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中文名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现任校长 黄亚平
校址 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创办时间 2000年5月
目录导航

学院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规划建筑系于2000年5月合并而成;下设建筑学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设计学系、《新建筑》杂志社、图书分馆、模型制作中心、绿色建筑与城市实验教学中心(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居环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并以校办建筑设计研究院(甲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甲级)为学、研、产结合的平台。

学院学科涉及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及艺术学5个一级学科。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工程景观及室内设计二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有建筑学、城乡规划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有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在内的八个硕士学位培养点;学院开设五个本科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目前学院可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二个一级学科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可在风景园林、设计学和艺术学授予学士和硕士学位。

在2012年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院建筑学排名全国第9,城市规划排名全国第10,风景园林排名全国第15。

建筑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建筑学专业在1999年、2003年、2007年、2014年本科及硕士教学四次通过全国高等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并最终获得优秀级,具有国际认证的建筑学专业学位(BARCH 及MARCH)授予权。

城乡规划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和建设部重点学科,城乡规划专业2000年、2006年、2012年三次以优秀成绩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城乡规划专业被评价为2007年中国大学工学本科114个城乡规划专业中的3个A++级专业之一,2009年被评为湖北省品牌专业,2011年获批国家特色专业。

设计学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9年获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院目前有全职教师112人,管理及教辅人员26人,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00余人,博士生约80人。

学院拥有专业教学大楼和图书分馆,许多教师有国外留学经历,大部分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教学及科研成果丰硕,教师和学生多次获得国际、国内设计竞赛高级别的奖项。学院已与美、英、法、德、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十余所相关院系建立了联合培养(双学位)、交流合作的机制。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许多学生毕业后在哈佛、剑桥等世界名校深造,大部分校友已成为国内外设计及研究机构的负责人、学术带头人和业务骨干。[2]

学院历史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于2000年5月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规建系合并而成;下设建筑学系、城市规划系、艺术设计系,及建筑设计研究院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其中,建筑学系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系与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城市规划与建筑系建筑学专业组成。

  华中理工大学(原华中工学院)建筑学系成立于1982年,当年9月招收首届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学校聘请清华大学周卜颐教授出任首届系主任,著名建筑师黄康宇先生、蔡德庄先生、张良皋先生和黄兰谷教授、童鹤龄教授参与创系并担任系或教研室领导;建系伊始,得到全国许多高校建筑学系和国外学者的鼎力支持,使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系从一起步就获得相当高的基点和十分丰厚的经验。

  1986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华中理工大学正式设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92年经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正式改为五年制。1997年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托湖北省学位办实施的硕士学位授权基本条件合格评估;1999年5月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同时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与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两种专业评估。

  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一所城市建设学院,是建设部直属高校之一。它的历史起源于1952年12月3日成立的建筑工程学校,历经武汉城市建设学院(1963),武汉建筑工程学校(1965);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1973)等阶段。

  1985年2月武汉城建学院设立城市规划系,下设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两个专业。1986年,开办建筑学专业, 1993年武汉城建学院系部调整成立新的城市规划与建筑系,下辖建筑学、城市规划两个专业。

  2000年5月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规划建筑系合并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全国建筑设计大师袁培煌担任院长,常务副院长李保峰教授任建筑学系系主任。

  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系从机构调整、师资配置、培养方案修订及办学条件完善等各个方面已经完成了专业重组与相应的学科建设,踏上了新的办学之路。建筑学系现设置建筑学专业本科和建筑设计及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点。建系至今,已有18届本科生和18届硕士研究生毕业。

  建筑学系现有专用教学大楼,面积为7100㎡。建筑学系现有教师6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8人,讲师25人;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科研、工程设计和学术研究,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全系现有本科生669人,计划内研究生150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生120人;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各单位的骨干,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好评。

学院历史图片2学院历史图片2

学科专业

建筑学系

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系成立于1982年,当年招收本科生,次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学校聘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周卜颐教授出任首届系主任,多位国内知名教授参与创系。1999年建筑学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育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   原武汉城建学院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一所城建学院,是建设部直属高校之一。1986年武汉城建学院开办建筑学专业。 2000年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武汉城建学院规划建筑系合并,两校的建筑学专业实现整合,2003年,合校后的建筑学专业顺利通过国家本科及研究生专业教育评估。2007年及2014年本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育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并获得双优秀级。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进行的全国建筑学学科评估(专业排名)中并列第9。[3]

 多年来本系学生曾获国际建协一等奖及国际景观学会大奖,学生参加国内大学生设计竞赛更是获奖频繁,早年的毕业生均已成为国内各大设计院的主要技术骨干,有些校友成为美国、欧洲及香港建筑事务所的主持建筑师,多位校友在诸如美国哈佛、加州伯克利及荷兰delft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成为美国、香港、中国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及同济大学等著名大学建筑学系的教师。  30年来建筑学系坚持国际化办学模式,与美国哈佛、MIT、IIT、亚利桑那、佛罗里达大学、德国慕尼黑工大、Detmold建筑学院、日本东京大学、法国Val de seine 建筑学院、Nante建筑学院、荷兰Delft理工大学、挪威Bergen建筑学院及Fiuni建筑学院等保持着密切的合作。目前已与美国亚利桑那、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及英国邓迪大学签署4+1+1联合培养协议,与美国弗罗里达大学签有双硕士协议。   本系完成的“营造开放式育人环境,培养创造性建筑学人才”教改项目获得湖北省优秀教改成果一等奖,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改成果二等奖。建筑设计课程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2013年,建筑学被评为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 

建筑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为职业建筑师,毕业生可获得国际认证的专业学位:建筑学学士。本系硕士招生分为六个学科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国际认证的专业硕士学位)、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城市设计、建筑遗产保护及室内设计;本系具有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该系现有专职教师39名,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6人,讲师12人,另有来自国内外的全职客座教师3名(不等)。其中19人具有博士学位,大部分教师具有国外留学或进修的经历,多位教师在国内外不同学术组织任职。自1982年以来,该系教师共承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教师及研究生完成的大批设计作品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级及省部级设计奖。

城市规划学

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先后经历了原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和现华中科技大学共三个学校的发展历程。

35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作为全国一流、中部地区最重要的规划教育基地,为全国城市建设领域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城市规划研究与规划设计专业人才。近年来,城市规划系逐步扩大国际合作办学力度,注重与欧美等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城市规划系领导及教师代表团几次赴欧美规划院校进行外访和讲学,并成功举办了6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双年会”等国际大型学术活动,不断扩大我专业的国际影响力。同时,我系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华盛顿大学、佛罗理达大学、德州南方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法国瓦尔德塞纳建筑学院等保持着持续而密切的合作交流,目前已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达成“4+1+1”联合培养本硕士生协议,与美国佛罗理达大学签有双硕士培养协议。此外,近年来,该系特邀百余位外籍专家讲学,每年开展中外国际化课程教学、中外研究生联合城市规划设计及其他广泛而深入的学术合作。

城市规划系下设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规划、城市空间形态理论与设计、城市规划方法与技术等4个教研室。

风景园林学

华中科技大学景观学系的前身是1960年开办的武汉城建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创办人为中国风景园林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余树勋先生。中国以“风景园林”命名学科的院校有5所,该校为其中之一。作为中国最早开办景观专业的建筑类院校之一,于1985年便设立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专业。其后经建设部批准成立风景园林研究所,中国风景园林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任第一任所长。

    目前,该系已经形成涵盖本科、硕士及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自1994年起以景观(风景园林方向)获工学硕士授予权;2006年首获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是我国第一批具有该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2007年景观学专业获教育部批准恢复招生;2008年获得工程景观学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权;2012年取得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权。景观学系学科方向立足于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建立了园林与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工程景观研究等4个研究方向,并在园林与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工程景观设计三个领域独具特色。

    该系师资结构合理、梯队分明、具有多元的国际化背景。现任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其中多位海归博士来自景观专业的国际一流名校。本系的教师不仅取得了丰富的教学及科研成果,而且依托于学院的风景园林甲级、景观甲级资质,承担了许多重大的风景园林工程设计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2004年设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方向以来,该系获得5项资助,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2,;近5年该系承接实际工程项目85项;合同金额2460万元。

    自从1960年办学以来,作为全国重要的风景园林教育基地,该专业为全国城建领域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风景园林专业技术人才,其中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走上了各省市园林部门领导岗位,成为风景园林、景观领域的知名专家。

    近年来,该系加快了国际化进程,不仅大力引进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高级人才,而且与美国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伯克利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荷兰戴尔夫特理工大学、日本千叶大学等保持着持续而密切的合作交流。我系特邀百余位外籍专家讲学,开展中外国际化课程教学、中外研究生联合景观规划设计及其他广泛而深入的学术合作。此外,近十年连续主办五届“城市与景观新思维”国际学术会议及大学生设计竞赛,在业界拥有较大的学术影响。[4]

设计学

华中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先后经历了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筹建、初办到高校合并后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发展历程。

 1997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艺术设计专业开始试招生,与建筑、城市规划专业同为一系。2000年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整体合并进入新组建的华中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仍保留在合并后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与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由教研室升为三个专业系。设计学专业分别设有环境艺术设计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两个专业方向, 2004年招收艺术设计学硕士研究生,其专业经历了十余年的学科初始建设到学科稳步发展的过程。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新型综合性学科,在其艺术造型与技术类课程比重中,该校艺术设计专业以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计算机技术等学科为专业技术基础与支撑,课程专业主要有: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环艺专业);新媒体艺术、数字城市设计、网页设计、动画设计(新媒体专业)。重技术,宽学科,厚基础,合理的师生比例结构,严谨的教风与学风保证了艺术设计系生源质量和教学质量的双优。[5]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