指导精心制成,条素紧结秀丽,金毫显露,多锋苗,色泽油润,滋味鲜嫩浓郁,叶底红嫩多芽,汤色红艳,在1985年全国优质食品评比会上博得专家高度赞誉,荣获国家银质奖。1988年在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评选为金奖。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挥毫题词:“宁州红茶、誉满神州、努力革新、永葆千秋”、“宁红祁红并称世纪之首”。

生长环境

宁红茶宁红茶宁红茶产区,位于赣之西北地区江西省修水县。产区峰峦起伏,林木苍翠,年降水量1600~1800毫米,日照时数1700~1800小时,在春夏之间,正当茶树萌发之时,常云凝深谷,雾罩山岗,浓雾日达80~100天,相对湿度80%左右;土层深厚,多为红壤粘土,土质肥沃,有机物质含量丰富,给茶树发育生长以良好的生态环境。

采制工艺

采制工艺与茶质:每年于谷雨前采摘其初展一芽一叶,长度3厘米左右,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后初制成红毛茶;然后再筛分、抖切、风选、拣剔、复火、匀堆等工序精制。成品茶分为贡品、御品、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特级宁红要求紧细多毫(又称:宁红金毫),锋苗毕露,乌黑油润,鲜嫩浓郁,鲜醇爽口,柔嫩多芽,汤色红艳。

产业状况

近代

九十年代起,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以饮茶为主的习惯,被纷至沓来的可口可乐、健力宝、矿泉水等保健饮料严重冲击,老牌宁红销售急剧下降,八十年代末企业亏损达千万元,千人的大企业宁红集团面临“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境。但是宁红人没有退缩,而是奋力开拓。在上海中医营养食疗研究会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帮助下,宁红保健茶系列产品于九十年代第一个春天诞生了。如今,宁红人以质量、信誉、效率取胜于国内外市场,年产量达7000余吨,产值超亿元,年利税2500万元,年出口换汇百万美元,产品外销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先后荣获“江西省首批名牌产品”、“全国食品行业名优产品”、“全国食品工业百强明星”等称号,宁红商标并经国家工商局批准注册。

九十年代末,受经济和体制等多方面原因,宁红茶最大规模的老牌茶厂(即:国有制江西省宁红集团公司)破产改制。

现状

2011年,宁红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通过省级核查和评审。

2011年,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对宁红的关注和支持下,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邀请北京更香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对老牌宁红集团各项资源进行重组,正式更名为:江西省宁红集团有限公司。同年,政府正式将以宁红为代表的茶产业纳入“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

2012年,“宁红”品牌价值由权威机构评估为7.24亿元进入全国百强公共品牌前列,宁红茶被选入《全国名优茶目录》。

2013年,“宁红之夜”大型品茗文艺晚会在昌举行。8月23日晚,由中国茶叶学会、台湾茶协会主办,江西茶业联合会、江西省宁红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茶叶学术研讨会“宁红之夜”大型品茗文艺晚会在南昌江西饭店隆重举行。第七届海峡两岸茶叶学术研讨会所有嘉宾,在昌修水籍领导以及知名人士等共计300余人出席晚会。县领导孙朝辉、袁观云、卢治轩出席。全国人大代表、宁红集团董事长俞学文介绍了近年来修水宁红发展情况。2010年5月,北京更香集团作出了“合作重组宁红集团,做大做强宁红品牌”的决策,根据双方合同约定,北京更香集团投资3亿元,对宁红茶进行深加工,包括宁红商标合作、原宁红集团无形资产依法受让、茶叶加工厂建设用地、厂房建设、设备购置、茶叶基地建设和市场推广等,并重组新的宁红集团公司。重组后的宁红集团公司进行宁红茶深加工和绿茶、保健茶的研发生产,将“宁红”打造成一个集茶叶、保健饮料生产、茶叶技术研究、商业开发于一体的大型公司,达到最终包装上市的目标。同时投资1.1亿元建设茶叶交易市场,与修水县共同致力打造赣湘鄂三省九县区域茶叶交易中心。品茗文艺晚会上,台湾茶业专家对宁红茶进行了专门点评;来自江西省歌舞剧院、南昌国际茶文化艺术团、宁红茶艺队等演员,围绕着茶文化产业发展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2014年6月20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北京市茶业协会、江西茶叶联合会、江西省茶叶协会等主办,江西省宁红集团有限公司等承办的“国茶宁红”品牌推介会在北京市马连道茶城举行。

2015年,地区品牌“修水宁红茶”代表产品及企 业品牌代表产品“宁红金毫”双双参加“百年世博中国名茶”评选,“修水宁红茶”荣获金奖、江西省宁红集团有 限公 司的“宁红牌”宁红金毫荣获金骆驼奖。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