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973~1979年负责“钾盐专题研究”,其中“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二段20韵律钾盐形成条件研究”获院优良成果奖;“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找钾标志初步总结”获院二等奖。1982~1985年负责陆相生油研究期间,完成的“潜南地区新沟嘴组油源对比研究”获院二等奖;“江汉盆地新沟嘴组下段石油形成与演化”获院二等奖;“江汉盆地生油层特征及评价(沙市组一新沟嘴组下段)”、“江汉盆地白垩系渔洋组油源对比及生油评价”获院三等奖。1986~1988年负责海相生油研究,其中“沉湖一土地堂地区海相地层生油岩特征及其演化”、“沉湖一土地堂地区T12-Z22地层剖面地球化学特征”,获院二等奖;“湘西北地区志留系中统沙帽组一震旦系陡山沱论组地层剖面地球化学特征”获院三等奖。1990年负责“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扬子地区海相地层生油岩地球化学特征、生烃潜力及油气源对比研究”被评为优秀成果,获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参加编写的“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扬子地区海相地层油气保存及富集规律研究”,获石油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负责的“沉湖一土地堂复向斜及其周绿油苗调查研究”获院二等奖;1992年参加编写的《江汉平原前白垩系油气勘探综合评价研究》,获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负责的“中扬子地区海相地层油气资源评价”,获院一等奖;“中扬子地区上三叠一下侏罗统油气资源评价”,获院二等奖;参加编写的《湖北省海陆相油气资源评价研究》,获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年负责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委托“石柱地区盐井构造盐一井和龙驹坝构造龙 4并及利川地区鱼皮泽构造鱼一井等复查研究”工作,其中龙4井复查获优良成果,其余2口井复查获良好成果。 1995年负责“四川石柱复向斜龙驹坝构造评价”被评为优秀成果;
发表论文
《湖北Q凹陷第三纪含盐系Br、Rb.B、Li的地球化学研究《(《矿床地质》1983(l))、《湘西北桑植一石门复向斜下古生界天然气保存条件研究》(《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9(2))、《中扬子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干酪根热演化特征》(《江汉石油科技》1991(3))、《中扬子海相高演化区生油岩特征及评价标准》(《江汉石油科技》1992(4))、《中扬子地区三叠系上统至侏罗系下统生油层特征、生烃史和热演化史研究》(《江汉石油科技》1994(3));1993年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七五”重大石油科技成果《扬子海相地质与油气》一书,编写《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油气源对比》。
概述
2010年9月黄良汉一家访问母校 黄良汉,男,1942年10月出生,莆田城厢人,中共党员。1956年和1959年毕业于莆田二中初、 高中,1964年毕业于华师大数学系五年制本科,毕业后历任国家教育部中教司科员、上海工大数学教研室、高教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上海市政府教卫办教育处长兼研究室主任、上海市教委人事处长兼市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等。退休后仍任全国高等院校人才联合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上海教师》编委会主任,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评委,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评委,市教师资格专家审委,市教育系统奖励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莆田市开发湄洲湾协会上海分会副会长、上海市福建商会副秘书长等职。
在探索我国教育科学的理论与实践上,黄良汉研究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为支持家乡与母校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黄良汉,男,1942年10月出生,莆田城厢人,中共党员。1956年和1959年毕业于莆田二中初、 高中,1964年毕业于华师大数学系五年制本科,毕业后历任国家教育部中教司科员、上海工大数学教研室、高教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上海市政府教卫办教育处长兼研究室主任、上海市教委人事处长兼市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等。退休后仍任全国高等院校人才联合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上海教师》编委会主任,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评委,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评委,市教师资格专家审委,市教育系统奖励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莆田市开发湄洲湾协会上海分会副会长、上海市福建商会副秘书长等职。
改革创新
1995年至2001年,黄良汉任上海市教委人事处长,率先在全市普教系统成功推进、实施聘用合同制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改革试点,为深化、完善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作了探索和贡献,并在全国教育人事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获得国家教育部领导和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黄良汉按照“海纳百川,呈现人才杂交优势”的思路,多次组织上海高教和普教系统招聘团,受命任团长,到北京、武汉、西安、哈尔滨和广州等地招聘教师,在上海高校和中小学产生了人才近悦远来的“叠加效应”,为构筑上海人才高地、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作出了非常有益的贡献。《文汇报》、《新民晚报》等媒体都给予热情的赞扬。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和北京、武汉等所在地的媒体也纷纷报道上海这一广纳贤才的举措。
黄良汉从2002年底退休起至今,被聘为上海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与同事们认真贯彻“积极稳妥、分散风险、依法理财、确保安全”的原则,2007年使基金增值创历史新高,其净值由原七千万增至一亿元人民币,为基金会适应新局面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使以该会为主组织的10次上海市园丁奖、13年资助中青年教学评优活动、5年的郊区初中校长培训班及与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同办70多期《上海教师》等硕果累累,该会被各界称道为“宗旨明确、特色鲜明和社会影响广泛的基金会”,上海市市长韩正特地发贺信欣祝该会二十周年庆。
教育交流
1994年10月,黄良汉任上海市政府教育代表团团长和中方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率同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学院院长及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培训部主任等6人,经多次谈判、磋商,在德国布伦瑞克市成功地与德国下萨克森州文教部长签订了长期合作的援助计划书,为同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学院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和师资基础。1996年6月,他作为上海8所重点名牌中学校长赴台访问团团长,组团赴台访问与教育考察,增进了沪台教育界的交流与友谊,是该市教育界赴台访问最早的团队之一,台湾媒体频频访谈与报道,也增强宝岛民众对上海教育与上海的了解与向往。
由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参与资助的以“共同的梦想”为主题的第八届澳门、 上海、 台北 、香港青少年朗诵表演比赛,于2006年8月在澳门举行,黄良汉作为上海市参赛团的顾问全程出席比赛活动,对促进普通话在两岸四地的普及与推广,增进两岸四地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交流与友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黄良汉还率团或随团赴澳大利亚、美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 摩纳哥、新加坡等国和香港地区考察,积极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外交流或境外交流。
探索践行
黄良汉对古今中外教育理论的精华,认真学习与探索践行。如对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他进行反复深入研究,运用于当今的学校教育工作,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智能的强项与弱项,有效地进行引导和开发,都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发展;学生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必定成才。
为办一流教育,积极倡导教育新理念,黄良汉先后在省、市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合著《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等。黄良汉为促进建设一流教育出谋献策,合作研究成果《上海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中成果为制定上海教育事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提供了重要根据。
心系桑梓
黄良汉说:“对家乡和母校托办的事情,理应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他都认真牵线搭桥,热心服务。如莆田高专申办本科成立莆田学院的咨询与师资引进,黄良汉曾组织以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为牵头人,有上海交通大学等6校人事处长参加的上海高校考察团,专题对莆田学院的筹建工作提出咨询意见与建议之后,还抽派几位教授来莆田学院任教和带教青年教师,莆田学院正式挂牌成立时,上海一些著名大学校长发来贺信、贺词,他邀请复旦大学王生洪校长考察莆田学院作工作指导,并接待莆田高专、莆田学院党、政领导多次到上海高校的学习考察活动等;为母校莆二中与上海名校结成姐妹校、设立黄日昌奖助学金、向师生作教育讲座,并赠送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教育图书等;接待莆一中、莆五中迁入新区前校舍设计到已建成的上海现代化寄宿制高中进行实地参观与学习考察,以及先后有多批莆田教育界领导率团去上海考察教育,进行参观访问;还有莆田市科委邀请在沪莆籍院士、专家到莆田参加会议作传经送宝等。他作为莆田开发湄洲湾协会上海委员会副会长,常常还参加接待莆田市领导到上海的一些学习考察活动,热心莆田经济、社会的发展事业,并做一些有益家乡的工作。真是不辞辛劳,竭尽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