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1959年3月成立重庆邮电学院,设“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与广播”两个专业,分别归属于有线系和无线系,直到1970年3月学院停办。

1979年3月恢复重庆邮电学院学院,并组建了电信工程系和无线电工程系,于1980年招生行课。

文化活动文化活动1999年原无线电工程系更名为电子信息工程系

2001年2月重庆邮电学院机构改革,将原有的电信工程系和电子信息工程系重组成立了重庆邮电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2006年3月重庆邮电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2009年12月重庆邮电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通信技术)专业、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专科)、通信技术(专科)专业划归本学院完成学生培养,这几个专业不再招生。

2013年8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重庆邮电大学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信息与通信工程为获批授权学科。

学科建设

学院2013级开学典礼学院2013级开学典礼学院拥有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广播电视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其中,通信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重庆市特色专业,通信工程专业也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学科源于新中国通信事业发展需求,具有60余年学科积淀。在中国率先开展数字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等领域研究,系列研究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1992、2003、2008、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等。1965年开始培养研究生,2000年起为信息产业部和重庆市重点学科。

截止2010年,学科拥有教授46名(其中8名被外校正式评聘为博导),副教授49名,博士76名;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2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4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4人,重庆市杰青、巴渝学者、学术技术带头人等14名;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重庆市创新团队及教学团队6个;有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及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与工程中心7个。

  • 重庆邮电大学学科专业一览表
学位授权 学科、专业名称 批准时间 备注

一级学科博士点(工学博士学位)
信息与通信工程 2014年 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硕士点(工学硕士学位) 信息与通信工程 2006年 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2011.05)
二级学科硕士点(工学硕士学位) 通信与信息系统 1993年 信产部重点学科(2000.01)重庆市重点学科(2000.12,2006.11)
信号与信息处理 1991年 信产部重点学科(2000.01)重庆市重点学科(2000.12,2006.11)
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 2006年 重庆市重点学科,隶属于:“仪器科学与技术”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2011.05)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学位)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 2003年
本科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通信工程 1959年1998年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
电子信息工程 1999年 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
信息工程 2004年
广播电视工程 2008年

学院领导

学位授权 学科、专业名称 批准时间 备注

一级学科博士点(工学博士学位)
信息与通信工程 2014年 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硕士点(工学硕士学位) 信息与通信工程 2006年 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2011.05)
二级学科硕士点(工学硕士学位) 通信与信息系统 1993年 信产部重点学科(2000.01)重庆市重点学科(2000.12,2006.11)
信号与信息处理 1991年 信产部重点学科(2000.01)重庆市重点学科(2000.12,2006.11)
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 2006年 重庆市重点学科,隶属于:“仪器科学与技术”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2011.05)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学位)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 2003年
本科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通信工程 1959年1998年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
电子信息工程 1999年 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
信息工程 2004年
广播电视工程 2008年

学术成果

执行院长:陈前斌教授 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学院人事、财务、学科建设、学生科技活动工作、保密工作;联系通信理论教研中心。兼任移动通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移动通信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通信学会会士,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党总支书记:严常青副教授 主持学院党总支全面工作,分管学院宣传工作、工会工作、学院干部培养工作;分管学院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曾担任学生辅导员、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研究生部副主任。荣获重庆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先进个人。

副院长:陶洋教授 分管产学研工作、职业化教育、学院信息化建设工作;联系信息工程教研中心。 兼任通信软件技术研究所所长,西南网络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2002年重庆信息化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市党政网工作组成员、市地房局、北碚区等二十余个市级部门、区市县信息化顾问及重庆市电信网间争议专家组成员。

知名校友

学院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6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8项,科研经费3.13亿;SCI/EI收录论文413篇,授权发明专利105项;作为牵头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重庆市科学技术奖15项。学院重视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与全程全网的工程素养,拥有“移动通信技术与网络”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信技术与网络”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科研平台向学生开放以及建立了28家校外实训实践基地和6家校外研究生创新培养联合基地。学院牢固树立“质量是生命线”的办学指导思想,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拥有“现代交换原理”国家级精品课程,“通信原理”、“移动通信”等6门重庆市精品课程,“信息论”等重庆市研究生优质课程3门。“3G科技创新引领专业的建设与提升”、“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等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

学院一直保持“行业办学、依托行业、服务行业”的办学理念,与中国各大电信运营企业、广播电视系统、华为、中兴、大唐等享誉国内外的知名IT企业深度合作。同时,与芬兰国家技术研究院、德国赫兹研究所、德国英飞凌等国际知名大型科研机构,以及十五所国外知名高校在科学研究、师资进修和学生联合培养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建院宗旨

孙仲重庆邮电学院无线电工程系通信工程专业85级校友,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兼任国营第七八三厂副厂长,高级工程师,高级职业经理,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先后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四川省优秀青年企业家、军工电子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四川省青年“创新带头人”等荣誉,其主创的管理创新成果荣获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所著论文荣获四川省企业管理优秀论(著)文一等奖。

罗德,重庆邮电学院电信工程系电信工程专业80级校友,现任中共垫江县委书记(正厅局长级),高级工程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管理经济学专业管理经济学硕士。历任重庆邮电学院电信工程系政治辅导员,重庆三峡通信建设公司总经理、重庆邮电学院院长助理、重庆奔吉实业公司总经理;重庆市信息产业局副局长;中共垫江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代理县长等职务。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