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区

高明区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中文名 高明
外文名 Koming、Gaoming
行政代码 440608
方言 粤语-广府片-佛山方言、少数客家语
机场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人均生产总值 207651元人民币(2021年)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政府驻地 荷城街道文汇路6号
著名景点 皂幕山、盈香生态园、杨梅观音寺、美的鹭湖森林度假区
邮政区码 528500
友好城市 法国莫城
城市美誉 文风甲端郡、山林水都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历史沿革

高明区高明区(3)高明区历史始于汉。元鼎六年(前111),朝廷置兵高明寨(今明城青玉岗),因此地势高阜爽垲,兵寨处于山南水北的高而明亮之地(明,古义引申为“阳”,山南水北之地为阳),故称“高明寨”。秦属南海郡,汉至西晋为为苍梧郡高要县地。

东晋元熙元年(419)析高要县地置平兴县,县治在古城,属新宁郡,后省去。

南朝北宋元嘉十八年(441)复置平兴县,为南宋郡治(后称宋隆郡)。

隋属信安郡,南属端州。

南朝梁天监六年(507)析平兴县置梁泰县。

隋开皇五年(585)改清泰县,县治在清泰。隋大业元年(605)清泰县废入平兴县。

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平兴县、梁泰县。唐贞观元年(627)清泰省入平兴县。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平兴县并入高要县。

元及明初沿之。明成化十一年(1475)分高要苍步、清泰等24都,另置高明县,以高明寨得名,县治在明城。

洪武元年(1368年)设广州府,辖1州15县,属今佛山地区的有南海、顺德、三水和高明县。[8]

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升泷水县为罗定州(领东安县、西宁县),直隶广东布政使司。至此,肇庆府领:德庆州(领封川县、开建县)、高要、四会、新兴、阳江、阳春、广宁、高明、恩平等1州8县。

清初沿明制。肇庆府为广肇罗道治所,隶广东省。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置开平县;雍正九年(公元1801年)置鹤山县,时肇庆府领德庆州及高要、四会、新兴、高明、广宁、开平、鹤山、封川、开建、阳江、阳春、恩平等12县。

1911年地隶属月粤海道。

1920年废道后直属省。

1949年5月成立县人民政府,1949年10月18日,县全境解放。

1950年1月属西江专署。

1952年属粤中专署。

1952年5月至1954年6月高明、鹤山两县合署办公,县署设沙坪,属粤中行政公署。

1954年6月两县恢复原建制,

1963年属佛山专员公署。

高明区高明区1958年11月与鹤山县合并为高鹤县,县城设沙坪镇,属江门专员公署。

1961年改属肇庆专员公署,1963年属佛山专员公署。

1968年2月成立高鹤县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童同年3月高鹤革命委员会,属佛山专区委员会。

1980年改为佛山地区行政公署。

198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高明县建制,

1983年5月属佛山市。县城设高明镇。

1994年4月18日,撤销高明县,设立高明市。

2002年12月8日,撤销县级高明市,设立佛山市高明区。以原县级高明市的行政区域为佛山市高明区的行政区域。佛山市高明区人民政府驻文汇路。2003年1月8日正式挂牌。[9]

2003年9月,高明区调整镇级行政区划:更楼镇、新圩镇撤并为更楼镇,原属新圩镇的“飞地”苗迳村委会划入西安街道办事处管辖。2003年底辖3个街道、6个镇:荷城街道、三洲街道、西安街道、富湾镇、人和镇、杨梅镇、明城镇、合水镇、更楼镇。

2005年5月27日,广东省民政厅批准(粤民区[2005]27号)调整佛山市高明区部分行政区划:(1)撤销富湾镇、荷城街道办事处、三洲街道办事处、西安街道办事处(除原西安街道办事处崇步村委会、潭土朗村委会、新岗村委会、苗迳村委会以外)设立荷城街道办事处。调整后,荷城街道办事处管辖原富湾镇、荷城街道办事处、三洲街道办事处、西安街道办事处(除原西安街道办事处崇步村委会、潭土朗村委会、新岗村委会、功迳村委会以外)的行政区域范围,共辖24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总面积178.58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53425人。荷城街道办事处驻原西安街道办事处驻地。(2)撤销杨梅镇、人和镇,设立杨和镇。调整后,杨和镇管辖原杨梅镇、人和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共辖3个居委会和7个村委会,总面积246.27平方千米,户籍人口35920人。杨和镇政府驻原人和镇政府驻地。(3)撤销合水镇、更楼镇,将合水镇和更楼镇(除罗稳村委会)合并设立更合镇。调整后,更合镇管辖原合水镇和原更楼镇(除罗稳村委会)的行政区域范围,共辖3个居委会和19个村委会,总面积348.91平方千米,户籍人口59607人。更合镇政府驻原更楼镇政府驻地。(4)将原更楼镇罗稳村委会和原西安街道办事处崇步村委会、潭土朗村委会、新岗村委会、苗迳村委会划入明城镇。调整后,明城镇管辖原明城镇、原更楼镇罗稳村委会和原西安街道办事处崇步村委会、潭土朗村委会、新岗村委会、苗迳村委会的行政区域范围,共辖1个居委会和11个村委会,总面积186.45平方千米,户籍人口42244人。明城镇政府驻地不变。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高明区辖1个街道(荷城)、3个镇(杨和、更合、明城)。[10]

区划沿革

民国9年(1920年),高明县分设6个区:第一区明城;第二区更楼、新圩;第三区合水;第四区杨梅;第五区普安、崇步(均为西安);第六区三洲、秀丽(荷城)、大沙(人和)。

民国25年(1936年),撤并为3个区,第一区为原第一、四区,即明城、杨梅;第二区为原第二、三区,即更楼、新圩、合水;第三区为原第五、六区,即普安、崇步、三洲、秀丽、大沙(西安、三洲、荷城、人和)。民国时期,泰和围(富湾除石洲村委会外地域和西安的西安河以东秀丽河西北部分)属高要县,1951年底划归高明。

建国初期(1949年至1956年)。全县由原3个区划分为6个区(1949年),再由6个区并为3个区(1950年);1951年,泰和围划归高明后设4个区。1952年,高明、鹤山合署办公;1953年高明境内划为5个区,分别是版村(现更楼)、三洲圩(现三洲、人和、荷城及西岸)、西窦圩(现西安、富湾)、明城镇(现明城、杨梅)、合水圩(现合水、原新圩)。至1954年两县分开建制后,高明县再调整为4个区,分别是明城区(明城、新圩)、合水区(现更楼、合水)、三洲区(现杨梅、人和、三洲、荷城)、西窦区(现西安、富湾)。

农业合作社时期(1956年)。全县设4个区,分别是明城区(明城、杨梅、原新圩);合水区(合水、原更楼);三洲区(三洲、人和);西安区(西安、富湾、荷城)。

1957年广东省撤销区建制后。高明县划分15个乡;1958年上半年15个乡并为10个,下半年人民公社初期乡改为公社,高明10个乡改为8个人民公社后再并为4个公社(大体为原来4个区域),同年高明、鹤山两县合并;至1963年,几经调整后的高鹤县设公社15个,其中高明片设6个公社,分别是合水、更楼、明城(现明城、原新圩)、杨梅、三洲(现三洲、人和、荷城)、西安(现西安、富湾)。

1973年。高明片由明城公社分出新圩公社、三洲公社分出大沙公社、西安公社分出富湾公社,共9个公社,分别是合水、更楼、明城、新圩、杨梅、三洲(现三洲、荷城)、大沙(现人和)、西安、富湾。

1981年高明仍设9个公社,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恢复9个区建制。

1984年,经省批准增设高明镇;从三洲区划分出秀丽围(现荷城街道)归高明镇,调整后全县设置9个区、1个区级镇。

1986年,9个区改为9个镇共10个镇。

1994年,高明撤县建市,三洲、西安、荷城(由高明镇更名而成)改为街道建制,其余保留镇建制。

2000年,高明市辖3个街道、7个镇。总人口301041人,各乡镇人口:荷城街道134123三洲街道15615西安街道27267合水镇22604更楼镇18579新圩镇9968明城镇29010杨梅镇18652人和镇13719富湾镇11504(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高明辖3个街道(荷城街道、三洲街道、西安街道)、7个镇(杨梅镇、人和镇、更楼镇、合水镇、明城镇、新圩镇、富湾镇)。

2003年9月,佛山市高明区调整镇级行政区划:更楼镇、新圩镇撤并为更楼镇,原属新圩镇的“飞地”苗迳村委会划入西安街道办事处管辖。2003年底辖3个街道、6个镇:荷城街道、三洲街道、西安街道、富湾镇、人和镇、杨梅镇、明城镇、合水镇、更楼镇。

2005年5月27日,广东省民政厅批准(粤民区[2005]27号)调整佛山市高明区部分行政区划:1、撤销富湾镇、荷城街道办事处、三洲街道办事处、西安街道办事处(除原西安街道办事处崇步村委会、潭㙟村委会、新岗村委会、苗迳村委会以外)设立荷城街道办事处。调整后,荷城街道办事处管辖原富湾镇、荷城街道办事处、三洲街道办事处、西安街道办事处(除原西安街道办事处崇步村委会、潭㙟村委会、新岗村委会、功迳村委会以外)的行政区域范围,共辖24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总面积178.58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53425人。荷城街道办事处驻原西安街道办事处驻地。2、撤销杨梅镇、人和镇,设立杨和镇。调整后,杨和镇管辖原杨梅镇、人和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共辖3个居委会和7个村委会,总面积246.27平方千米,户籍人口35920人。杨和镇政府驻原人和镇政府驻地。3、撤销合水镇、更楼镇,将合水镇和更楼镇(除罗稳村委会)合并设立更合镇。调整后,更合镇管辖原合水镇和原更楼镇(除罗稳村委会)的行政区域范围,共辖3个居委会和19个村委会,总面积348.91平方千米,户籍人口59607人。更合镇政府驻原更楼镇政府驻地。4、将原更楼镇罗稳村委会和原西安街道办事处崇步村委会、潭村村委会、新岗村委会、苗迳村委会划入明城镇。调整后,明城镇管辖原明城镇、原更楼镇罗稳村委会和原西安街道办事处崇步村委会、潭㙟村委会、新岗村委会、苗迳村委会的行政区域范围,共辖1个居委会和11个村委会,总面积186.45平方千米,户籍人口42244人。明城镇政府驻地不变。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高明区高明区(3)截至2021年,高明区下辖1个街道、3个镇、1个林场、1个茶场、2个监狱。[11]

区划详情

1个街道:荷城街道。

3个镇:杨和镇、明城镇、更合镇。

1个林场:云勇林场。

1个茶场:对川茶场。

2个监狱:高明监狱、佛山监狱。[11]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佛山市高明区位于东经112°22′34″~112°55′06″,北纬22°38′46″~23°01′05″之间,区域形状狭长,东西最长处达55公里,南北相距42公里。地处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翼。东南和南面与鹤山市交界,西南与新兴县相连,西北与高要市接壤,东北隔西江与佛山市三水区、南海区相望。高明区人民政府所在地荷城,东距佛山市47公里,西上肇庆市64公里,南下江门市65公里,离广州市68公里,距香港101海里,距澳门74海里。

地形地貌

佛山市高明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东北最宽处42公里,大部分地区属冲积平原区,包括三洲、人和镇、西安、富湾镇和荷城及明城镇的一小部分地区,是由河流沉积物形成,属堆积地貌。其次是低山丘陵台地区,包括合水、更楼、杨梅、新圩镇及明城镇大部分地区,是大量花岗岩侵入形成,属侵蚀地貌。

土壤条件

据1981年土壤普查资料,高明辖区内土壤划分为6个土类,即:水稻土、红壤土、赤红壤土、堆壤土、菜园土和潮沙泥土。红壤土或赤红壤土在高明区分布较广。

自然资源

佛山市高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农林牧副渔皆宜,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境内水资源充足,沧江河及其15条支流横贯高明区东西,汇入流经高明区的西江,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种达14种,富含花岗岩、石灰石、铁、锰、金、银等,[5]其中西江畔的银矿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的独立银矿床,银储量规模达超大型;佛山市高明区是珠三角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50%,2000年获中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区)”称号,2001年,佛山市高明区人民政府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集体”;2007年,通过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验收,获广东省首批“绿色名县(区)”称号。

人口

2021年,年末全区常住人口47.2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9万人,增长0.6%,城镇人口比重89.14%。

2021年,按户籍人口统计,全区年末总户数96158户,总人口336701人。全年出生人口3458人,出生率为10.33‰;死亡人口2038人,死亡率为6.09‰;自然增长人口1420人,自然增长率4.24‰。[2]

政治

政府领导

副区长:颜雪锋、吴伟、朱凌霞[12]

人大领导

主任:罗雄[12]

经济

概况

佛山市高明区拥有派系列服装、威鹏牛仔服、波顿服装、万和消毒柜、顾地排水管、正野电器、串屋食品等一批名牌产品,畅销中国,并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更合粉葛、鸿基龙眼、三洲黑鹅、“高绿牌”大米等一批国家绿色产品享誉海内外。

2021年高明区实现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为 977.10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41 亿元,增长10.1%;第二产业增加值 728.78 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215.91亿元,增长 9.0%。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3.3:74.6:22.1。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 2.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 70.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3.2%,金融业增长4.0%,房地产业下降 4.9%,其他服务业增长10.0%。实现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24.01 亿元,同比增长 5.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207651 元,同比增长6.5%。

202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0%,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 0.5%,衣着类下降 0.7%,居住类上涨0.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 0.8%,交通和通信类上涨5.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 1.8%,医疗保健类上涨 1.1%,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降0.5%。

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7358 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107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258 人;培训各类人员5851人;成功创业 765 人,带动就业 2325 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5%。[2]

第一产业

为提高农业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佛山市高明区对具有开发价值和区场潜力的名、优、特、稀、新农产品实施重点扶持和优先培育,着力打造佛山市高明区的农业“名牌”。2001年,全高明区共创出了4个农业品牌:合水粉葛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证书认证;更楼鸿基农场的龙眼继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证书认证后,再获得“国家环保总局中华(华南)绿色环保产品证书认证”;万丰粮油食品公司与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合作生产的“高绿牌”大米获得国家绿色产品证书认证,成为佛山地区首个获得该项认证的优质米品牌;荷城荷馥生态农业示范园获得“中华(华南)绿色环保食品奖”。

2002年,高明区围绕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明进一步加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使粮食种植面积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之比达到11.3。依照“一镇一主业,一村一主品”的原则,高明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扩种蔬菜、花卉等高值作物,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有新发展,有更合粉葛等6个产品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证书认证;农业综合开发有新突破,是全省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资金最多的县(区)之一。

2021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10.01 万亩,同比下降6.9%;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18.40 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1.89 万亩,同比增长1.7%;水果种植面积 1.61 万亩,同比增长24.9%。

2021年,全年粮食产量 3.53 万吨,下降5.9%;蔬菜产量17.70万吨,增长 2.3%;水果产量 1.93 万吨,增长62.7%。

2021年,全年肉类总产量 3.63 万吨,下降13.5%。其中:猪肉产量1.61 万吨,增长 88.3%。全年水产品产量9.55 万吨,增长0.5%。[2]

第二产业

高明县恢复建制以来,工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调整。1982年,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为56.3:24.9:18.8,至2002年调整为15.1:53.9:31.0,实现了由第一产业(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向以第二产业(工业)为主、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转变,形成了全市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柱、第三产业为新增长点的产业结构。

高明区高明区2002年,高明区积极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努力将高明打造成为广佛经济圈的制造业基地。大力推进沧江工业园东西园建设,加快建成广佛经济圈中集加工、研发、环保于一体的制造业基地。沧江工业园分东西园,东园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佛山新材料产业基地,整体规划58平方公里,以招大企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项目为产业发展导向,努力将其建成带动高明工业发展的支柱园区,中国知名企业佛山海天调味品有限公司已签约入园。横跨合水、更楼、新圩三镇的沧江工业园西园总体规划面积为37平方公里,坚持集约发展方针,构建高明第二大制造业基地。

2021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4.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7.6%;集体企业增长 70.3%;股份制企业增长7.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 1.1%;其他经济类型下降44.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 14.4%;重工业下降 3.9%。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96.16亿元,同比增长 6.4%;实现利润总额 364.59 亿元,同比增长6.1%。

2021年,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31 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60 亿元,同比增长 36.6%。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7.18亿元,同比年增长 14.9%。[2]

沧江工业园

高明区经济建设高明区经济建设佛山市高明区沧江工业园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2003年7月正式挂牌,分东、西两园。工业园定位为轻污染、无污染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及制造业基地,规划有生物科技园、食品加工园、出口加工园、新材料产业园及科教园等多个功能区。东园重点发展生物医学新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特种陶瓷材料、涂料与特种化学品、光电子信息材料和高性能金属材料6大产业;西园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家用电器、金属制品、精细化工和机械制造等产业。高明区沧江工业园已被列为佛山市十大重点发展的工业园之一。2003年4月,东园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成为广东省第二个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全国第37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2003年10月,被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中心授予“火炬计划实施十五周年先进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称号,是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工业园。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5.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 14.1%,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1.3%;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 2.6%。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5.2%。房屋施工面积945.8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1.0%;竣工面积58.99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21.5%;商品房销售面积 159.64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6%;实现商品房销售额 126.12 亿元,同比下降25.1%。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72 亿元,同比增长5.2%。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 121.07 亿元,同比增长4.0%,餐饮收入 9.65 亿元,同比增长 24.0%。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 269.80 亿元,同比增长24.4%。其中,出口 247.60 亿元,同比增长 24.3%;进口22.20 亿元,同比增长 25.4%。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225.40 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 43601 万元,同比增长 24.0%。

财政和金融

2021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含海关代征增值税)130.38亿元,同比下降 2.0 %,其中区级财政收入79.56 亿元,同比下降 7.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81 亿元,同比增长5.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60.63 亿元,同比增长21.0%。

2021年,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49.75 亿元,同比增长 10.0%,其中:境内住户存款余额308.78 亿元,同比增长11.7%;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07.36 亿元,同比增长 15.7%。[2]

招商引资

2002年高明制定了进一步鼓励外资和民资企业投资优惠办法,成立了“高明投资服务中心”,这一系列改善投资软环境的举措,有效推动了全市招商引资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2002年,引进外来投资项目135个,合同投资总额23.26亿元,到位资金9.81亿元;其中引进工业项目108个,合同投资金额18.82亿元,到位资金7.97亿元。其中杨梅的鑫凯仕电脑电子有限公司总投资4亿元,设计年产电脑整机40万台,将填补高明IT产业的空白。

高明区招商引资高明区招商引资佛山市高明区通过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定点招商、推介招商、中介招商,尤其是区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招商,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1年的两年间,高明区累计引进项目99个,合同投资金额达240.8亿元。其中,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三新”产业占合同投资总额的28.38%。这些引入的项目中,陆地方舟、大唐国际、德方纳米、德福隆生物科技、佛照国轩、健博通电讯等无疑令人关注,它们的入驻,令高明的新兴产业规模化态势加速形成。招商引资项目质量的提高,令高明的投资强度不断上升。数据显示,高明的投资强度已从2010年的每亩264多万元提高到每亩346多万元,创历史新高。

对外贸易

高明县恢复建制后,对外贸易稳步增长。1981年,高明县外贸出口总值91.09万美元,1990年,653.55万美元,1995年,22235.62万美元,至2002年,增加到32603万美元,比1981年增加357倍,年均递增32.31%。1981年,进口商品总值33.2万美元,2002年,进口商品总值18240万美元,比1981年增加548.40倍,年均递增35.04%。

交通

高明区公交高明区公交高明水陆交通便利。西江沿岸线22公里,港口码头23个,年吞吐量为40万吨,沿西江通航香港、广州、肇庆、梧州等地,明港城直达香港只需2小时50分钟,已投入运营的三千吨级高明港新货运码头成为周边地区的货物中转站。现有公路总里程719.6公里,公路密度76公里/100平方公里。公路网络分布主要有三纵(莲金线、肇珠线、高铜线)一横(广高线),标准水泥路贯通全区城乡。

2021年,全年完成全社会旅客运输总量136 万人,比上年下降13.5%;旅客运输周转量 15193 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4.2%;完成货物运输总量 2016 万吨,比上年增长18.6%;货物运输周转量53334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 59.1%。港口货物吞吐量1500万吨,比上年下降 7.1%。

2021年,年末公路通车里程 764.22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96.6公里。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 14.85 万辆,同比下降2.4%,其中载客汽车 11.25 万辆,同比下降17.0%,载货汽车1.18万辆,同比增长 21.0%。年末公共交通运营车辆452 辆,同比下降3.4%。[2]

社会

邮电通信

2021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5.92 亿元(按2020 年不变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 25.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94亿元,同比增长 35.7%;电信业务总量 3.98 亿元,同比增长21.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 5.26 万户,同比下降2.6%。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 63.69 万户,其中:5G 移动电话用户22.84 万户。年末固定互联网用户 23.72 万户,同比增长7.8%,其中:光纤接入用户数 23.60 万户,同比增长 7.9%。[2]

科学技术

2021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 248 家。建有各级工程中心323个,其中:省级工程中心 62 个,市级工程中心115 个。全年专利授权2971件,比上年提高 24.0%,其中:发明专利288 件,实用新型专利2195 件,外观设计专利 488 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2.28件。年末实有专业技术人员 25062 人,其中:高级资格1579人,中级资格 6163 人,初级资格 17320 人;按学历划分,研究生以上522 人,大学(本科、大专)21638 人。[2]

教育事业

高明区经济建设高明区经济建设高明文化历史光辉灿烂,曾有过“文风甲端郡”、“彦硕辈出”的美誉,涌现了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如明代的“岭南诗人”区大相,清代的版刻家、中国第一个华人牧师梁发,现代的象牙微雕刻大师冯公侠,武术家、外科专家夏汉雄,教育家、数学家何衍璇等。高明有优良的革命传统,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佛山高明人民在爱国主义革命先驱谭平山、谭天度、谭植棠“三谭”的影响和带领下,进行了可歌可泣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因而成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21年全区共有普通高中4所,招生2650人,在校学生7321人;普通初中10所,招生5442人,在校学生15158人;小学23所,招生6752人,在校学生38668人;幼儿园48所,招生6594人,在园幼儿19156人;职业技术教育学校2所,招生2172人,在校学生6470人。当年升大学4830人,参加普通高考被录取人数为1739人,其中本科1245人,大专494人;参加成人高考被录取2645人,其中本科1342人,大专1303人;参加高职统考被录取人数为446人。[2]

文化体育

2021年,全区共有区级图书馆1个,乡村图书馆(室)98个,总藏书量达662.38千册;区级文化馆1个,乡村文化馆(室)78个;博物馆3个,名人故居、纪念馆9个;影剧院1个。全年举办群众文化活动1619场次。有线电视用户数9.88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

2021年,全区体育健儿在各类市以上体育竞赛中,共获奖牌171枚。获国家级赛事奖牌2枚;获省级赛事奖牌20枚,其中金牌8枚;获市级赛事奖牌149枚,其中金牌50枚。[2]

医疗卫生

2021年,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67个,其中:医院12家,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4家,卫生防疫机构1家,门诊部(所)69家,医务室(保健室)及其他卫生机构48家;卫生工作人员3672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12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20人,乡村医生6人;注册护士1304人;卫生医疗机构床位1881张,其中:医院床位1736张。[2]

环境保护

2021年,全区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为311天;建成污水处理厂8座,污水日处理能力23.1万立方米,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为97.8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50.14%;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2]

安全生产

2021年,全年发生各类事故301起,同比下降19.3%;死亡37人,同比下降43.2%;受伤296人,同比下降10.1%;直接经济损失1718.66万元,同比下降105.1%。其中:火灾事故发生数14起,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780.09万元;道路交通事故280起,死亡30人,受伤296人,直接经济损失33.57万元;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事故7起,死亡7人,直接经济损失905万元。全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38,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10万人死亡率为2.5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2.02。[2]

人民生活

2021年,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33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31元,比上年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91元,比上年增长11.9%。[2]

社会保障

2021年,年末全区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1.4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7.8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6.0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6.4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6.01万人。

2021年,年末享受低保救济人数1415人,其中城镇151人,农村1264人。接收社会捐款2568.17万元,受益50132人次。

2021年,全区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372张,其中:敬老院282张,社会福利院90张;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收养人员168人,其中:敬老院97人,社会福利院71人。[2]

旅游

皂幕山皂幕山高明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众多的名胜古迹。域内峰谷交错,山岩重叠,溪河众多,东部有西江岸线17.48公里,西部有老香山,南部有佛山第一峰之称的皂幕山,北部有珠三角“九寨沟”之称的凌云山,中部有二童观书和鹿洞山,还有大沙水库和深步水水库,形成了众多旅游生态文化。

主要景点有更合原始森林,荷城唐代龙窑遗址、灵龟塔,杨和西坑水库、万宝山庄、皂幕凌云等。

2021年,全年接待游客 990.5 万人次,同比增长47.1%;实现旅游总收入 42.3 亿元,同比增长 47.0%。[2]

荣誉

2014年高明在全国百强区评比中名列第45名。

2017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2017年12月,当选中国工业百强县区。

2018年9月,《2018年中国百强区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当选2018年中国百强区。[13]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2018年11月,高明区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区,排名第18位。[14]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