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油气井信息/控制工程
主要从事油气井录井技术与软件开发,井眼轨迹控制,管柱力学分析,井下工具研制与评价等。大型实验仪器设备有钻井综合模拟实验装置,钻柱力学模拟实验装置,钻井综合模拟实验装置等。
② 油气井岩石力学与工程
主要从事岩石破碎机理及新型钻头设计、井壁稳定分析、完井方式优选、出砂机理分析、套管损坏机理分析、地层压力预测与监测、地层力学、声学特性参数测试分析、岩石微观结构分析等,大型实验仪器装置有莱卡偏光显微镜、体式显微镜,Panametrics声波仪,伺服控制岩石力学三轴实验装置,岩石破碎力学模拟实验装置等。
③ 油气井流体力学与工程
主要研究内容有径向水平井技术,超高压射流钻头研制,旋转射流增产增注技术,欠平衡钻井压力控制与检测技术,特殊结构井环空水力参数优选等。大型仪器设备有超高压射流实验架,超高压泵,环空携岩模拟实验装置,BK噪声测试仪,CCD高速流场摄影测试系统,实验过程实时遥控摄录像记录监测仪等。
④ 油气井化学工程
主要研究内容有钻井液添加剂的合成与研制,钻井液体系评价与优选,页岩防塌机理分析与防塌钻井液优选,油层损害机理分析与保护技术等,大型实验仪器有Fan90高温高压动滤失仪,激光微电泳仪,高压液相色谱仪,荧光分光光度仪,Fan50高温高压流变仪,高温高压钻井液井下模拟实验装置等。
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英语或俄语,应用弹塑性力学、高等流体力学、连续介质力学、胶体与界面化学,现代油气井工程理论和方法,油气井工程科技进展,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油气井工程实验。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油气需求迅猛增长,我国石油工业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巨大挑战与发展机遇。迫切需要一大批优秀人才从事石油工程高技术研究,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油气井工程专业研究领域涉及钻井工程、固井、钻井液与完井液、完井与井下作业、油气增产技术等内容。因急需这方面的人才,在今后的几年甚至十几年中,将继续保持需大于求的态势。
油气井工程专业根据方向不同,毕业生可在陆地与海洋油气田企业、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与规划机构、高等院校以及油田技术服务与工程施工单位从事钻完井设备(钻机、管柱、钻头)、油气井工作液(钻井液、固井与完井液)、固井完井与油气井测试、特殊钻井工艺(定向井、分支井等)等领域的工程设计、研究与管理工作。
2013-2014年油气井工程专业院校排行榜
排 名 | 学校名称 | 星 级 | 博士点 |
1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5★ | 1 |
2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5★ | 1 |
3 | 西南石油大学 | 3★ | 1 |
4 | 东北石油大学 | 3★ | 1 |
5 | 长江大学 | 3★ | 1 |
6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 | 1 |
7 | 燕山大学 | 2★ | 0 |
8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2★ | 0 |
9 | 西安石油大学 | 2★ | 0 |
10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2★ | 0 |
11 | 常州大学 | 2★ | 0 |
12 | 重庆科技学院 | 2★ | 0 |
排 名 | 学校名称 | 星 级 | 博士点 |
1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5★ | 1 |
2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5★ | 1 |
3 | 西南石油大学 | 3★ | 1 |
4 | 东北石油大学 | 3★ | 1 |
5 | 长江大学 | 3★ | 1 |
6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 | 1 |
7 | 燕山大学 | 2★ | 0 |
8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2★ | 0 |
9 | 西安石油大学 | 2★ | 0 |
10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2★ | 0 |
11 | 常州大学 | 2★ | 0 |
12 | 重庆科技学院 | 2★ | 0 |
经过新老几代人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经过“211工程”一期建设,油气井工程学科已形成五个稳定的研究方向;造就了一支学历层次高、知识结构合理且比较年轻化的学术队伍;建成了一批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研究室和实验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十多项;取得了一大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并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科研奖励;培养了近20名博士,200名硕士,发表了300余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出版了20部专著或教材;年均科研经费达到近1000万元。同时本学科也是国内该领域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或培训基地。多年来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方面,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主要研究方向:
1、油气井流体力学及高压射流技术。
主要研究井筒中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多相流体及高压射流的流动规律。通过在油气井筒内复杂流动条件下流体流动规律的研究,丰富和发展洗井技术、射流技术、破岩技术、井控技术,提高机械钻速,减少井下事故,减低生产成本,缩短建井周期,提高油井产能。该研究方向具有超高压射流实验系统,先进的 PIV高速射流实验测试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中围压及高温高压模拟实验井筒,磨料射流实验装置等可进行各种射流实验研究和多相流流动规律研究的装备条件。
2、油气井工程岩石力学。
主要研究内容有:地层基础参数预测与评价技术,破岩机理及破岩技术,井壁稳定理论与控制技术和完井与油层改造过程的岩石力学问题。该研究方向具有高温高压三轴模拟试验架,高温高压岩石与钻井液相互作用模拟试验架,岩石声学测试装置,岩石微观测试系统等先进实验装备,而且有一个金刚石钻头研究室,具有金刚石钻头的先进研究手段和生产能力。
3、油气井信息与控制工程。
主要研究内容有:油气井管柱力学研究,井下过程控制研究和地层信息采集与利用研究。综合应用基础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管柱在各种井眼(直井、定向井及水平井)中的力学行为,为井眼轨迹控制、直井防斜打快、管柱的优化设计、合理使用及其寿命预测等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方向建有大型管柱动力学研究模拟实验装置和井下钻柱受力实测装置,开展了防斜机理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形成了不同底部钻具组合防斜效果的室内实验评价方法、井眼轨迹预测和控制技术及相关软件。建立了针对定向井、水平井、大位移井钻柱进行摩阻计算、强度分析、稳定性分析和疲劳寿命预测的分析模型及相关软件。开展了套管损坏与防治技术研究。
4、钻井液、完井液化学与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有:钻井液与完井液体系及处理剂的研制、配方与性能研究,井壁稳定化学力学耦合研究,油气层保护研究及钻井液胶体与界面化学性质研究等。该研究方向具有范90动滤失仪、胶体ZETA电位分析仪等先进测试仪器以及先进的钻井液模拟实验井筒等。
5、固井、完井工程与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有:注水泥顶替效率、纤维水泥水泥浆体系研究,低密度流体在洗井、冲砂、压井及射孔等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水力压裂设计与评价技术研究,出砂机理与防砂技术研究。
二、研究队伍:
本学科共有研究人员50人,其中教授12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博导8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者1人,获得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者1人。
三、研究机构:
油气井工程系
金刚石钻头研究室
钻井液化学研究室
高压水射流研究中心
四、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奖:
1、水平井钻井配套技术, 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加长喷嘴牙轮钻头, 1997年国家发明三等奖
3、人造硬质材料钻头破岩机理及设计, 1996年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4、无荧光防塌降滤失剂PA-1及低伤害固砂稳定剂, 1996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5、分层地应力剖面建立技术, 1998年山东省计算机优秀应用成果二等奖
6、地应力测量技术及其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1999年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7、地应力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1999年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情报一等奖
8、大港低渗块状砂岩油藏水平井钻井技术,1999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9、高压旋转水射流处理近井地层增产增注研究,199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0、屋脊失断块油藏和特稠油油藏侧钻水平井配套技术研究, 2000年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油气井工程学科培养具备独立从事油气井工程中工程设计、组织实施、分析和解决油气井工程作业问题的能力,可以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从事专业及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
本学科1995年4月作为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重点建设学科正式启动,2001年成为陕西省重点学科。油气井工程学科依托一个部级研究中心(CNPC石油钻井信息应用技术中心),一个导向钻井研究所,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1人。
1、培养方向主要有:
2、储层保护技术
3、导向钻井技术
4、井筒信息应用技术
5、深井与超深井钻井技术
本学科主要围绕油气井工程中的岩石破碎学和工具、石油管柱力学、钻采地面及井下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钻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油田化学剂的配制,以及钻井和采油化学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为高效、安全、优质钻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拥有岩石可钻性测定仪、岩石力学特性参数测定仪、高温高压页岩膨胀性能测定仪、核磁共振岩心分析仪、有线(无线)多通道噪声振动分析仪等先进仪器设备。近五年,先后承担了钻井泵关键部件的损伤机理及诊断技术研究、单观察序列井场信号分离与识别应用研究、西山窑高研磨地层钻速技术研究、大港滨海区块下部地层提高机械钻速技术应用、松南气田青2-登娄库组高硬度高研磨地层提速技术研究、柯克亚区块钻井提速技术研究与应用、彭水-黄平海相页岩气区块岩石力学特性实验研究等国家自然基金及企业合作课题20余项。其中西山窑高研磨地层提速技术研究获2011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已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培养研究生18人,其中2人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人进入上海大学继续深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