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重庆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目录导航

学院简介

机械工程学院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级特色专业)、工业工程和理论与应用力学等本科专业。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机械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

机械工程学院秉持“全员育人,全程指导,全面发展”育人理念,作为学校最早推行新生导师的学院之一。[1]

学院拥有一支80人的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2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名,重庆市首批“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1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4名,重庆市名师1名,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名。

学院拥有包括“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机械检测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重庆市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内的教学、科研实验平台,实验室面积约4000平方米,拥有大型精密实验仪器设备200余台套。

学院在机械设计制造、机械电子工程、工程管理等领域形成了突出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其中零部件检测技术、齿轮制造技术和模具装备设计制造等领域在国内有一定影响。

学院非常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数学建模、挑战杯、机器人大赛,成绩优异。我院毕业生就业形势好,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毕业生主要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相关院校及科研院所等从事研发、制造、管理和营销等工作。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素质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学院拥有力学国家级教学团队,高性能齿轮先进制造技术及传动系统重庆市创新团队,以及数控技术工程中心(机器人)、环保与节能技术研究中心、精益制造研究所、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科技计划、国家科技部攻关计划以及重庆市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和一大批重大横向课题,共完成各类项目200多项、科研经费6000余万元,在研科研项目55项、总经费1000多万元;获发明专利12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6项,其中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 项、二等奖3 项、三等奖11 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项;出版专著、教材5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82篇。

机构设置

学生工作办公室、团总支

学院办公室

工程力学系

机械基础教研室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

工业工程系

实践教学及技能培训中心[2]

学院领导

院长:邓明

党总支书记:邹霞

副院长:周康渠

副院长:丁军[3]

专业简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制:四年层次:本科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专业知识及其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能够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及电子技术、计算机及程序设计、CAD/CAM、流体传动与控制、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等。

本专业现设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三个方向:

机电一体化方向——加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设计、制造、应用、研究课程的学习。该课组的课程为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数控技术等。

主要毕业去向:可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以及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工艺、制造、试验、研究、新技术开发及管理,也可从事相关技术的各项工作。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方向——加强机械制造装备及机械制造工艺系统的设计、制造、应用、研究课程的学习。该课组的课程为机械制造装备设计、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床夹具设计,数控技术等。

主要毕业去向:可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内特别是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工艺、制造、实验、研究、新技术开发及管理,也可以从事相关技术的各项工作。

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方向——加强机械设计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课程的学习。该课组的课程为机械设计学、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构运动仿真,逆向工程技术等。

主要毕业去向:可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内特别是机械设计和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工艺、制造、实验、研究、新技术开发及管理,也可以从事相关技术的各项工作。[4]

工业工程

学制:四年层次:本科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既有扎实机械工程技术基础,又掌握现代管理与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应用工程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对生产或服务系统等进行规划、设计、评价、优化和创新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主修课程:工程制图、机械制造基础、管理学原理、工程经济学、运筹学、系统工程学、应用统计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基础工业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流工程、质量管理与可靠性、人因工程学、市场营销学等。

主要毕业去向:可在公司或企业担任工业工程师、生产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物流工程师、系统分析师等职位,也可在服务行业和政府部门从事相关管理工作。[5]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

(汽车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方向)

学制:四年层次:本科授予学位:理学或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机械工程领域侧重于汽车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方向的高素质应用型力学人才。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力学、数学基础,掌握汽车领域CAE方向的专门知识,能在力学及相关学科工程领域从事科学计算、软件应用及实验分析等工作。

主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常微分方程、程序设计基础、大学物理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弹性力学、实验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振动测试与分析、有限单元法等。

主要毕业去向:既能在力学及相关学科工程领域从事科学计算、软件应用及实验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又易于融合其它学科交叉发展,继续攻读力学及相关机械工程学科的高一级学位。[6]

学科建设

学科专业

硕士点:[7]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机械设计及理论、工业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专业学位点(工程硕士):机械工程领域。

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学科:机械工程

重庆理工大学重点学科(准博士点)建设项目:机械工程

重点学科

机械工程学院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工业工程专业以及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学院拥有机械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机械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在机械传动技术、机械检测技术、高性能齿轮技术、数控装备制造等技术领域形成了特色和优势,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

机械工程学科是我校建立最早、开办专业最多的学科,是重庆市“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学校潜力学科。[8]

特色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9]

科研工作

重庆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是理工大学1985年复校建院时设置的机械类专业逐步发展壮大而成。学院长期坚持产学研合作,服务重庆地方经济建设,面向重庆重要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经过近30年的发展,在装备的设计、制造、控制与检测及装备运行管理方面积累了丰硕的成果,在高品质齿轮箱、高端数控装备、复杂精密大型模具研制、环保及资源再生利用装备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

学院拥有一支80余人的科研能力强、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2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5名,学院拥有包括“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机械检测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性能齿轮先进制造技术及传动系统重庆市创新团队、以及数控技术工程中心(机器人)、环保与节能技术研究中心、精益制造研究所、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及机构,拥有大型精密实验仪器设备200余台套。

学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科技计划、国家科技部攻关计划以及重庆市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和一大批重大横向课题,出版专著等5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82篇。[10]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