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广播电视塔

成都广播电视塔

中文名 天府熊猫塔
开放时间 9:00—22:00
地理位置 成都市成华区猛追湾街168号
建筑高度 339米
著名景点 208米室内观光层、218米室外观光层
建筑设计 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
目录导航

名称由来

2014年11月8日,经过华西都市报、华西都市网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一个多月的宣传及网上征名、投票,从近两千个征名中选出网络投票前20名的征名,经过多方评审及征求文化人士意见,确定出川塔的新名称:锦绣天府塔。后于2018年2月更名为天府熊猫塔。[1]

当时取名锦绣天府塔的涵义,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地域代表性

四川塔是目前四川唯一可以与国内其他地方的大型电视塔媲美的电视塔。取名“锦绣天府塔”,明确突出了四川塔的地域特征,不空泛地代表西部,但也不仅仅代表成都,而且与蜀都大厦顶端的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的“蜀都发射塔”区分开来。可以与北方的中央电视塔、南方的广州新塔、上海的东方明珠塔、中部的中原福塔共同构成中国高塔的“五极”。

2、名称排他性

“锦绣”、“天府”是两个常见词,有类似“天府绿洲”、“锦绣花园”等高端楼盘楼宇,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还从未见于地标性建筑物,主要原因是没有类似川塔这样高大、宏伟、壮丽的建筑物出现,没有建筑物能名符其实地承受这两个美丽词汇。

3、内涵丰富性

(1)“天府”

根据《周礼·春官·宗伯》记载,“天府”最初的含义是负责礼仪的官职,掌管珍贵物品的保管、收藏及陈列。后来收藏这些珍贵物品的地方也称为“天府”,这是“天府”用于指称地点的开始。自秦灭巴蜀后至今的两千多年中,天府之国主要代指四川盆地尤其是成都平原。

(2)“锦绣”

锦绣是四川重要的传统工艺美术品,三国蜀汉时期,成都蜀锦成为蜀汉政权的重要财政收入,蜀汉王朝曾设锦官和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锦生产。从此锦城、锦官城作为成都的别称蜚声遐迩;四川盆地以成都为中心,形成厚重秀丽的人文积淀,并且自然人文遗产丰富,山河锦绣,从高塔的角度,可以俯瞰四川的锦绣大地;川塔高度为339米,视域半径为80公里,理论上可以覆盖2万平方公里,即使在218米的观景平台,也可以俯瞰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锦绣大地。随着气候和光线的变化,西岭雪山、龙泉山、府南河等可尽收眼底。所以“锦绣天府塔”实至名归。

锦绣天府塔作为四川省崭新的文化地标性建筑物,既是广播电视传输发射、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休闲购物等的物理载体,又是内涵丰富的文化产业概念,具有高度的不可复制性。

四川山河秀丽、人文蔚起、群星灿烂;蜀锦、蜀绣艳绝天下,独步芳庭,可以鸟瞰川中壮美景致——用“锦秀”可高度凝练以上多重涵义。

“锦绣”、“天府”两词组合在一起,必须用于高大、宏伟、壮丽的建筑物,而川塔实至名归,可以与北方的中央电视塔、南方的广州新塔、东方的东方明珠塔、中间的中原福塔共同构成中国高塔的“五级”。

2018年,锦绣天府塔更名为天府熊猫塔。

锦绣天府塔夜景锦绣天府塔夜景

景观设施

208米室内观光层

独特环形设计的208米室内观光层,面积达800平方米。在透空玻璃外,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设有一个观景摄像头,可以直接通过用手操控室内的平板电脑,来调整观景摄像头的方位,以便完美实时地观景全城。

218米室外观光层

凌驾于城市之巅的218米室外观光平台,面积1000平方米,东南西北角各设一处透空玻璃观景平台,站在透空玻璃上,俯瞰城市,凌空观景,体验心跳加速的刺激。[2]

同时,在218米的高空还经常举办各种浪漫的求婚活动。

旋转餐厅

旋转餐厅旋转餐厅旋转餐厅,可同时容纳200人用餐,提供100多种中、西式美味菜品。这座餐厅配置了全景落地窗,可以360度尽揽城市风光,而旋转一圈要花上40分钟。

文化教育

佳佳艺廊

“佳佳艺廊”位于塔上208米高空,是全新打造城市最高空的文化艺术长廊,让多元文化作品走近寻常百姓,让游客在西部最高空欣赏美景,品味文化。[3]

书法展书法展锦绣天府塔希望与国内艺术机构合作,共同携手引入油画、版画、工笔画、雕塑、摄影展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作品。

科普教育基地

广播电视科普广播电视科普锦绣天府塔作为城市地标建筑,涵盖各方面学科知识,加上功能功能布局——广播电视传输发射,是学校及教育机构开展科普教育、拓展学生知识面的最佳教育场所。

塔上游乐

模拟赛车模拟赛车208米、218米观光层各娱乐项目:模拟飞行、VR单车、模拟赛车、X360体感游戏[3]、STEAMVR游戏等。让游客充分体验现代科技带来的新奇感受。

主要活动

灯光音乐秀

灯光音乐秀灯光音乐秀每年年末举办品牌活动——灯光音乐秀,组织知名乐队与歌手,在绚丽多姿的灯光与精彩绝伦的表演中,迎来崭新的一年。

地球一小时

地球一小时锦绣天府塔熄灯地球一小时锦绣天府塔熄灯锦绣天府塔作为地标建筑,义不容辞地加入“地球一小时”的活动中,以此响应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节能减排号召。[4]

世界自闭症日

自闭症日点亮蓝光自闭症日点亮蓝光每年4月2日当天联合各公益机构举办关爱自闭症活动,并点亮蓝色灯光。呼吁人们关于自闭症人群。

空中马拉松

吉利帝豪 空中马拉松吉利帝豪 空中马拉松联合各领域企业举办空中马拉松比赛,在比赛竞技的过程中向广大市民倡导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理念。[5]

文化活动

佳佳文化艺廊长期举办各种摄影展,书画艺术展——“24小时锦绣天府塔摄影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硬笔书法展”等。

高空电子烟花秀

2018年3月2日晚,成华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18“锦绣天府闹元宵”活动将在天府熊猫塔举行。[6]

成都首届高空电子烟花秀成都首届高空电子烟花秀

锦绣天府塔使命

安全保障四川广播电视的传输发射,使四川人民看好电视,听好广播。

锦绣天府塔精神

执着、顽强、拼搏、坚持、忍耐。

锦绣天府塔建塔思路

走出一条公益事业建设企业化,资源利用商品化,资金筹措社会化,资本结构多元化的建设路子。

锦绣天府塔廉政口号

锦绣天府塔要立起来,一个人也不能倒下。

历史沿革

1982年7至8月,四川省广播事业局党组作出扩建四川电视台和新建四川电视台发射基地的决定。同年8月,国家计委将此项目列入四川省的重点建设项目。

1983年,省政府立项兴建锦绣天府塔。

1984年1月,中央军委批准所选地址定点。

1985年9月,四川省广电厅基本完成前期工程筹备工作。

1985年12月13日,省政府作出缓建决定,锦绣天府塔工程进入缓建时期。

1991年11月1日,省委省政府作出同意兴建锦绣天府塔的决定,并设办事机构为锦绣天府塔工程建设指挥部。

1992年12月28日,锦绣天府塔正式开工建设。

1994年2月22日,成立“四川省川塔发展总公司”对外招商引资。

2000年4月24日,经过省工行对锦绣天府塔工程进行贷款评审,工行总行批准对锦绣天府塔工程基建项目贷款。

2003年3月,上塔楼钢结构安装分项工程验收合格。

2004年4月,锦绣天府塔钢桅杆吊装顺利完成并通过验收。

2005年3月1日,调频广播节目试播开播。

2006年10月17日,锦绣天府塔竣工及影视文化广场奠基。

2006年12月25日,四川人民广播电台FM89.4、95.5和101.7三套调频节目在锦绣天府塔正式播出。

2008年4月底,锦绣天府塔组织技术人员配合省无委在塔安装了通讯天线,组成了业余无线电应急通讯系统。该系统在此后的“5.12”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在塔上播出的广播电视未造成一秒钟的停播和任何延误,准确及时的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为稳定社会、抗震救灾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对锦绣天府塔工程设计、施工质量、播出作出了最好的、最权威的考验和检验。

2009年3月21日,锦绣天府塔影视文化广场项目正式施工。

2011年5月1日,锦绣天府塔举行亮灯仪式。

2013年9月15日,锦绣天府塔塔主体对公众开放。

2013年11月,成都339A、B栋商业中心盛大开业。

2014年11月8日,四川广播电视塔正式更名为锦绣天府塔。[1]

2018年2月,锦绣天府塔更名为天府熊猫塔。

修建中的锦绣天府塔修建中的锦绣天府塔

建筑设计

介绍

2004年3月23日,总长87.5米、总重186吨的天线桅杆在四川广播电视塔的257米机房平台上紧上了最后一颗螺栓,此举标志着总高度339米,世界第七、中国第四、中国西部第一高塔的四川广播电视塔主体工程全部顺利完成。

在吸引和借鉴国内外电视塔的经验基础上,四川塔的设计首先满足功能要求,力求在造型上有鲜明的时代感,强烈的地方特色,达到技术与艺术完善的结合,同时增加观光旅游内容。可发射八套电视和六套调频立体声节目,同时具有交通、消防、环保监测,通讯以及导航等多方面的综合利用能力。

该塔位于成都市新华东路二号桥东北,占地75亩。塔高316m;塔顶设有87m高天线桅杆;塔楼高46m,总高度达339m,建筑面积3054平方米;塔身长153m;塔座部分高49.7m,其中基台部分为63×63m方形,高15.4m,共三层,建筑面积5850平方米,悬盘部分为发射机房,高28m,设六层,建筑面积4558平方米。据了解本工程建成后可发射八套电视和六套调频立体声节目,同时具有交通、消防、环保监测,通讯以及导航等多方面的综合利用能力。

功能

塔楼为满足工艺、旅游要求共高10层。下面两层为微波天线平台,无外围护墙,兼做避难层。三、四层为变配点、综合利用、微波机房等用房。五、六层为室内瞭望、旋转餐厅。塔楼正锥台设计不仅合理地分配面积,而且使大面积的幕墙向下倾斜,有利于人们在高空室内向下俯瞰时不会产生折射现象。七层为室外瞭望平台,让游人到200平方米露天高空一游,是很惊险的。再以上是附属设备机房。

塔座基台部分在围绕塔身周围留出环形露天空间,内设观赏兼消防水池。进塔大厅设在±0.000第三层;出塔大厅设在-5.400第二层,接近地面,第一层为地下设备层。考虑到成都地下水位高又潮湿,塔座四周做护坡绿地降至-10.200地面,这样也可产生如火箭喷射即将腾空跃起之势,少几分因巨大体量尺度给人的压抑之感。该部分还设有很多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尽量减轻人流对塔上面的负荷压力。

发射机房部分造型四一个扁正锥台,悬在四根斜撑之间。将发射机房设置在塔楼与地面之间的设计是其他塔中没有的。此部分是整个塔的“心脏”,相对独立,同时增加了室外瞭望平台,提供不同高度的观景点。在发射机房层(17.200m)设有2m宽的环形参观走道,可以对友人进行科普教育。

设计

四川广播电视塔是由广播电影电视部设计院李志立等设计师设计修建的。

塔身采用四肢状造型,八边形外附四条腿的设计,突破了常见的圆筒形。塔座的四周斜撑辅助拔地而起,塔身四条腿沿斜线向上逐渐缩小,而后猛然将四臂张开伸向蓝天,造型刚直,挺拔秀丽,表达出四川人民的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另有一番情趣的是,当你面对四根斜撑中的任意一根,观望塔时,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川”字,不禁使人联想到“四川”,道出该塔的地方性。

结构构想

由于功能与造型的要求,相应地产生许多新颖的结构型式,给设计与施工带来了新课题。经过精心分析、计算、试验,达到了满意效果。塔楼楼层支承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环板,环板内侧支承于八边形筒体,外侧支承于筒体伸出的四根钢筋混凝土斜撑上,斜撑与环板形成框架体系。其中塔楼最大直径为36m。发射机房部分楼层内侧支承于筒体环墙梁上,外侧支承于曲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刚架上,刚架搁置于四根斜撑上,这样形成最大直径54m的圆盘空间悬浮在半空中。在这两部分中,室内空间没有一根承重柱,最大限度增加了内部空间的使用效率和灵活性。

意义

远远看去,电视塔就像一把利剑直冲霄汉。塔基四根巨大混凝土支撑柱将塔身稳稳地支撑起,整个塔身由下到上逐渐瘦身,最终形成一个锥形。电视塔四根混凝土基柱寓含有“四川”之意,上面的两个蘑菇型的造型,则是有四川特色的“盖碗茶”。

每个城市都在考虑做一样自己突出的东西。有特色,一座城市才有自己的生命力。电视塔作为上个世纪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标志,对一座城市的人文景观,旅游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国内来说,北京的中央广播电视塔、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建成后,都成为了城市文明的重要标识,也是著名的旅游景观之一,甚至有不参观电视塔就不算到过这个城市的说法。相信作为四川省十大文化标志性工程之一——锦绣天府塔塔建成后也会有同样的意义。这种意义虽然不是一段时间内能看出的,但对一个城市的影响一定是巨大的。

周围环境

由于塔的体量很大,考虑到城市景观和本场地状况,将塔定位于场地中心线与新鸿路交点上,使塔与城市主干道新华东路之间形成较开阔的缓冲域,并成为新鸿路的对景。塔前广场是游人主要活动场所,在新华东路只设行人入口,与广场、塔形成轴线,将主入口设在次干道猛追湾路一侧,沿府河一侧布置商业娱乐中心。塔后为服务区,设次要内部入口,塔东北设社会停车场。

本塔与成都市游乐园、体育场隔河相望,共同组成沿河绿化带——成都市文化体育娱乐ABC工程。

旅游信息

票价

营业时间:9:00-22:00(冬季为10:00-22:00)[7]

售票时间:9:00-21:30(冬季为10:00-21:30)

类型 原价 执行优惠价(现价) 备注
观光梯 观光梯 高速梯 观光梯 高速梯
普通票 100元 80元 70元 50元
学生票 70元 50元 50元 35元 凭学生证购买
老年人伤残人士 70元 50元 50元 35元 凭身份证、残疾证购买
儿童票 50元 40元 35元 25元 身高1.2米-1.4米儿童

注:身高1.2米以下儿童免票,须由一名成人陪同,每名成人限带一名

儿童登塔。

游乐项目套票

类型 原价 执行优惠价(现价) 备注
观光梯 观光梯 高速梯 观光梯 高速梯
普通票 100元 80元 70元 50元
学生票 70元 50元 50元 35元 凭学生证购买
老年人伤残人士 70元 50元 50元 35元 凭身份证、残疾证购买
儿童票 50元 40元 35元 25元 身高1.2米-1.4米儿童

交通

项目 价格
单项 模拟飞行 20元
VR单车
STEAM VR游戏 30元
模拟赛车
套票 观光票+模拟飞行 85元
观光票+STEAM VR游戏 95元
观光票+STEAM VR游戏+模拟飞行 110元
观光票+全部项目 140元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