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16日,电子科技大学国腾软件学院成立;;9月13日,电子科技大学国腾软件学院正式开学。
2002年5月,电子科技大学国腾微电子学院成立。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3)
2003年7月14日,电子科技大学国腾软件学院与电子科技大学国腾微电子学院合并,成立“电子科技大学国腾学院”。
2004年2月23日,电子科技大学国腾学院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并被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
2011年9月19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迎来建院十周年华诞。
根据2020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立项项目5项,国家青年基金项目4项,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6项;四川省教育厅、科技厅科研项目103项;国腾创业投资基金项目92项;院级科研立项51项;有国家级教改项目2项、省级3项、院级246项。学院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社会科学三等奖”。学院高教研究所被表彰为“四川省优秀高教研究机构”。[1][6]
科研项目
距2018年8月学院官网显示:
教改教研:
学院现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立项项目5项,国家青年基金项目4项,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6项;四川省教育厅、科技厅科研项目103项;国腾创业投资基金项目92项;院级科研立项51项;有国家级教改项目2项、省级3项、院级246项。
教材建设:
2013-2017年全院教师共主编各级、各类教材80部、讲义18部,出版的教材中“十二五”规划教材12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3部,21世纪应用型人才培养“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计算机类规划教材4部,信息类规划教材3部,21世纪高等院校云计算和大数据人才培养规划教材2部。其中,云计算科学与技术系编写的教材《云存储系统——Swift的原理、架构及实践》,填补了国内本领域教材的空白。
据2019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现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3个,学院教学实验示范中心2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3个;共57类112间各类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11846平方米。
科研平台类别 | 平台名称 | |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电子信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 应用电子工程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
图形艺术实验教学中心 | ||
学院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
校级实验教学中心 | 航空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文理实验教学中心 |
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
(信息来源[1][7])
科研平台类别 | 平台名称 | |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电子信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 应用电子工程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
图形艺术实验教学中心 | ||
学院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
校级实验教学中心 | 航空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文理实验教学中心 |
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
截止2018年8月学院与母体学校共享图书资源,现有图书馆馆藏总量达983万册,其中纸质文献261万册,数字文献722万册(其中学位论文366万册)。网络学术资源系统达66种,含170余个数据库。自建大量特色数据库,如该校SCI论文查询系统、该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成电人著作收藏库、重点学科导航系统、教学参考书系统、中文电子期刊导航系统、西文期刊和会议录导航系统等。
截止2018年8月,全院有学生实习基地总数28个,各类合作企业135家;与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多所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有一百余名学生赴国外和境外进行交流学习。[1]
据2018年学院官网显示:学院现设有系(分院)11个,本、专科专业36个。
院系名称 | 专业名称(本科) | 专业名称(专科) |
---|---|---|
计算机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 | 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系统管理 |
云计算科学与技术系 | 软件工程 | ˉ |
电子工程系 | 电子工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ˉ |
通信与信息工程 | 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 | 通信息技术 |
航空系 | 飞行器动力工程 | 航空服务、航空机电设备维修 |
经济与管理系 | 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与信息系统 | 电子商务、投资与理财 |
财经系 | 审计学、投资学 | 会计、证券与期货 |
文理系 | 英语、信息与计算科学 | 旅游管理、涉外旅游 |
艺术与科技学院[8] | 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文化产业管理 | 影视动画、图形图像制作产品设计、文化事业管理 |
微电子技术系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嵌入式技术与应用 |
行知学院 | 践行班(创新创业班)、求知班(考研班) | - |
(信息来源[9])
院系名称 | 专业名称(本科) | 专业名称(专科) |
---|---|---|
计算机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 | 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系统管理 |
云计算科学与技术系 | 软件工程 | ˉ |
电子工程系 | 电子工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ˉ |
通信与信息工程 | 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 | 通信息技术 |
航空系 | 飞行器动力工程 | 航空服务、航空机电设备维修 |
经济与管理系 | 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与信息系统 | 电子商务、投资与理财 |
财经系 | 审计学、投资学 | 会计、证券与期货 |
文理系 | 英语、信息与计算科学 | 旅游管理、涉外旅游 |
艺术与科技学院[8] | 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文化产业管理 | 影视动画、图形图像制作产品设计、文化事业管理 |
微电子技术系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嵌入式技术与应用 |
行知学院 | 践行班(创新创业班)、求知班(考研班) | - |
据2018年8月学院官网显示:有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3个,四川省民办高校重点特色专业质量提升计划3个,四川省一流学科建设专业2个。
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软件工程
四川省民办高校重点特色专业质量提升计划: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四川省一流学科建设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以上信息在学院官网学院简介中均有体现[1])
学校已建立了电子科技大学现职教师、优秀专职教师和外聘教师、企业兼职教师三结合的师资队伍。学校多名教师荣获“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四川省民办高校教学名师”“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还有多名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大赛中获奖。同时,为了使我院学生充分享受优质师资资源,学校全面推进“名师工程”建设,一方面打造一支由专职教师组成的教学名师,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各种途径聘请电子科技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专家及众多知名专家和教授为我院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1]
据2018年学院官网显示:学院现有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5门,院级精品课程7门。学院科研和教改项目先后获得“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微软课程最佳改革奖”等多种荣誉。[1]
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集成电路原理》、《大学英语》、《C#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电子商务》
院级精品课程:数字信号处理、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电子测量原理、离散数学、电磁场与波、计算机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校徽释义:院徽外围沿用电子科技大学 校徽圆形样式,内含我院全称及英文简写。院徽中心的2001为学院建立时间。院徽中心的“电子信息”图案取自电子科技大学校徽,既代表了电子科学大学作为我院的办学主体之一,也代表了我院是以电子类学科为代表、以工科为主的学院。而将“电子信息”图案中的e置于院徽中心则以e暗喻“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学子”,强调了学院对广大成都学院学生的重视。“凤凰涅槃”图案首先代表了国腾集团,同时凤凰涅槃重生也蕴含了发展、腾飞之意。
两者图案相结合既表现了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由电子科技大学与国腾集团联合办学而成,又充分体现了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以学生为本、以学院发展为重”的办学宗旨。
厚德 笃学 求实 创新
厚德,《易·坤》有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德者,乃是涵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为人之根本。故“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以德为首,以作人为先;
笃学,笃者专、信,用心一也。以专达学、以信治学,此立学之道,学子之根本也;
求实,《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云“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实者,一谓之曰事实,即以信为本,勿虚假、浮夸。二为实践,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有云:“知行合一”,行者亦即实践。故求实者,于物外为尊重事实,以达于信。于心内为注重实践,以达于智。前者为精神之途径,后者为行为之途径。
创新,英文词语Innovation是指科技上的发明、创造。后来指代在人的主观作用推动下产生所有以前没有的设想、技术、文化、商业或者社会方面的关系。为人类文明发展之动力,也为人类发展之追求。
(以上信息来源[10])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尹彤 |
校长 | 马争 |
执行校长 | 冯林 |
副校长 | 王晓斌、唐才刚、陈春发 |
资料来源:2022年5月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官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