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

目录导航

办学历史

校园环境校园环境1974年,杭州工业学校开始正式培养“丝绸机械”专业学生。

1979年起,浙江丝绸工学院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99年底,浙江丝绸工学院在原“机电工程系”基础上正式成立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

2005年,浙江理工大学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学院大楼学院大楼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7个系,有9个本科专业。[1]

系:机械设计制造系、机械电子工程系、工业工程系、自动化系、测控技术与仪器系、电气工程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1]

师资力量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教师198人。其中,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省特级专家1人,省“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钱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151人才”重点4人、第一/二层次 13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3人。[1]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胡旭东、李秦川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李秦川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李秦川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李秦川

浙江省优秀教师:李秦川

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李仁旺、武传宇、吴震宇

浙江省高层次人才“钱江人才”:章旭明

浙江省“万人计划”杰出人才:陈文华、李秦川(仅列部分)

浙江省级特聘教授(钱江学者):陈文华、朱祖超(仅列部分)

浙江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窦华书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重点层次培养人员:陈文华、李秦川(仅列部分)

浙江省新世纪151第一层次人才:陈建能 、崔宝玲、李仁旺、武传宇、俞高红

浙江省新世纪151第二层次人才:李昳、潘骏、史伟民、吴震宇、杨文珍

浙江省新世纪151第三层次人才:杜小强 、金玉珍、潘海鹏

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杜小强 、高金凤、金玉珍、李仁旺、潘骏、张建新(仅列部分)

浙江省重点学科负责人:窦华书

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负责人:崔宝玲

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窦华书、郭绍义、胡旭东[2]

内容不全

学科建设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类别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机械类别2个研究方向。其中,1个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浙江省A类一流学科和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2个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1]

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和仪器科学与技术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机械(机械工程和控制工程方向)、能源动力

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机械工程

浙江省A类一流学科:机械工程

浙江重中之重学科:机械工程

浙江省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1]

教学建设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1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十二五”“十三五”省优势专业,2个“十二五”省新兴特色专业,“1个十三五”省新兴特色专业,3个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6项;拥有1个国家级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2个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机构。[1]

国家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示范中心:机械基础实验教学国家级示范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纺织装备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省机械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控制科学与仪器技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重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十三五”省优势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十二五”省优势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十三五”省新兴特色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十二五”省新兴特色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1]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联合培养基地对接会联合培养基地对接会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拥有1个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拥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4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3个浙江省工程实验室、1个浙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3个,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1]

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浙江理工大学新昌技术创新研究院

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流体工程技术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流体传输系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机电产品可靠性分析与测试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现代纺织装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高端装备设计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流体工程装备智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现代纺织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流体传输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机电产品可靠性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种植装备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流体传输装备与系统浙江省工程实验室、装备可靠性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智能纺织装备技术浙江省工程实验室

浙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流体机械及工程浙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代纺织装备技术[1]

科研成果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已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4项(主持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重点项目2项、联合基金重点项目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工信部智能制造2025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等国家级项目18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06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3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57项(重点基金项目4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48件(美国和日本发明专利8件)。[1]

成果名称 参与者 奖项名称 获奖时间
邮资机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浙江工业大学) 史伟民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09年
超高速数码绣花机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胡旭东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2年
栽植机械机构创新优化设计平台的建设及应用 赵匀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2年
数字化圆网喷墨制网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 陈文华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1年
高性能制鞋成套装备及关键技术 史伟民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1年
数控绕线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潘骏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2年
集成式激光切割多功能超多头电脑刺绣机的研制及产业化(浙江盛名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陈洪立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2年
旋转式步行插秧机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赵匀 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0年
数字化圆网喷墨制网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 陈文华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2012年
专著《农业机械分析与综合》 赵匀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0年
SKR-8DQ-60型全自动数控绕线机及关键技术研究 陈文华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9年
特种设备系统流动腐蚀预测方法及工程优化 偶国富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2年
高效多功能超柔软磨毛整理机研发与产业化 史伟民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1年
圆网喷墨制网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陈文华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0年
超高速数码绣花机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胡旭东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2年
数控绕线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潘骏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12年
专著《低比转速高速离心泵的理论及设计应用》 朱祖超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10年
扁形茶(龙井茶)连续自动炒制机(杭州千岛湖丰凯实业有限公司) 李革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11年
面向玻璃深加工的大型多轴联动自动化制造装备的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浙江大学) 任锟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12年
内容不全,仅列部分[3]

文化传统

成果名称 参与者 奖项名称 获奖时间
邮资机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浙江工业大学) 史伟民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09年
超高速数码绣花机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胡旭东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2年
栽植机械机构创新优化设计平台的建设及应用 赵匀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2年
数字化圆网喷墨制网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 陈文华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1年
高性能制鞋成套装备及关键技术 史伟民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1年
数控绕线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潘骏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2年
集成式激光切割多功能超多头电脑刺绣机的研制及产业化(浙江盛名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陈洪立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2年
旋转式步行插秧机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赵匀 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0年
数字化圆网喷墨制网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 陈文华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2012年
专著《农业机械分析与综合》 赵匀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0年
SKR-8DQ-60型全自动数控绕线机及关键技术研究 陈文华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9年
特种设备系统流动腐蚀预测方法及工程优化 偶国富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2年
高效多功能超柔软磨毛整理机研发与产业化 史伟民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1年
圆网喷墨制网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陈文华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0年
超高速数码绣花机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胡旭东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2年
数控绕线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潘骏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12年
专著《低比转速高速离心泵的理论及设计应用》 朱祖超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10年
扁形茶(龙井茶)连续自动炒制机(杭州千岛湖丰凯实业有限公司) 李革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11年
面向玻璃深加工的大型多轴联动自动化制造装备的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浙江大学) 任锟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12年
内容不全,仅列部分[3]

现任领导

院徽 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的院徽以白、红、黑、棕四色构成,包含以红、棕色为主的图案以及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的中文和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的英文。[1] 院徽院徽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