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月唱片是本土最为活跃的唱片公司之一,创建于2006年,一直专注于摇滚、民谣的音乐领域。曾先后签约 万晓利、 苏阳、 谢天笑、 山人乐队、 马条、 川子、 钟立风、 杨嘉松、 王梵瑞等优秀的民谣和摇滚音乐人,成为中国最富盛名和最具影响力的 独立音乐运营公司。
在当下并不景气的唱片业里,十三月唱片犹如一匹黑马,以“越中国越时尚”和“音乐回归现场”的理念和旗号,冲锋在音乐市场的最前沿,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摇滚、民谣音乐做着积极的推广和传播。作为中国最专业的音乐节运营、执行和服务机构,十三月已经率旗下所有艺人和乐队,先后发起和参加了北展演出季、重庆龙水湖畔国际露营音乐节、厦门沙滩音乐节、张北草原音乐节、青岛金沙滩音乐节等大型音乐节,刮起了一股“越中国越时尚”的音乐风潮。
十三月唱片立足于音乐领域的基础之上,还进行了各项跨界内容的创作。2009年推出第一部摇滚话剧《那一夜,我们搞音乐》,首次将 摇滚乐与话剧表演相结合,在北京首演大获成功后,还在青岛、天津、长春等地展开巡演。2011年,十三月唱片最早进入微电影和网剧的创作领域,率先推出了10集古装网络情景喜剧《拉手帮》、微电影《今生缘》、《 我要结婚》、《青春》等,成功实践了音乐与视频结合的营销新模式。
同时,十三月唱片以其优秀的音乐制作团队,涉足了广告音乐制作、游戏音乐制作、 影视音乐制作、无线音乐SP业务等领域。曾先后为《 三国杀》、《纵横时空》等游戏,及《命运呼叫转移》、《证人》、《徽娘宛心》等影视剧进行音乐创作。十三月唱片以其丰富的版权积累,在无线音乐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直接接入三大运营商的SP资质。
十三月唱片还积累了丰富的营销经验和资源,形成了以音乐为基础,贯通其他娱乐形式的整合娱乐营销的服务模式。曾为固铂、红牛、暇步士等多个知名品牌提供过品牌形象推广、网络营销、事件营销、病毒营销等多种娱乐整合营销服务,获得合作伙伴的认可和信任。
”民谣在路上“分别荣获了“2010摩登 上海潮盛典”颁发的“年度潮流 独立音乐奖”和华语金曲奖颁发的2011最佳事件行销提名。
老狼、 李宗盛、 朴树、张杰、陈楚生、 卢庚戌、 叶蓓、 张行、 周云蓬、 李志、 万晓利、 二手玫瑰、 小河、 川子、 马条、 山人乐队、 杨嘉松、 王梵瑞、 沈庆、 洛兵、 乔小刀、 张玮玮& 郭龙、 周朝、 戏班乐队、 郭一凡、 张浅潜、 邵夷贝、 冬子、 马飞、 黑撒乐队、 杭盖乐队、 布衣乐队、 郝菲尔、吴吞、旅行者乐队、 刘2、 洪启、 何西、 蒋明、 朱七等。
国内著名原创音乐人,代表歌曲:《同桌的你》、《恋恋风尘》、《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 老狼以迥异于当时流行音乐充满商业味道的歌词和配曲,和低沉沧桑的诗情演绎,迅速攫取了当时年青一代的心。
尽管 老狼认为“ 校园民谣”对于他本身来说,更多时候只是一个标签,但他无疑已经永远地和这个标签联系在一起了,近年来除了不断的创作大量 音乐作品,老狼更身体力行的参加到国内一些大大小小的鼓励并且发扬国内原创音乐的现场演出活动中。
周云蓬,盲诗人、民谣歌手。9岁失明,留在视觉中的最后印象是动物园里的大象用鼻子吹口琴。15岁弹吉他,23岁大学毕业,其后游历十余城市,以弹唱为生,目前定居北京。代表作《沉默入迷的呼吸》。作品优美却不流蜜,简约却不枯燥,黯然却不神伤,深邃却不晦涩,为最具人文气质之作。
校园民谣代表人物,相信生于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并在校园里熏陶过的人都会知道“ 高晓松”这个名字。《同桌的你》,不知打动了多少多愁善感的莘莘学子,而且也成为了一个时代无数人深藏在心底的经典唱片 一首《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又在多少毕业前的散伙儿饭上引得大家痛哭流涕,而且事后仍然感慨万分。对很多人来说,那时的心情是最真的,那时的泪水是最值得回忆与感动的。 高晓松一手打造的包括了 老狼、叶蓓、 阿朵等, 曾经为 刘欢、 那英、 小柯、 黄磊、 朴树、 零点乐队、 李宇春、林依伦、 黄绮珊、 曾轶可等人写歌或者担任制作人。
沈庆, 中国大陆“ 校园民谣”音乐群之代表人物。1992年创作录制的《青春》,作为引发大陆94年轰轻烈烈“ 校园民谣”之契机,亦是其中经典。作为 校园民谣的代表人之一,他的风格比较偏向于淡然。十五岁拥有第一把吉它, 十七岁开始尝试词曲创作,痴迷于 金庸的武侠世界,曾受 罗大佑音乐的深刻影响。
山人乐队来自 云南,组建于99年底,音乐特点质朴内敛、灵动狡诘。以北京和 昆明为演出主战场。在经历了昆明国际现代音乐节、北京迷笛音乐节、 丽江雪山音乐节等诸多音乐活动后,也受到了全国各地音乐爱好者的关注。因参加 湖南卫视的《节节高声》节目,影响力迅速飙升。“ 山人自有妙计”,他们的音乐一如他们的性格:质朴内敛,灵性轻扬还携有一丝狡黠。没有钢筋水泥人情凉薄没有 痴男怨女,只有 云贵高原山人最简单的冲动最质朴的憧憬和最本能的困惑,还有对身后山的眷恋。
自2010年参加 西班牙亚洲音乐节大获成功后,山人的国外演出邀约不断,连续受邀参加了多次国外音乐节,刚刚从 法国 戛纳音乐节归来的他们,即将又要踏上 英国利物浦音乐节的征程,来自最具中国民族特色的山人乐队正在用他们的智慧和灵动征服国内以及全世界的听者。
代表作《山人》《三十年》《还钱》《学习》《蚂蚱》《香格里拉》等。
川子,何许人也?一个人,一把琴,讲述一段往事。
川子,用最质朴的歌声告诉人们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样子,他告诉我们,音乐不需要伪装。《挣钱花》、《 幸福里》、《我要回家》——这就是民生三部曲,这,就是民谣的声音。每一句诉说都是一个血淋淋的事实。相通,不是理解,川子的音乐是搭建你我灵魂深处的一座桥梁,让我们的灵魂在歌声中怒吼,爆发。
《今生缘》由 旭日阳刚翻唱,川子通过达人秀、北京春晚等大型舞台渐渐被更多的观众喜爱。新专辑《我要结婚》也将延续民生歌手的辉煌。
代表作:
《今生缘》《幸福里》《挣钱花》《兄弟》《新的一年》《我要结婚》
有的人写诗,有的人, 比如马条,活得就像首诗。马条生于新疆 克拉玛依。那是一座位于 准噶尔盆地西北马条缘,以石油闻名于世的城市。在维吾尔语里“克拉玛依”是黑油的意思。马条的音乐就像“黑油”一样,充满了未知的颗粒感,不时的激情迸发,不时的含蓄缠绵,让人眩晕、着迷。他像一只低空飞行的大漠之鹰,敏感地捕捉着生活带给他的五味。音乐是马条对生活的一种解读以及一种与世界交流的方式。
发行第二张专辑《你找错了地方》之后,马条在今年的话语音乐传媒大奖获得三项大奖提名。这个浑身透着荷尔蒙的男子征用属于他自己的魅力征服所有的人。
代表作:《那年 榕树下》《塔吉汗》《朋友来了》《花儿》《奔四》《城市》《向日葵》
钟立风自幼喜欢音乐,中学开始学琴,18岁起在 浙江随许多文艺团体到全国各地走穴演出,任乐团吉他手,并开始创作歌曲。
新民谣代表人物,最具文艺气质民谣歌手,Borges( 博尔赫斯)乐队主唱。
“音乐是我 忠贞的妻子。文学是我最大的 艳遇,它是我娇奢的情人。两者我都爱,当然 爱的方式是不同的——忘记这一切吧,我是个犯了重婚罪的人。”——钟立风
读他喜爱的书,看他钟爱的电影导演的作品,谈他的美妙又伤感的恋爱,写他的歌和小说。他的生活是那样的充实丰盈、悠然自得。 我觉得民谣音乐最注重的就是情感的表达,在我写的歌里也是。这点我似乎和作家 余华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说:“在所有艺术里面,情感的力量是最重要的,它就像海底的 暗流一样,而技巧、思想、乃至信仰等都是海面上的波涛,波涛汹涌的程度是由暗流决定的。”
国内著名流行音乐家、内地“顶级” 音乐制作人、策划人,跨越流行、民谣、摇滚等多领域优秀 艺人。代表作作品:《靠近我》、《爱不后悔》、《秋天2002》、《夏天2003》、《冬天2007》《深呼吸》、《玫瑰泪》等。曾为 田震、 庞龙、 水木年华、 爱戴、 郝蕾等诸多知名艺人创作、制作。如:《靠近我》、《爱不后悔》、《38度5》、《深呼吸》等经典作品,迄今已制作、发表作品数百首。且曾推出《 家有儿女》系列 段丽阳、 尤浩然、 关晓彤、 20088乐队等 童星演唱的《鼠来宝》《红领巾 紫丝带》《 绿色家园》等优秀少儿 音乐作品。
1996年签约于“ 麦田音乐”成为旗下第一位女歌手;参与 高晓松个人作品集《青春无悔》录制,除与 老狼合唱《青春无悔》之外,又独唱了三首歌《B小调雨后》、《 白衣飘飘的年代》、《回声》。 《青春无悔》一经播放,广受好评,叶蓓更以独唱曲目《B小调雨后》赢得观众的认可,成为1996年最幸运的女歌手;叶蓓一共推出四张唱片,从《白衣飘飘的年代》,她的声音开始被关注,《双鱼》的推出,突显她的创作功力,她的声音广为传播,《花儿》的惊艳绽放。
卢庚戌,毕业于 清华大学建筑系,乐队组合 水木年华的主唱,民谣才子。为乐队团长、主唱、作词、作曲、编曲、编曲创意。性格坚定、随和、充满理想主义、具有领导观念。代表作有《一生有你》《未来的未来》《蝴蝶花》《游乐场》等。
张行,中国流行歌手,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最早崛起的大陆歌星之一,由他演唱的《一条路》、《迟到》、《爱的星座》流行甚广。 张行的歌声细腻、真挚、粗犷、热烈。他的崛起为中国的流行音乐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并对中国流行歌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万晓利,是一位富有浓郁人文色彩的民谣歌手, 中国现代民谣的代表人物之一。浮华世界里一位坚定的歌唱者。1990年自学 古典吉他,创作歌曲。2007年06月 获得第7届华语音乐传媒大赏 最佳民谣艺人大奖,代表作《这一切没有想像的那么糟》,被评为最值得收藏的唱片。
人说十年磨一剑,冬子十年磨《十方》。2000年和 野孩子乐队一起演出,冬子找到自己音乐的根,用他的话说就是“背起行囊和朋友们一起沿着前辈们走过的足迹,走上这条没有终点的路上直到另一个开始。
代表作《十方-贰》《三十里黄沙》《尘土飞扬》等
在别人都循规蹈矩为生计奔忙的时候,“另类”歌手张浅潜却在“不清不白”、“晃来晃去”,因“思想”和“ 欲望”而“飞跑”……这是个充满了迷惑的青春,因激情的勃发而冲动,而痴迷、而茫然、而落入喃喃梦呓。
代表作:《另一种情感》、《灵魂出窍》、《罐头》、《迷途》等。
张玮玮 ,来自 兰州的 独立音乐人, 手风琴手,曾为“ 野孩子”“IZ”“ 美好药店”等乐队成员。
代表作《织毛衣》
2006年, 迷笛音乐节;
2006年,连洲国际摄影节开幕音乐节2009 张北草原音乐节;
2007年—2008年,曾配乐话剧作品:
2007年, 孟京辉《镜花水月 》;
2008年,孟京辉《恋爱的犀 张玮玮和 郭龙牛》;
2008年在独立音乐网站MICROMU出版现场专辑;
2009年07月,张北草原音乐节, 张玮玮和 郭龙
2010年4月,Ming舞台“民谣日”乐队, 张玮玮和 郭龙
2010年5月, 张玮玮和郭龙, 2010迷笛音乐节;
邵夷贝,即 邵小毛,生于1983年。独立民谣歌手,原创音乐唱作人。豆瓣音乐人关注度第一名。平凡的文艺小女生,因为在2009年情人节一个民谣聚会上的自弹自唱的一首歌(后被朋友命名为《 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而广为人知。
乐队成立于2008年下半年,由原 舌头乐队乐手 吴俊德、周老二,以及瓷乐队的周老大和来自新疆的打击乐手吾卜里组成。
2008年参加迷笛音乐节民谣舞台,并做了压轴演出。
2009年签约兵马司唱片旗下的马儿曲民谣厂牌,并将于下半年录制首张乐队专辑。
旅行者音乐风格融合了 哈萨克音乐,古典音乐,民谣音乐等元素。代表作有苍凉悠远的《旅行者》,环保歌曲《只有到那时》,献给小索的《生命之路》以及写给孩子们的《摇篮曲》等
有一种姿态,叫做淡然,有一种音乐,叫做 周朝。在音乐面前,一切语言都显得那么苍白黯淡。也许,只有音乐才能诠释这一切。
他的音符独树一帜,自由且张狂,一个淡然的音乐人,用他的琴声,像夏日的暴风雨冲刷着每一个浮躁的灵魂。”
有人称它为“琴侠”,一个可以把吉他弹出古琴味道的侠客,可以在吉他的世界里长剑倚天,或是在落日的 余辉中寂寞无边的歌者。然而,他其实只是一个纯粹的音乐信徒,他想表达的,无非是灵魂深处的波澜。
周朝弹吉他的方式是独特的,他能用吉他弹出古琴的味道,也可以在 布鲁斯音乐里融入中国的五声音节,他可以用吉他哭泣,也可以让吉他咆哮,你根本无法用某一个音乐种类的的标签给他定义。
何西,来自 青藏高原民谣女歌手。
天籁般的纯净,雪莲一样的绽放。
在梦和现实之间一直游离歌唱。
始终坚信生活是创作的根源。
通过 她的歌声就能得到感动和证实。
在这喧嚣而浮躁的时代,她从不会改变自已内心世界对生活对音乐的向往和还原。
2009年个人原创作品 《在路上》被 周华健收录在即将发行的唱片中
2010年参加 台湾音乐人 周治平创办的“草台回声”地球环保系列和夏日系列 不插电音乐演出
2011年1月1日与 吐尔逊 行者乐团 哈雅乐团 呼狼乐队 王城参加麻雀瓦舍一周年长乐未央新年跨界音乐会
2011年个人唱片即将发行
朴树本名濮树,中国大陆歌手,音乐人。1973年11月8日出生于 江苏 南京,1994年毅然放弃 首都师范大学学业,开始其音乐创作。1996年10月正式成为“ 麦田音乐”签约歌手,为简略笔划而定艺名“ 朴树”(PuShu),在麦田制作《青春无悔》期间录制首支单曲《火车开往冬天》,1996年底推出后成绩斐然。1997年5月参加深圳“97青年节新音乐庆典”,年底开始进棚录制首张个人专辑。
他是个干干净净的人,唱干干净净的歌。
没有浮华和过多的装饰,专心的唱自己的歌。
有电影作品《那时花开》、《如果没有爱》。
他是真正的歌者,单纯的像孩子一样。
《南都周刊》——《新长征路上的民谣》
《现代快报》——《民谣在路上,梦想在哪里?》
《现代快报》——《音乐已降临,让我们闭上眼睛》
《南方都市报》——《接过崔健的旗,在这个时代行吟》
《深圳特区报》——《民谣复兴:让声音回归土地》
《 南方周末》——《咱们民谣有力量》
《 东方早报》——《民谣在路上——华语乐坛的标杆在改变》
《青年时报》——《民谣,一直在路上》
《 东方早报》——《策划:民谣在路上浮躁时代里最美的一朵花》
《人民日报海外版》——《民谣在路上系列报道之一:“重回红棉时代”的记忆与情怀》
《人民日报海外版》——《民谣在路上系列报道之二:“榕树下·民谣在路上”全国巡演校园民谣感动回归》
《人民日报海外版》——《民谣在路上系列报道之三:新民谣举起民谣复兴大旗》
《人民日报海外版》——《民谣在路上系列报道之四:“80后”民谣歌者的时代感悟》
报道累计5000余篇,被媒体誉为“中国民谣的复兴运动”。
通过巡演旨在以本土优秀的原创民谣音乐催化本土音乐的原创动力,以民谣的魅力重拾中国流行音乐的审美。呼吁广大青年了解民谣,推广民谣,以最动人的旋律,最优美的歌词,最努力的演唱者去打动大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