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厦门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目录导航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能力突出。学院现柔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省杰出科技人才1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闽江学者客座教授2人,福建省教学名师2人,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3人,厦门市“双百计划”人才5人。教授、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8%,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9.6%,具有国外访问与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达41.7%,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3人。近5年,学院承担了260余项科研课题,科研经费3900余万元,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2项;授权发明专利110项;发表学术论文246篇,其中SCI、EI收录171篇;出版专著5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厦门市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奖1项和厦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1]

学院概况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秉持“创新·求真·务实·卓越”的学院精神,实践“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学校办学理念和“亲产业、开放式、国际化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学校办学目标。设置有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国家卓越工程师实施专业、福建省一流本科专业、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服务地方特色专业、省装备制造类专业群主干专业、省现代学徒制建设项目试点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封装技术(国家战略新兴专业、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家战略新兴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5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达1100人。2012年开始招收车辆工程领域车辆关键零部件材料、成形及产业化方向的专业硕士研究生;2019年开始招收电子信息类别光电材料与器件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1]

校企合作

学院积极服务地方需求,已与厦门市50余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与国家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等联合成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近三年学院正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产学研重大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杰出青年科技计划项目、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国家、省、市和企业委托课题70余项,科研到账经费1500余万元;申请(授权)国家专利4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学院坚持以就业需求、素质养成为导向,实施产教融合、校企业合作、协同育人产学研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素质和国际视野,掌握材料基础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并能从事材料设计、材料加工制备、工艺设计、研究与开发、生产经营管理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已与美国、英国、奥地利、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等地10余所高校开展合作交流,与国内50余家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三平台一体系”亲产业专业实践模式构建荣获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大学生课外科技、文体活动成绩突出。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5%,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一批优秀的学生被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985和211高校录取为研究生。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