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

目录导航

学院环境

学院现有的信息产业部和重庆市“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重点学科、信息产业部和重庆市“网络控制技术与智能仪器仪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智能仪表及控制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院现有专业实验中心、基础实验中心、金工实习工厂。

自动化学院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现有IEC/SC 65C WG12& WG13专家1人、IEC/T 65 WG10专家1人、博士生导师4人、正高职11名、副高职16名、博士17名,74%以上的教师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同时聘请十余位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兼任客座或兼职教授,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较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学院坚持“以科研促教学”的方针。并为学校获得了第一个国家863项目资助,是重庆邮电大学唯一拥有IEC专家的单位。并为学校获得第一个全国《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立项研究项目。五年,学院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863项目及子项目15项、国家暨国际标准起草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50项。共获得省部级奖8项;出版专著与教材等10余本;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200余篇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工具检索;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软件登记15项。科研项目等级、科研经费列全校各二级学院首位。2007年度,该院自动化本科专业被列为“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测控技术与仪器教学部被列为“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教学团队”,“网络化控制系统理论、技术及其应用”团队被列为第一批重庆高校创新团队。

学院已在网络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机电系统控制技术与嵌入式系统、非线性控制理论及其应用、智能检测技术与智能仪表、智能系统与机器人、现代物流技术等方面形成了特色与优势。其中该院作为第四核心成员参与制定的标准-《用于工业测量与控制系统的EPA通信标准》成为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被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认可的工业自动化领域国际标准,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PA核心技术,实现了原创性技术创新,改变了我国现场总线长期所处的跟踪研究、核心技术始终掌握在国外跨国企业手中的被动局面,使我国在新一轮的实时以太网技术发展中处于平等竞争的状态。

EPA已正式作为实时以太网国际标准IEC 61748-2与现场总线国际标准IEC 61158修订版进行制定。 学院历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了机械工程实验中心、自动化与测控基础实验中心、自动化专业实验室、重邮-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四联-重邮联合研发中心、重邮-聚能汽车电子联合研发中心、重邮-FSMLabs联合实验室、重庆市网络控制技术与智能仪器仪表重点实验室(网络控制技术研究所、智能仪器仪表研究所、智能系统及机器人研究所)、汽车电子与嵌入式系统研究所、现代物流技术研究所。上述实验室与科研机构的建成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投资700万的“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先进制造系统实验实训中心正在建设中。

学院与韩国建国大学、韩国鲜文大学和韩国仁荷大学共同建设“中韩(重庆)嵌入式软件和系统研发中心”,并承担韩国方面委托课题的研究,选派优秀研究生到韩国学习。同时,学院还与Rockwell自动化公司、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英国Essex大学、韩国Konkuk大学、韩国SunMoon大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公司等著名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重庆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0余名。

本科专业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类

(含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等五个专业)

为了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011年自动化学院各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即新生入学时不分专业,前两年采用相同的培养方案教学;修满规定学分后,学生根据学业倾向,遵循学校相关规定和程序在大类范围内选定专业,后两年按选定专业的培养方案修业。培养过程中,依托拥有国际一流设备的工程实训基地,构建网络化控制、物联网/传感网、汽车电子、智能电网、智能仪表、数控装备等工程实训系统,强化“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工程教育理念,突出“两化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专业特色与“网络化控制”技术优势,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系统设计、产品研发、运行管理等工程能力。

本专业依托省部级重点学科,与Cisco(美国,世界500强企业)、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等国内外一流院所共建有9个联合研发中心,和四联集团、长安汽车集团等10家国内著名企业建有实训基地,与重庆机电集团、重庆电力、国网信通等有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自动化

(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招收理工类)

培养目标: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重点学科,培养符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需要,具备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特征,掌握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较宽知识面,具有良好理论基础、工程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系统仿真、智能控制与人工智能、运动控制技术、网络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机器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等课程,以及相关工程实践环节。

专业优势和特色:

特色一 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授权点,并联合培养博士生优势专业方向:网络化控制、过程控制、嵌入式系统
特色二 专业方向选择性大,从业口径宽拥有国内外知名学者,师资力量雄厚
特色三 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工程教育与社会需求无缝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特色四 拥有国家科技合作示范基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去向: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自动控制、检测与仪表、物联网系统、电子与通信、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系统设计、软硬件开发、运行维护及运营管理等工作。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招收理工类)

培养目标:围绕“感知中国”的人才战略需求,以自动化、计算机、通信和光电等为支撑,以优质教学资源为保障,以智能化、网络化测控为特色,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能从事测量与控制、仪器仪表与智能系统、计算机应用与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制造、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测控电路、数字化测量技术及虚拟仪器、光电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网络测控技术、智能仪器仪表设计、产品质量控制等课程,以及相关工程实践环节。

专业优势和特色:

特色一 重庆市特色专业,具有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为学生的深造提供了优良的专业支撑条件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为重庆市重点学科
特色二 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重庆市首批优秀教学团队,师资力量雄厚。
特色三 专业面向传统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仪器仪表设计应用与系统测控具有网络化测控、通信仪表与智能仪器、机器人与智能系统三个优势方向,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培养学生在测控领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应用能力。
特色四 建有测控技术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高水平科研及教改项目为基础的省部级专业实践及创新平台,与智能仪表、通信设备等领域企事业单位共建联合培养基

就业去向:服务于科研院所、三资企业、通信运营商等单位的网络测控、智能检测、通信仪表、车辆电子、机器人等领域,从事产品研发、系统设计、运行维护或工程管理等工作。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招收理工类)

培养目标:围绕电力工业及其相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在电气工程、电力检测、工业过程控制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和电气自动化设备生产研发等工作,或在电力行业从事各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维护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公共基础课、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机学、供配电技术、智能电网技术、运动控制系统、风光储技术及应用、电气系统及继电保护、可编程控制技术及应用等课程,以及相关工程实践环节。

专业优势和特色:

特色一 具有工学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了良好条件。以科研促教学,以实践促创新,以国内外著名/大型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
特色二 专业方向选择性大,从业口径宽;有国内外知名学者及高学历高职称教学团队,师资力量雄厚。
特色三 高水平科研项目为基础,贴近工业实际、集智能配用电和风、光、储、微等多种智能电网要素相结合的专业实践和创新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电力系统及电气自动化设备为对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相结合、强弱电并举。
特色四 近三年该专业毕业生的平均授位率超过90%,平均就业率超过97%,且有不少学生考上重点院校的研究生

就业去向:主要服务电力工业及其相关产业,承担“智能电网”相关的工程设计、运行管理以及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产品开发、安装维护等方面工作。

物联网工程

(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招收理工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等宽广专业知识领域,从事物联网领域的系统设计、分析、开发及研究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需求。

主要课程: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系统设计、云计算与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物联网安全技术、物联网与移动网融合技术、智能电网技术导论、工业物联网概论等。

专业优势和特色:

特色一 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要求,突出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融合、依托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的核心技术、专利和国际标准。
特色二 专业方向服务领域广,就业范围宽;有海外学历经历、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等教师,师资力量雄厚。
特色三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863项目为基础的专业平台和教学平台,与美国思科、韩国多所大学、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等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特色四 具有“全国电子信息专业技术资格认证考试中心” 认定条件,“物联网工程师”及“嵌入式工程师”授权资格,是“工业物联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传感器网络国家标准验证示范基地”,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共同策划出版《物联网工程技术及其应用系列规划教材》。

就业去向: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物联网/传感网、云端智能城市、智能系统等相关领域的系统设计、产品研发、运行管理等工作。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招收理工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突出智能电网在我国实现能源战略合理布局和发展“低碳经济”中的重要平台作用,充分发挥本学院在智能电网方面的科研特长与技术优势,强化知识结构中的“信息网络与能源网络融合”特色,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工程应用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适应我国发展坚强智能电网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决策需要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电力系统分析、通信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装置、电网智能调度与控制技术、电磁兼容技术、智能电网输变配电技术、智能电器、微电网控制技术、电网监控与故障诊断等。

专业优势和特色:

特色一 专业发展起步早,本单位是全国第二批获得“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学位授予资格的少数高校之一,发展起步早;专业建设投入大,中地共建、校企共建、产学研联合项目等投入建设了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实验室、风光互补系统和电磁兼容实验系统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实验平台。
特色二 专业内容强调智能电网相对于传统电网的“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互动化” 特征,符合智能电网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专业定位超前,以信息、通信、自动化及相关的物联网专业知识为支撑,以智能电网发、输、变、配、用五个环节为对象,电力专业知识与信息通信专业知识相结合、能源网络与信息网络并举,重点培养具有信息通信理论背景的电力系统、电力电子与电气自动化等方向的人才。
特色三 专业科研实力雄厚,多次承担包括国家重大专项等国家及省部级重大和重点智能电网科研项目,申请专利多项,发表论文多篇;产学研合作紧密,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瑞集团、中国电科院和重庆市电力公司等电力部门或研发机构建立科研合作,为积极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提供客观条件;校企合作频繁,与新世纪电气、集智电气、华立仪表等电力设备生产商合作解决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为培养具有动手实践能力的学生奠定基础。
特色四 就业方向市场前景广阔,毕业生服务于国家及各省市地区电力企业及其相关设备制造产业、电力科研院所及研发机构等部门是智能电网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需求方向。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

(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招收理工类)

培养目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专业特色,培养具备机械工程、智能制造、自动控制技术等方面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公共基础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力学、液压与气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等课程,以及相关工程实践环节。

专业优势和特色:本专业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特色,突出信息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重点培养机电一体化系统、汽车电子技术、机器人、智能制造等方向的专业人才。

就业去向:就业面广,人才需求量大,毕业生主要在汽车与装备、IT制造、机电产品开发等行业从事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维修维护与生产管理等工作。

硕士专业

特色一 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授权点,并联合培养博士生优势专业方向:网络化控制、过程控制、嵌入式系统
特色二 专业方向选择性大,从业口径宽拥有国内外知名学者,师资力量雄厚
特色三 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工程教育与社会需求无缝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特色四 拥有国家科技合作示范基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师资队伍

特色一 重庆市特色专业,具有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为学生的深造提供了优良的专业支撑条件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为重庆市重点学科
特色二 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重庆市首批优秀教学团队,师资力量雄厚。
特色三 专业面向传统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仪器仪表设计应用与系统测控具有网络化测控、通信仪表与智能仪器、机器人与智能系统三个优势方向,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培养学生在测控领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应用能力。
特色四 建有测控技术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高水平科研及教改项目为基础的省部级专业实践及创新平台,与智能仪表、通信设备等领域企事业单位共建联合培养基

词条图册

特色一 具有工学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了良好条件。以科研促教学,以实践促创新,以国内外著名/大型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
特色二 专业方向选择性大,从业口径宽;有国内外知名学者及高学历高职称教学团队,师资力量雄厚。
特色三 高水平科研项目为基础,贴近工业实际、集智能配用电和风、光、储、微等多种智能电网要素相结合的专业实践和创新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电力系统及电气自动化设备为对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相结合、强弱电并举。
特色四 近三年该专业毕业生的平均授位率超过90%,平均就业率超过97%,且有不少学生考上重点院校的研究生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