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洞腐竹

托洞腐竹

产地 广东云浮市云安区
中文名 托洞腐竹
分类 粤菜
目录导航

产地环境

云安县地形东、西、南高,北低,93%为丘陵地带,7%为平原地。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21.5℃,最高达36℃,最低6℃。年均降雨量1610毫米。境内主要山脉有云雾山和大绀山,海拔高度分别为1140米、1086米。云雾山呈西北往东南走向;大绀山呈东北往西南走向,山脉南面为云城区,北面为云安县。云安县内河流主要有白石河、高村河、南盛河、前锋河。云雾山山麓层峦叠嶂,林茂竹修,山下溪水清冽,甘甜可口。

品质特点

“托洞腐竹”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外观油亮光泽、呈淡黄色;口味纯正、甘淡而清香、无异味、韧性好、有嚼头、吸水膨胀后不粘糊,在同类产品中尤以久煮不糊而见长。蛋白质含量高达48.8%、脂肪含量达25.1%,胆固醇及饱和脂肪很低。同时还含有糖、铁、钙、磷以及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因其所含均为植物营养素, 故被称为“素食之最”。[1]其甲级品曾多次获广东省、国家农业部颁发的优质产品称号。[2]

生产情况

托洞腐竹图册托洞腐竹图册(2)“托洞腐竹”是云安县石城、富林、南盛和前锋等镇的传 统著名农产品特产,享誉东南亚,其中,又以石城镇为主产区,占全县腐竹产业的80%,是当地农民的“致富产业”。[3]以前石城镇的腐竹都是以小作坊的形式进行生产,没有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石城镇镇委书记吴国全向记者介绍,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托洞腐竹的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该镇通过成立合作社,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方式,致力于把托洞腐竹街建成全省最大的腐竹(豆制品)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并重点对产品质量意识较强、生产条件较为完善的一些腐竹生产企业进行扶持,促进腐竹加工企业从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到工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转变,从而擦亮托洞腐竹的品牌。

到2010年,仅石城镇有腐竹加工户650多户,从事腐竹加工和经营的人员有2000多人,年加工黄豆400万吨,产值达2000多万元。[4]

(托洞腐竹制作过程图集[3]

地理标志

项目 内容
地理标志产品 托洞腐竹
保护范围 广东省,云安县,所辖行政区域
地理标志类别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2012年第91号
批准时间 2012年6月21日

[5]

专用标志使用

项目 内容
地理标志产品 托洞腐竹
保护范围 广东省,云安县,所辖行政区域
地理标志类别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2012年第91号
批准时间 2012年6月21日

质量技术要求

托洞腐竹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广东省云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托洞腐竹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5]

相关传说

一、主要原辅料

1.大豆:产自产地范围内的大豆,蛋白质含量≥40%,贮藏期不超过一年。

2.生产用水:产地范围内大云雾山的山泉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二、加工工艺流程

大豆→去皮→浸泡→磨浆→煮浆→滤浆→手工提取腐竹→干燥→包装。

三、加工要点

1.浸泡:常温浸泡,春秋季浸泡时间5至6小时,夏季3至4小时,冬季7至8小时,浸泡至无硬心。

2.磨浆:采用石磨磨浆,用水量为干豆重量的8至10倍。

3.煮浆:常压下煮沸3至10分钟。

4.手工提取腐竹:用平底锅加热浆液到75℃至90℃,每25至35分钟手工提取油皮一次,并挂在竹竿上。

5.干燥:把上竿的湿腐竹置于阳光直射、通风良好的专用场地自然晾晒10至15小时,或送烘干房在50℃至60℃条件下烘干4至7小时。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呈浅黄色或黄白玉色,枝条状或片状,具有腐竹特有的风味和豆香味,熟后爽口柔滑,脂香浓郁,久煮不烂。

2.理化指标:水份≤10%,蛋白质≥46%。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 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5]

词条图册

云浮特产中托洞腐竹,原产于云安县托洞云星村,传说古时候,云青村(今云浮市云安县托洞云星村)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里的村民只插植水稻和种植黄豆、蔬菜为生,村里从来不养什么猪呀、牛呀、鸡呀、鸭呀的牲畜家禽,村民也从不吃肉。他们认为,养牲畜家禽,吃肉会给家庭带来灾难。云青种植作物,引用云雾山的山泉水来灌溉,出产的黄豆,颗头大小一致,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人们特别喜欢吃黄豆,煮黄豆、炒黄豆,再加一些姜呀葱呀韭菜呀什么的调调味儿,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人们不但自己平时以黄豆做菜,就是初一、十五,逢年过节烧香祭祖拜神,也是如此。

有一年的大年夜,灶君吃过了年夜饭,照例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自己在人间所管理的人间烟火的情况。当报告到托洞云星村的情况时,玉皇大帝大为恼火问道:“为什么云星人年年都用炒黄豆、煮黄豆、炒煮黄豆祭天庭?不用猪、牛、鸡、鸭等牲畜家禽拜祭,是因为他们不吃肉,尚情有可原,可他们不会做豆腐吗?豆腐能有一百多种吃法,花样多多,用豆腐奉祭,我们众仙不就可以一饱口福了吗?……”

灶君低着头,战战兢兢地说:“他们真的不会做豆腐,更不用说一百多种吃法了……”

玉皇大帝立即召来食神,让他和灶君一道下凡到云星村去一趟,教会村民做豆腐,把一百种吃法也教给他们,在元宵那天,叫他们用豆腐奉祭天庭,好让众仙一饱口福,二仙领命下凡。

云星村头有一个叫何施的人,三十多岁,孑然一身,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二仙看到此情此景,决定从何施身上落手。

食神念动咒语,将自己化作灵魂附在何施身上,逢人便说自己昨晚神游太虚,遇见食神,一见如故,喝了十坛美酒,临别,食神教会自己用黄豆做一种从来没有听过见过的菜—豆腐,那豆腐有一百多种吃法,一种一种地吃下去,吃到第一百种又从头吃起,永远也吃不厌云云……人们当然不会相信这个游手好闲之徒的话。有的甚至挖苦道:“有本事做来看看!”

见时机成熟,食神把灶君准备好的石磨、水桶、滤布、沉淀框等搬出来,大模大样地做起豆腐来。何施竟然没有骗人,用黄豆做了很多人们从来没有见过的菜,还弄了上百种款式,请了全村的人来品尝。这下可热闹了,人们看着、跳着、笑着、品着,有人更是争着要学做豆腐……

第二天早上,何施刚想往煮沸的豆浆桶里下熟石膏调制豆腐,突然听见邻居大叫“火祝”(失火),连忙放下手中活计跑去救火。原来,是邻居小孩在玩“煮年饭”游戏时,烧着了草棚。草棚连着十多户民居,形势十分危急。闲话休提,待何施救完火回坊时,已是晌午时分。由于过了大半天,十多桶豆浆早己晾冻了,表面上凝结了一层厚厚的豆浆膜。何施见状,随手将豆膜用筷子挑起,晾在坊前晾衣服用的竹竿上,重新生火煮浆,制豆腐。

到了晚上,何施发现晾衣竿上的豆浆膜已晾干了,色鲜体薄,呈半透明状,便煮了当菜下饭。想不到那豆浆膜竟然韧脆爽口,清香无比,豆香留齿,不禁大呼极品,捧与邻众品尝,无不称奇。有人问何施此为何物时,何施惘然无以对。这也难怪,因为这是误打误撞新创出来的,连天庭也没有这东西,真难为附在何施身上的食神了。何施无奈,只好向村里的教书先生讨教。先生询问详情后,说:“结膜,附晾衣竿晒而得之,可称‘附竹’,但仅称‘附竹’,则不能显其豆腐浆本性……‘附’与‘腐’音同,就权称‘腐竹’吧!”

到了元宵,云星的村民不但用了一百种款式的豆腐奉祭天神,还奉上了连天庭也没有的腐竹。玉皇大帝大悦,当即嘉奖食神、灶君二仙……

从那时候起,腐竹的制作便在托洞流行起来。后来,托洞腐竹的制作工艺越来越讲究,质量越来越优,以至远近闻名。由于制作工艺讲究、繁琐,产量不高,许多人只是闻其名,很难一尝其美味。公元1998年,托洞镇委、镇政府在云星村建设腐竹街,创建腐竹生产基地,把民间传统食品—托洞腐竹开发出来,作为特色商品推出市场,带动当地群众利用传统工艺,通过劳动致富。从此,人们随时都可以在商场里购买到托洞腐竹,品尝到托洞腐竹的美味。[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