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

石嘴山

中文名 石嘴山
车牌代码 宁B
外文名 Shizuishan
地理位置 黄河上游、宁夏最北部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邮政编码 753000
人均生产总值 81943元(2021年)
政府驻地 大武口区党政大楼
地区生产总值 617.03亿元(2021年)
市长 王伟
行政区划代码 640200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石嘴山,俗称石嘴子,因贺兰山至此,山石突出似嘴而得名。

1956年,国家决定大规模开发石嘴山丰富的煤炭资源。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报请国务院撤县(惠农县)建市。

1959年4月2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向国务院上报《关于撤销惠农县,成立石嘴山市的请示报告》。

1960年1月7日,国务院第93次全体会议正式决定“设立石嘴山市,撤销惠农县,将原惠农县的石嘴山等10个乡(镇)划归石嘴山市的行政区域,其余地区划归平罗县”。

1960年3月26日,石嘴山市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上正式宣布成立石嘴山市,驻石嘴山,当时石嘴山市辖石嘴山镇(区级)与尾闸、黄渠桥、宝丰3个公社。1960年4月,石嘴山镇改建为2个区,组建南街、北街2个城市人民公社,2个公社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5月,调整公社规模,市郊3个公社划小为8个公社(尾闸公社划分为尾闸、下营子2个公社;将黄渠桥公社划分为黄渠桥、燕子墩、西永固3个公社;将宝丰公社划分为宝丰、庙台、礼和3个公社。1962年5月,南街、北街2个区合并为市辖城区。

1963年5月,国营园艺农场变为集体所有,称为园艺公社。7月,将黄渠桥、宝丰2个公社划归平罗县管辖;平罗县的大武口镇(驻石炭井)和大武口公社划归石嘴山市。至此,石嘴山市辖城区1区、大武口镇1镇和尾闸、下营子、燕子墩、西永固、庙台、礼和、园艺、大武口等8个公社。1968年,大武口镇驻地迁到大武口,在石炭井设置石炭井街道办事处,为大武口镇的派出机构。1970年10月,将石炭井从大武口镇划出,撤销石炭井街道办事处,改置为石嘴山市辖石炭井区,驻石炭井。

1972年,设置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北地区,地区机关驻大武口镇,石嘴山市归属银北地区。1973年大武口镇升格为区。石嘴山下辖第一区(驻大武口)、第二区(驻石嘴山)和第三区(驻石炭井)。1975年,将大武口公社和园艺公社分别划归大武口区和石嘴山区管辖;同时组建了市直属公社领导小组,管辖其余6个公社。1976年,撤销市直属公社领导小组,设置石嘴山市郊区,管辖尾闸、下营子、燕子墩、西永固、庙台、礼和等6个公社。1979年将大武口区的的大武口公社、石嘴山区的园艺2公社划归郊区管辖。

1981年,三个区以驻地更名,即大武口、石嘴山、石炭井3个区;市驻地迁到大武口。石嘴山市除管辖3个区、8个公社外,还管辖平罗、陶乐2县。1983年,郊区各公社改称为乡。

1987年,撤销石嘴山市郊区,恢复惠农县。原郊区所辖的大武口乡及园艺乡的沿环村,分别划归大武口区和石嘴山区管辖;惠农县辖7个乡。

2002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石嘴山市石炭井区,划归大武口区管辖;将平罗县的隆湖吊庄乡及崇岗乡的长胜、九泉、潮湖3个村划归大武口区管辖。[11]

2004年2月,国务院批复撤销石嘴山市惠农县和石嘴山区,设立石嘴山市惠农区,以原惠农县和石嘴山区的行政区域为惠农区的行政区域;撤销石嘴山市陶乐县。将原陶乐县的红崖子乡、高仁乡、马太沟镇划归平罗县管辖,月牙湖乡划归银川市兴庆区管辖。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石嘴山市下辖2个区、1个县。[12]

区划详情

2个区:大武口区、惠农区。

1个县:平罗县。[12]

行政区 下辖区划
大武口区 长胜街道、朝阳街道、人民路街道、长城街道、青山街道、石炭井街道、白芨沟街道、沟口街道、长兴街道,锦林街道、星海镇
惠农区 北街街道、南街街道、中街街道、育才路街道、河滨街街道、火车站街道、红果子镇、尾闸镇、园艺镇、庙台乡、礼和乡、燕子墩乡
平罗县 城关镇、黄渠桥镇、宝丰镇、头闸镇、姚伏镇、崇岗镇、陶乐镇、高庄乡、灵沙乡、渠口乡、通伏乡、高仁乡、红崖子乡

自然环境

行政区 下辖区划
大武口区 长胜街道、朝阳街道、人民路街道、长城街道、青山街道、石炭井街道、白芨沟街道、沟口街道、长兴街道,锦林街道、星海镇
惠农区 北街街道、南街街道、中街街道、育才路街道、河滨街街道、火车站街道、红果子镇、尾闸镇、园艺镇、庙台乡、礼和乡、燕子墩乡
平罗县 城关镇、黄渠桥镇、宝丰镇、头闸镇、姚伏镇、崇岗镇、陶乐镇、高庄乡、灵沙乡、渠口乡、通伏乡、高仁乡、红崖子乡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石嘴山石嘴山

石嘴山市位居黄河中游上段、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东跨黄河,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邻;西临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盟隔山相望;北依黄河水与内蒙古鄂托克后旗相邻;南连银川平原与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兴庆区、贺兰县交界,东西宽约88.8千米,南北长119.5平方千米,位于东经105°58′~106°39′,北纬38°21′~39°25′之间。总面积5310平方千米。

气候

石嘴山 北武当庙石嘴山 北武当庙(1)石嘴山市东临鄂尔多斯台地,西踞银川平原北部。海拔在1090米~3475.9米之间,按地形地貌可分为贺兰山山地、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冲积平原、黄河冲积平原和鄂尔多斯台地四种类型。境内贺兰山最高峰海拔3475.9米,面积1605.7 平方千米,占石嘴山市土地总面积的30.24%。

水文

石嘴山市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日照充足,降水量集中,蒸发强烈,空气干燥,温差较大,无霜期短。夏热而短促,春暧而多风,秋凉而短早,冬寒而漫长。年平均气温8.4℃~9.9℃。年最低平均气温-19.4℃~-23.2℃,年最高平均气温32.4℃~36.1℃。年平均降水量的地理分布较为均匀,全市年平均降水量在167.5毫米~188.8毫米。年蒸发量在1708.7~2512.6毫米,是降水量的10~14倍,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自然资源

石嘴山市境地表水系由黄河干流,黄河一级支流都思兔河、水洞沟、贺兰山山地沟谷,黄河引水排水渠系、平原低地集水湖沼组成基本骨架,绝大多数水量属黄河过境水。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黄河水渗人和山地降雨贮备,富集于山前洪积扇及平原地带;贺兰山风化浅山地带贮存少量风化裂隙水;鄂尔多斯台地地下水贮存极少。

水资源

矿产资源

石嘴山石嘴山石嘴山市境水资源总量为10.805亿立方米/年,该地产水量仅1.585亿立方米/年,黄河引人量为9.22亿立方米/年(除去泥沙含量)。水资源总量中地表水资源量为9.666亿立方米/年(含黄河引入量)。各地貌区地表水资源量分别为:贺兰山区集水面积1346平方千米,年径流量为532.6毫米,年均降水量262毫米,地表水资源量0.439亿立方米/年。洪积倾斜平原区集水面积484平方千米,年径流量10.0毫米,年降水量219.6毫米,地表水资源量0.048亿立方米/年。冲积平原集水面积2199.6平方千米,年径流量2.1毫米,年降水量169.2毫米,地表水资源量0.046亿立方米/年。台地集水面积423.3平方千米,年径流量3.0毫米,年降水量189.2毫米,地表水资量0.013亿立方米/年。该地自产的地表水资源仅0.546亿立方米/年。市境浅层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为5.668亿立方米/年。其中接受山前侧向补给量为0.12亿立方米/年,大气降水的人渗补给量为0.919亿立方米/年,河道渗漏和引黄渠系渗漏补给量为2.446亿立方米/年,田间人渗补给量为2.123亿立方米/年,井灌回归补给量0.006亿立方米/年。

植物资源

石嘴山石嘴山煤炭资源是石嘴山市传统的优势矿产资源。探明储量为21.9亿吨。保有储量17.03亿吨,有11个煤种,被誉为“太西乌金”的太西煤保有储量6.5亿吨,是世界煤炭珍品,具有“三低、六高”(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比电阻率、高机械强度、高精煤回收率、高块煤率、高化学活性)特点,广泛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金属矿产市境发现有铁、铜、铝、金、钛、锆等6种。市境硅石资源包括石英、石英岩两种,已知工业储量1754.6万吨,预测远景地质储量42.7亿吨;市境黏土资源丰富,利用该地优势黏土资源发展起来的陶瓷、水泥工业已成为石嘴山市重要工业门类之一除硅石与黏土之外,市境还发现云母、白云石、石灰石、辉绿岩等非金属矿产。

动物资源

石嘴山市境有天然乔木林4600公顷,集中分布在贺兰山腹地海拔1500米以上的中高山地带,依海拔呈垂直分布,主要树种有青海杉、油松、杜松、灰榆、山杨等,系水源涵养林。天然灌木林7720公顷,主要分布在平罗县陶乐镇境内沙漠边缘和台地区及贺兰山区浅山地带。主要树种有白茨、蒙古扁桃、红柳、山榆、酸枣、柠条,在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方面有重大生态意义。市境有草场面积259114.4公顷。有野生植物665种,沙冬青、野大豆、蒙古扁桃、四合木4种植物被列为国家二、三级保护植物,另有4种属贺兰山特有种或准特有种植物。

人口

五七干校博物馆五七干校博物馆石嘴山市境有野生脊椎动物5纲40目84科216种。其中兽类20种、鸟类154种、两柄爬行类11种、鱼类42种。主要经济动物有51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斑嘴鹈鹕、黑鹳两种,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白琵鹭、大天鹅、小天鹅、大雕、蓝马鸡、灰鹤、大鸨、小鸨、石貂、蓑羽鹤、纵纹腹小、鸢、马鹿、盘羊15种。其中盘羊、马鹿处于濒危状态。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贺兰山区。

政治

2021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75.3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9.9万人,乡村人口 15.4 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79.55%;男性人口38.6万人,占比为 51.3%;女性人口 36.7 万人,占比为48.7%;人口出生率为 9.03‰,死亡率为 7.84‰,自然增长率为1.19‰。[7]

11

党委领导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褚伟[9]
市委副书记 宋世文[13]、王伟[14]
参考资料来源[15][16][17][18]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褚伟[9]
市委副书记 宋世文[13]、王伟[14]
参考资料来源[15][16][17][18]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市长 王伟[10]
副市长

孙锋彪、杨志国(回族)、董立军、杨帆(女)、周晓涛、王宇翔[19]、蔡闯、赵会勇[20]

秘书长 刘世恩[20]

经济

职务 姓名
市长 王伟[10]
副市长

孙锋彪、杨志国(回族)、董立军、杨帆(女)、周晓涛、王宇翔[19]、蔡闯、赵会勇[20]

秘书长 刘世恩[20]

综述

职务 姓名
主任 王建[21]
副主任 姚新闻、闫学刚、刘兰芳、王金建、宋春胜、马相亮、王远、孙伟
秘书长 胡文生

第一产业

职务 姓名
主任 王建[21]
副主任 姚新闻、闫学刚、刘兰芳、王金建、宋春胜、马相亮、王远、孙伟
秘书长 胡文生

第二产业

职务 姓名
副主席 张文阁、谢俊杰、孙建伟、张谦、袁芳、孟令国、杜兴会[22][23]
秘书长 李小宏[22]

第三产业

职务 姓名
副主席 张文阁、谢俊杰、孙建伟、张谦、袁芳、孟令国、杜兴会[22][23]
秘书长 李小宏[22]

交通

社会

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17.03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7.2%,两年平均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7.59 亿元,增长 2.1%;第二产业增加值321.54亿元,增长 6.7%;第三产业增加值 257.9 亿元,增长8.4%。三次产业构成为 6.1:52.1:41.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1943 元,比上年增长 7.2%。

2021年,年末全市城镇从业人员 27.32 万人,增长11.7%;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3.72万人。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84%。

2021年,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5%,非食品价格上涨 1.3%;消费品价格上涨2.1%,服务价格上涨 0.5%。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0%。

2021年,全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 10312 户,增长4.4%;新登记小微企业 2534 户,增长 32.0%。

2021年,国家级16 项改革试点和自治区级26项改革试点全面推进,敲响宁夏排污权交易和抵押贷款的“第一锤”,成交宁夏工业企业地下水用水权交易“第一单”,探索推广以林换能、以林换碳新模式,完成全区首宗土地二级市场线上挂牌地块交易。

2021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新增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 70 家,分别达到79 家、243 家,新登记技术合同 195 项,技术合同成交额2.82 亿元,取得区、市科技成果 82 项。

2021年,城市更新加快实施,改造老旧小区69.4 万平方米、棚户区 632 套,建成小微公园14 座,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检。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打造中心村28个,建设农村户厕 1450 户,新增农村污水管网63.6 公里,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银河村荣获“2021 中国最美村镇”生态宜居成就奖。

2021年,全市空气优良天数292 天,同比增加12 天;黄河石嘴山出境断面平均水质保持在Ⅱ类优,沙湖平均水质为Ⅲ类。[7]

科学技术

星海湖星海湖

2021年,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4.86 亿元,增长1.6%。其中:农业(种植业)下降 5.6%、林业下降20.9%、牧业增长17.6%、渔业增长 4.9%,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4.2%。

2021年,全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 106.68 万亩,比上年增加0.55万亩。其中:夏粮播种面积 11.76 万亩,秋粮播种面积94.92万亩。全年全市粮食产量 51.94 万吨,比上年增加1.16 万吨。其中:夏粮产量 4.1 万吨,秋粮产量 47.84 万吨。

2021年,年末全市牛存栏 14.75 万头,增长19.8%。其中:奶牛存栏7.46 万头,增长 40.3%;牛出栏4.67 万头,下降10.7%;牛肉产量 0.77 万吨,下降 7.5%;奶产量26.03 万吨,增长60.8%。年末羊存栏 73.79 万只,增长 9.8%;羊出栏64.39 万只,增长14.7%;羊肉产量 1.17 万吨,增长 15.8%。年末生猪存栏5.1 万头,下降14.9%;生猪出栏 7.06 万头,增长5.7%;猪肉产量0.55万吨,增长 3.7%。年末禽和蛋禽存栏分别为81.02 万只和35.89万只,分别下降 7.3%和增长 38.6%;禽出栏143.53 万只,下降25.3%;禽肉产量0.33万吨,下降17.5%;禽蛋产量0.58 万吨,增长23.9%。[7]

教育事业

2021年,全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 281.6 亿元,比上年增长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0.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 12.8%,重工业增长10.3%,轻重工业比为1.9:98.1。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0.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 3.2%;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1.1%;私营企业增长 11.2%。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6.9%,制造业增长 7.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5.9%。

2021年,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0.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7.0%,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 13.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10.2%。

2021年,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098.10 亿元,增长38.3%;营业成本 950.32 亿元,增长35.3%;利润总额50.54亿元,增长 162.3%。工业产销率达98.9%,与上年持平。企业资产负债率 70.61%,比上年降低 0.93 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4.39%,比上年提高 2.60 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 40.29 亿元,下降4.1%。44家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3.14 万平方米,增长24%;签订建筑合同额 45.36 亿元,增长41.3%;实现营业收入25.5亿元,增长 18.8%;实现利润总额 0.24 亿元,下降15.8%。[7]

文化事业

服务业

2021年,全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 12.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5.0%;金融业增加值增长 0.7%;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3.6%;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10.4%。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4.9%。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 53.31%;第二产业投资下降 18.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6.9%。在全部投资中:民间投资增长 2.3%,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6%,制造业投资增长 1.7%。

2021年,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4.02 亿元,增长29.2%。商品房施工面积 218.85 万平方米,下降10.7%;商品房销售面积30.81万平方米,下降 3.5%;商品房销售额9.49 亿元,增长1.6%;商品房待售面积 47.76 万平方米,下降6.9%。

国内贸易、旅游和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81 亿元,增长2.3%。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4.08 亿元,增长2.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 12.73 亿元,下降0.5%。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 91.43 亿元,增长 1.9%,餐饮收入15.38 亿元,增长4.3%。

2021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52.8%,书报杂志类增长 39.0%,饮料类增长14.2%,烟酒类增长 1.4%,中西药品类下降 6.9%,日用品类下降8.3%,汽车类下降 19.4%。

2021年,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 48.65 亿元,增长24.8%。其中,进口额 7.2 亿元,下降 31.0%,出口额41.44 亿元,增长45.2%。

2021年,全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总人数438.48 万人次,增长34.0%;旅游收入 28.23 亿元,增长 84.6%。

财政、金融和保险

2021年,全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79 亿元,增长13.9%,其中税收收入 18.12 亿元,增长18.2%,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73.1%。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2.43 亿元,下降23.7%。

2021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45.16 亿元,增长6.6%。其中:住户存款 584.53 亿元,增长7.5%;非金融企业存款 81.3 亿元,增长 22.7%;广义政府存款79.29 亿元,下降11.0%。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 541.18 亿元,下降13.7%。其中:短期贷款 186.14 亿元,下降 20.4%;中长期贷款187.67 亿元,下降19.1%;票据融资 167.36 亿元,增长4.0%。

2021年,全年全市保费收入 22.05 亿元,增长1.6%。其中,财产险收入 5.83 亿元,增长 2.5%;寿险收入11.16 亿元,增长2.0%;健康险收入 4.51 亿元,下降 1.4%;意外伤害险收入0.55亿元,增长 8.1%。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6.72 亿元,增长12.7%。其中,财产险赔款 3.46 亿元,增长 23.2%;寿险业务给付2.43亿元,下降 6.3%;健康险给付 0.57 亿元,增长38.1%;意外伤害险赔款 0.26 亿元,增长 75.9%。[7]

医疗卫生

石嘴山石嘴山石嘴山市境西部横切贺兰山地的沟谷(山口)历来是联结中原农耕区和北方草原牧区的交通孔道。惠农区濒临的黄河段,水面狭窄,河床稳定,清初以来一直是宁夏联结甘肃、内蒙古及华北地区的水旱码头。包兰铁路和109国道、110国道、石中高速公路贯通市境。石嘴山(惠农区)和平罗两座黄河大桥横跨东西,联结宁夏、内蒙古,构成市境交通的主体。市区至自治区首府银川市交通距离81千米,距银川机场100千米,距首都北京1282千米,距兰州市529千米,距包头市450千米,距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分流线—宝中铁路中卫站248千米,距运煤出海口秦皇岛市1639千米。

2021年,全年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3.60 万辆,增长3.9%,其中营运汽车保有量1.63万辆,增长5.2%;非营运汽车保有量11.96万辆,增长 3.7%。个人汽车保有量达到12.21 万辆,增长3.7%。[7]

民生保障

邮电通讯

2021年,年末全市拥有国家级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79 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 个、重点实验室3 家、技术创新中心59个、企业技术中心 15 个、院士工作站 1 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企业研究院 3 个、科技产业基地 3 个、科技创新团队25个、科技企业孵化器 3 个、科技园区 3 个、科技型中小企业243家,科技小巨人企业 41 家。全年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87 件。[7]

能源保护

2021年,全年全市有高等学校 2 所,在校学生1.55 万人,毕业生0.25 万人;中等专业学校 2 所,在校学生1.07 万人,毕业生0.34万人;普通中学 34 所,在校学生4.04 万人,毕业生1.38万人;小学 66 所,在校学生 4.56 万人,毕业生0.81 万人;特殊教育学校 2 所,在校学生 188 人;幼儿园91 所,在园幼儿2.05万人。[7]

主要高校:宁夏理工学院

优秀中学
光明中学 石嘴山市一中 石嘴山市二中 石嘴山市三中 石嘴山市八中
石嘴山市九中 石嘴山市十五中 平罗中学 石嘴山市五中 石嘴山实验中学
优秀小学
石嘴山市一小 石嘴山市二小 石嘴山市三小
石嘴山市十二小 石嘴山市二十五小 石嘴山市二十六小

安全生产

优秀中学
光明中学 石嘴山市一中 石嘴山市二中 石嘴山市三中 石嘴山市八中
石嘴山市九中 石嘴山市十五中 平罗中学 石嘴山市五中 石嘴山实验中学

旅游

优秀小学
石嘴山市一小 石嘴山市二小 石嘴山市三小
石嘴山市十二小 石嘴山市二十五小 石嘴山市二十六小

著名人物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 4 个,文化馆4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35 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2 个,民间艺术机构32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 79.07 万册,总流通人次81.79 万人次,书刊外借21.48 万册次,阅览室座席 2222 个,其中少儿座席360个。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 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 100%。[7]

荣誉

2020年,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05个,其中医院36个、卫生院2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个。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5029张,其中医院床位数4634张。卫生技术人员663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2388人;注册护士2864人。[24]

词条图册

2021年,全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0 元,增长7.9%;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8295 元,增长8.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6549 元,增长7.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20454 元,增长 7.2%。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92元,增长 11.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097 元,增长13.0%。

2021年,年末全市参加养老保险 46.79 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 28.71 万人,城乡居民养老15.1 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2.98 万人。参加医疗保险 73.91 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 23.26 万人,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50.6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12.72 万人、13.17万人、14.82 万人。

2021年,年末全市拥有福利院、敬老院18 个,工作人员425人,床位 4551 张,收养各类人员 1241 人。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 2.57 万人,其中城镇居民 0.99 万人,农村居民1.58万人;全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金额1.44 亿元,其中城镇居民发放0.69 亿元,农村居民发放 0.75 亿元。[7]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