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境内设任国,也称“仍国”。
济宁风光(12)商朝,境内除任国外,还有奄、厥、卞明等封国。其中,奄曾为商王南庚的都城。盘庚迁都于殷后,奄为商属国。
西周,境内有任、厥、邾、极、茅、鲁国。其中,鲁乃为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周公旦于奄的封国。
东周,境内的任国,春秋时属鲁,战国时属宋又属齐。鲁国于公元前249年为楚所灭。此时,境内的封国还有茅、极、邹、方与、胡陵等。
秦朝,废任国,置任城县、亢父县,属薛郡。曲阜还设有鲁郡。
西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改属济东国,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年)济东国改为大河郡,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改为东平国。
东汉,境仍属东平国。章帝元和元年(公元84年),析东平国置任城国(微山县鲁桥镇)。此外,还有鲁国。
公元前221年,境内除任城县、亢父县属薛郡外,其他则属鲁郡。
西汉时,境内曾属东平国,领任、无盐、亢父、樊、东平陆、富城、章7县。
东汉则从东平国析出任城国,领任、亢父、樊3县。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境内政区变化不大,或为任城国,或为任城郡,领3县如故。
隋统一后,改兖州为鲁郡,领瑕丘、任城、邹、曲阜、平阳、泗水、龚丘、梁文、博、赢10县。
唐时无大变化,但五代周广顺二年(952年)置济州,并割郓州的巨野、郓城,兖州的任城,单州的金乡归其统辖。这期间,境内其他各县则多属兖州。
三国,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任城国改为任城郡(微山县鲁桥镇)。境内还置有山阳郡、鲁郡。
西晋,境内置南平阳侯国。晋武帝咸宁三年(277年),又复为任城国。此外,境内还置有高平国、鲁国。
东晋,境内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所据,曾置有任城郡、鲁郡、高平郡。
南北朝,境内仍置高平郡。宋永初元年(420年),任城并入亢父县,属高平郡。北魏神龟元年(518年),复置任城郡。
隋朝,境内先后置有高平郡、鲁郡。
唐朝,境内设鲁郡,后又改为济州、又为济阳郡、泰宁军。
宋朝,境内仍置济阳郡、济州。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境内的兖州升袭庆府。
宋政和八年(1118年)兖州一度升为袭庆府,境内的仙源、泗水、瑕丘、邹县都归其统辖。
金朝,天德二年(1150年),原以巨野为治所的济州迁往境内的任城。
金天德二年(1150年),济州由巨野迁往任城,并领任城、嘉祥、郓城、金乡4县。
元至元八年(1271年),济州升为济宁府,至元十六年(1279年),又改为济宁路。自此以后,境内或为府、州,或为区、市,一直是历代地方二级政权机关驻地,其行政区划如下。
元时,至元十六年(1279年),境内置济宁路,治任城,领辖3州7县,即:济州、单州、兖州,任城、巨野、郓城、肥城、金乡、砀山、丰县。
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境内的济州升济宁府。至元十六年(1279年)境内设济宁路,置总管府,领3州7县(州又领9县)。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济宁路为济宁府,仍治任城,领3州12县。洪武十八年(1385年),又改府为州,只领3县。同时,兖州升兖州府,驻滋阳县,领27州县。
明时,洪武元年(1368年)改济宁路为济宁府,治任城,领辖3州12县。即:兖州、东平州、沂州,任城、金乡、巨野、郓城、嘉祥、曹、单、定陶、成武、鱼台、滕、峄县。洪武十八年(1385年)改济宁府为州,只领3县。即:嘉祥、巨野、郓城。
清时,雍正二年(1724年)济宁州升为直隶州,仍领3县,即嘉祥、巨野、郓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济宁直隶州领3县。即:嘉祥、鱼台、汶上。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济宁直隶州领3县。即:嘉祥、鱼台、金乡。
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济宁州升为直隶州,领3县。雍正八年(1730年)改为散州,不领县。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又升为直隶州,仍领3县。当时的兖州府,辖10县;它和济宁直隶州同属兖沂曹济道。
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1912年)废济宁直隶州。民国三年(1913年)1月,设岱南道。民国四年(1914年)6月,设济宁道,辖25县。[4]
中华民国时,民国三年(1914年)6月境内置济宁道,领辖25县。即:济宁、滋阳、曲阜、宁阳、邹、滕、泗水、汶上、峄、金乡、嘉祥、鱼台、兰山(后改名为临沂)、郯城、费、蒙阳、营、沂水、菏泽、曹、单、成武、定陶、巨野、郓城县。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境内置山东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辖11县。即:济宁、滋阳、汶上、宁阳、曲阜、邹、滕、东平、嘉祥、金乡、鱼台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7月,又改为济宁实验区长官公署,领辖14县。即:济宁、嘉祥、巨野、郓城、寿张、鄄城、定陶、成武、曹、单、金乡、鱼台、东平、汶上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冬,再改为山东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辖10县。即:济宁、滋阳、东平、汶上、邹、滕、宁阳、曲阜、嘉祥、鱼台县。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9月,境内设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辖7县。即:济宁、嘉祥、郓城、巨野、寿张、东平、汶上县。
1946年1月,济宁第一次解放,晋冀鲁豫军区第七纵队进驻济宁,以城区和近郊设立济宁市。[9]同年9月又被国民党军队占领。1948年7月14日,山东兵团再次收复济宁,济宁第二次解放,仍称济宁市。同年8月划归山东省,属鲁中南行署。[4]
1950年5月,济宁市降为县级市,改属滕县专区。1953年,滕县专区和湖西专区合并为济宁专区,专署驻地济宁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5月,济宁市属滕县专区。辖济宁市及滕县、华山县、临城县、邹县、凫山县、铜北县、平邑县、滋阳县、丰县、峄县、曲阜县、白彦县、沛县等16个县市。
1953年7月,滕县专区和湖西专区合并为济宁专区,专署驻地从滕县搬迁至济宁。辖济宁市、济宁县、滋阳县、曲阜县、邹县、凫山县、滕县、峄县、薛城县、微山县、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汶上县。
1954年10月,济宁市曾改为省辖市,由济宁专署督导。但不久,又改为县级市,仍为专署驻地。1967年,济宁专区改称为济宁地区。
1956年2月,泰安专区的泗水县划入济宁专区。同时,境内的区划也作了调整,撤销了鱼台县并入金乡县;撤销了凫山县、薛城县。这时的济宁专署领辖济宁市、济宁县、滋阳县、曲阜县、泗水县、邹县、滕县、峄县、微山县、金乡县、嘉祥县、汶上县。
195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菏泽专区,各县划归济宁专署;撤销济宁县,分别划归济宁市和郓城、巨野、金乡县;撤销滋阳县,划归曲阜县。这时的济宁专署领辖济宁市、曲阜县、泗水县、邹县、滕县、峄县、微山县、金乡县、汶上县、菏泽县、曹县、单县、成武县、鄄城县、巨野县、郓城县、梁山县。
1959年7月,菏泽专区恢复,济宁专署领辖济宁市、曲阜县、泗水县、邹县、滕县、峄县、微山县、金乡县、汶上县。
1960年1月,峄县撤销,划归新建的枣庄市。这时的济宁专署领辖济宁市、枣庄市、曲阜县、泗水县、邹县、滕县、微山县、金乡县、汶上县。
1961年9月,枣庄市从济宁专区析出。10月,恢复嘉祥县;撤销滋阳县,新设兖州县。至此,济宁专署尚辖济宁市,兖州县、曲阜县、泗水县、邹县、滕县、微山县、金乡县、嘉祥县、汶上县。
1964年7月,恢复鱼台县;1965年4月,恢复济宁县;归属济宁专区。
1967年,济宁专区改称济宁地区。
1979年1月,滕县划归枣庄市。这时的济宁地区尚有1市10县。即:济宁市、济宁县、兖州县、曲阜县、泗水县、邹县、金乡县、嘉祥县、鱼台县、汶上县、微山县。
1983年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济宁地区,改置为地级市。
济宁市政区图1983年10月5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济宁市中区,以原济宁市区域为辖区;设立济宁市郊区,以原济宁县区域为辖区。调整后,济宁市人民政府领辖2区7县,即市中区、市郊区、兖州县、曲阜县、邹县、微山县、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
1985年3月,汶上县、泗水县划入济宁市。1986年6月,曲阜县改为曲阜市,由济宁市代管。1989年12月,原菏泽地区的梁山县划归济宁市。
1992年,兖州县、邹县分别撤县设市。
1993年12月,市郊区改名为任城区。济宁市辖二区三市七县,即市中区、任城区、曲阜市、兖州市、邹城市、微山县、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汶上县、泗水县、梁山县。
2013年11月,济宁市部分行政区划实施调整:撤销市中区、任城区,设立新的任城区,以原市中区、任城区的行政区域为新设任城区的行政区域;撤销兖州市,设立济宁市兖州区,以原兖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兖州区的行政区域。
截至2021年,济宁市下辖2个市辖区、1个开发区、7个县、2个县级市。[10]
2个市辖区:任城区、兖州区。
1个开发区: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7个县:微山县、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汶上县、泗水县、梁山县。
2个县级市:曲阜市、邹城市。[10]
市辖县(市、区) | 下辖行政区 | 行政区政府驻地 |
任城区 | 阜桥街道、古槐街道、金城街道、李营街道、仙营街道、观音阁街道、越河街道、济阳街道、南苑街道、喻屯镇、唐口街道、安居街道、南张街道、长沟镇、二十里铺街道和任城经济开发区 | 济宁市任城大道89号 |
兖州区 | 鼓楼街道、龙桥街道、酒仙桥街道、王因街道、黄屯街道、新兖镇、兴隆庄镇、大安镇、漕河镇、小孟镇、新驿镇、颜店镇 | 兖州区建设东路5号 |
微山县 | 昭阳街道、夏镇街道、傅村街道、欢城镇、留庄镇、韩庄镇、微山岛镇、鲁桥镇、两城镇、马坡镇、南阳镇、张楼镇、西平乡、赵庙镇、高楼乡、县经济开发区 | 夏镇街道 |
鱼台县 | 谷亭街道、滨湖街道、清河镇、鱼城镇、王鲁镇、张黄镇、王庙镇、李阁镇、老砦镇、唐马镇、罗屯乡、鱼台经济开发区、鱼台县张黄工业园、老砦工业园区 | 谷亭街道 |
金乡县 | 金乡街道、高河街道、王丕街道、鱼山街道、兴隆镇、司马镇、霄云镇、鸡黍镇、马庙镇、胡集镇、卜集镇、羊山镇、化雨镇、金乡经济开发区、济宁食品工业开发区、济宁化学工业开发区 | 金乡街道 |
嘉祥县 | 嘉祥街道,卧龙山街道、梁宝寺镇、马村镇、大张楼镇、纸坊镇、金屯镇、疃里镇、马集镇、仲山镇、老僧堂镇、孟姑集镇、万张镇、满硐乡、黄垓乡 | 嘉祥镇 |
汶上县 | 汶上街道、中都街道、南站镇、康驿镇、南旺镇、刘楼镇、次丘镇、寅寺镇、郭楼镇、郭仓镇、杨店镇、军屯乡、白石镇、苑庄镇、义桥镇 | 汶上县城明星路中段 |
泗水县 | 泗河街道、济河街道、金庄镇、泉林镇、星村镇、柘沟镇、杨柳镇、中册镇、苗馆镇、泗张镇、高峪镇、圣水峪镇、大黄沟乡 | 泉兴路与圣德路交汇处 |
梁山县 | 梁山镇、小路口镇、韩岗镇、拳铺镇、杨营镇、韩垓镇、馆驿镇、小安山镇、寿张集镇、黑虎庙镇、马营镇、赵堌堆乡、大路口乡、梁山经济开发区、梁山风景区 | 梁山县人民中路1号 |
曲阜市 | 鲁城街道、书院街道、时庄街道、小雪街道、吴村镇、姚村镇、陵城镇、尼山镇、息陬镇、王庄镇、石门山镇、防山镇 | 鲁城街道春秋路1号 |
邹城市 | 钢山街道、田黄镇、看庄镇、唐村镇、千泉街道、大束镇、香城镇、太平镇、凫山街道、中心店镇、张庄镇、石墙镇、峄山镇、北宿镇、城前镇、郭里镇 | 千泉街道平阳东路2699号 |
统计截至2017年7月,参考资料来源[10] |
市辖县(市、区) | 下辖行政区 | 行政区政府驻地 |
任城区 | 阜桥街道、古槐街道、金城街道、李营街道、仙营街道、观音阁街道、越河街道、济阳街道、南苑街道、喻屯镇、唐口街道、安居街道、南张街道、长沟镇、二十里铺街道和任城经济开发区 | 济宁市任城大道89号 |
兖州区 | 鼓楼街道、龙桥街道、酒仙桥街道、王因街道、黄屯街道、新兖镇、兴隆庄镇、大安镇、漕河镇、小孟镇、新驿镇、颜店镇 | 兖州区建设东路5号 |
微山县 | 昭阳街道、夏镇街道、傅村街道、欢城镇、留庄镇、韩庄镇、微山岛镇、鲁桥镇、两城镇、马坡镇、南阳镇、张楼镇、西平乡、赵庙镇、高楼乡、县经济开发区 | 夏镇街道 |
鱼台县 | 谷亭街道、滨湖街道、清河镇、鱼城镇、王鲁镇、张黄镇、王庙镇、李阁镇、老砦镇、唐马镇、罗屯乡、鱼台经济开发区、鱼台县张黄工业园、老砦工业园区 | 谷亭街道 |
金乡县 | 金乡街道、高河街道、王丕街道、鱼山街道、兴隆镇、司马镇、霄云镇、鸡黍镇、马庙镇、胡集镇、卜集镇、羊山镇、化雨镇、金乡经济开发区、济宁食品工业开发区、济宁化学工业开发区 | 金乡街道 |
嘉祥县 | 嘉祥街道,卧龙山街道、梁宝寺镇、马村镇、大张楼镇、纸坊镇、金屯镇、疃里镇、马集镇、仲山镇、老僧堂镇、孟姑集镇、万张镇、满硐乡、黄垓乡 | 嘉祥镇 |
汶上县 | 汶上街道、中都街道、南站镇、康驿镇、南旺镇、刘楼镇、次丘镇、寅寺镇、郭楼镇、郭仓镇、杨店镇、军屯乡、白石镇、苑庄镇、义桥镇 | 汶上县城明星路中段 |
泗水县 | 泗河街道、济河街道、金庄镇、泉林镇、星村镇、柘沟镇、杨柳镇、中册镇、苗馆镇、泗张镇、高峪镇、圣水峪镇、大黄沟乡 | 泉兴路与圣德路交汇处 |
梁山县 | 梁山镇、小路口镇、韩岗镇、拳铺镇、杨营镇、韩垓镇、馆驿镇、小安山镇、寿张集镇、黑虎庙镇、马营镇、赵堌堆乡、大路口乡、梁山经济开发区、梁山风景区 | 梁山县人民中路1号 |
曲阜市 | 鲁城街道、书院街道、时庄街道、小雪街道、吴村镇、姚村镇、陵城镇、尼山镇、息陬镇、王庄镇、石门山镇、防山镇 | 鲁城街道春秋路1号 |
邹城市 | 钢山街道、田黄镇、看庄镇、唐村镇、千泉街道、大束镇、香城镇、太平镇、凫山街道、中心店镇、张庄镇、石墙镇、峄山镇、北宿镇、城前镇、郭里镇 | 千泉街道平阳东路2699号 |
统计截至2017年7月,参考资料来源[10] |
济宁
济宁位于鲁西南腹地,地处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接地带。东邻临沂地区,西与菏泽接壤,南面是枣庄市和江苏省徐州市,北面与泰安市交界,西北角隔黄河与聊城市相望。最北端是梁山县小路口镇邹桥村,为北纬35°57′;最南端是微山县高楼乡,为北纬34°26′;最东端是泗水县泉林镇,为东经117°36′;最西端是梁山县黑虎庙乡高堂村,为东经115°52′;总面积11187平方公里;南北长167公里,东西宽158公里。[1]
济宁风光图册(29)济宁属鲁南泰沂低山丘陵与鲁西南黄淮海平原交接地带,地质构造上属华北地区鲁西南断块凹陷区。济宁市地形以平原洼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地貌较为复杂。东部山峦绵亘,丘陵起伏。京沪铁路以东,海拔在50—100米以上,比较有名的山有曲阜尼山(主峰海拔344米),邹城峄山(主峰海拔545米),凤凰山(主峰海拔648.8米,是济宁市最高山峰),泗水尧山(主峰海拔582米),老寨山(主峰海拔532米)。各山之间分布有许多小型盆地和谷地。南四湖以东部山麓为泰沂山前冲积平原,自东向西倾斜,地面海拔60-35米,地面起伏稍大(地面坡降为1/1000—1/3000);南四湖以西为较平坦的黄泛平原,自西向东倾斜,地面海拔39-34米,起伏较小(地面坡降仅为1/5000—1/10000)。嘉祥县南部和金乡县西北部,有零星孤山、残丘出露,如孟良山(主峰海拔243.1米,是嘉祥县的最高山)、羊山等。中部有南四湖(微山湖、南阳湖、昭阳湖、独山湖的总称)贯穿南北。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如同一碟形盆地。最低湖底海拔高度:上级湖为31.5米,下级湖为30米。湖北为泰沂山前冲积扇下缘,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地面海拔60-36米,起伏比较平缓,地面坡降1/3000-1/5000。汶上县北部军屯、白石一带有孤山分布。[1]
济宁市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多偏南风,受热带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多偏北风,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多晴寒天气;春秋两季为大气环流调整时期,春季易旱多风,回暖较快;秋季凉爽,但时有阴雨。具有充裕的光能资源,是济宁气候的突出特点。济宁市年平均气温为13.3℃一14.1℃,平均无霜期为199天。年平均降水量在597—820毫米左右。[1]
截至2017年7月,济宁市总土地面积111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113.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4.6%;园地面积97.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0.9%;林地面积625.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草地面积74.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0.7%;其他面积4276.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8.2%。[1]
截至2017年7月,济宁市天然水资源总量水平年为55亿立米,其中地表水34亿立米,地下水天然补给量21亿立米;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30.37亿立米,其中地表水17.44亿立米,地下水12.93亿立米。[1]
截至2017年7月,济宁市高等植物,包括农作物、蔬菜、木要、花木(卉)、绿肥和牧草、药用植物和野生经济植物等总计有127科904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甘薯、棉花,其中被定为山东名产的当地品种有:曲阜香稻、鱼农一号水稻、金谷和泗水小杂豆。林木群落情况是:济宁市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但也有不少南、北方植物种类的引入。森林植被类型有:落叶阔叶纯林、针叶混交林、针叶林等,而且基本上都是人工林。常见的树种有:杨、柳、榆、槐、泡桐、苦楝、臭椿及松、柏等,还有苹果、梨、桃、山楂、石榴等树种。有珍稀树种,如柘树、柴藤、榔榆、皂角、青檀、黄檀、乌柏等等。济宁市药用植物计92科357种,其中载培药材80多种。在全国要求普查的363种药材中,济宁市就有151种。[1]
截至2017年7月,济宁市的饲养动物有30多种,水生鱼类78种,软体动物36种。饲养的畜禽主要有牛、马、驴、骡、猪、羊、兔、鸡、鸭、鹅十大类群,还饲有一定数量的貂和鹌鹑。共有淡水鱼类8目15科55属82种。其中鲤鱼种类居多,有50种。其中鲤鱼、鲫鱼、中南鱼、罗非鱼为济宁市的四大经济鱼类,另外还有虾蟹类和贝类等。济宁市鸟类共有201种,包括留鸟、夏侯鸟、冬候鸟、旅鸟等。既有绿头鸭、绿翅鸭,也有昆虫天敌的鸟类130多种,以及观赏鸟类和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禽,如小云雀、凤头百灵、丹顶鹤、白鹤、大小天鹅、鸳鸯等。在微山湖区,水鸟数量居全省首位。[1]
截至2017年7月,济宁已发现和探明储量的矿产有70多种。以煤为主,其次为石灰石、石膏、重晶石、稀土、磷矿、铁矿石、铜、铅等。济宁市含煤面积4826平方公里,占济宁市总面积的45%,估计储量1500米以上的为178亿吨,主要分布于兖州、曲阜、邹城、微山等地。经勘探预测,济宁市煤储量260亿吨,占山东省的50%,为全国重点开发的八大煤炭基地之一。主要含煤地层都在10层以上,可采厚度10米左右。稀土矿,位于微山县塘湖乡郗山,已探明大小矿脉60余条,地质储量1275万吨,在国内仅次于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矿。铁矿分布于汶上县李官集和泗水县北山,铜矿分布在泗水县境内北孙徐和小富庄,铅矿分布于汶上县毛村。[1]
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833.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10.1万人,农村人口323.5万人。户籍人口89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53.5万人、乡村人口441.0万人,男性461.2万人、女性433.3万人。全年出生户籍人口7.1万人,死亡人口3.9万人,净增户籍人口0.4万人。[6]
济宁除汉族外,还有38个少数民族,人口约为5万人。其中回族最多,达4.2万人。此外,还有满族、布依族、壮族、朝鲜族、蒙古族、彝族、苗族、白族、黎族、藏族、土家族、俄罗斯族、畲族、瑶族、侗族、纳西族、仡佬族、哈尼族、维吾尔族、傣族、哈萨克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锡伯族、普米族、怒族、鄂温克族、德昂族、独龙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分布在济宁市12个县市区的90多个乡镇、180多个村庄。总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约一半聚居在城镇街道和交通沿线。[11]
书记:林红玉
副书记:于永生[8][12]、陈成华[13]
市长:于永生
副市长:王宏伟、董冰、李海洋、白平和、张东、宫晓芳、刘东波[14]
主席:霍媛媛[15]
副主席:谢成海、李良品、班博、 李克学、展鑫、张洪雷、董学琛、李敬
秘书长:徐兴华[16]
主任:林红玉
副主任:杜昌华、刘辉、张茂瑞、林晋[17]
秘书长:徐继红
以上资料来源[18][19][20][21][22][23][24][25][26][27]
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为5070.0亿元、同比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83.8亿元、增长7.6%,两年平均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034.6亿元、增长8.2%,两年平均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451.6亿元、增长8.8%,两年平均增长6.3%。分行业看,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627.8亿元、增长7.7%,工业增加值为1743.4亿元、增长8.8%,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为774.1亿元、增长14.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为189.7亿元、增长9.1%,住宿餐饮业增加值为85.6亿元、增长16.6%,金融业增加值为263.4亿元、增长5.0%,房地产业增加值为218.5亿元、增长7.5%,其他服务业增加值为869.9亿元、增长5.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8∶38.2∶50.0调整为11.5∶40.1∶48.4。人均生产总值达6072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9413.4美元),增长8.6%。
2021年,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4.6万户、增长1.4%,其中新登记企业4.9万户、占比33.6%,新登记个体工商户9.5万户、占比65.3%,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645户、占比1.1%。年末市场主体90.9万户、增长10.5%,注册资本金21079.1亿元、增长6.6%。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342户、增长12.0%,私营企业26.1万户、增长12.8%,个体工商户61.9万户、增长9.9%。全年新增“四上”企业2135家,“四上”企业数量达6886家。
2021年,大力实施“制造强市”发展战略,积极构建高能级现代产业体系,围绕提升“231”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不断推进链条式增长、集群化扩大、方阵型崛起。企业获得感明显提升,402家攀登企业办结销号问题诉求971项,引进各类人才、技术工人1.4万余人,新发放贷款66.5亿元、增长15%,政府基金累计出资1.9亿元,保障攀登企业项目用地3126亩。规上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7%、22.9%,分别高于规上工业2.6个、9.8个百分点,制造业营业收入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80%。工业新产品快速增长,工业机器人、锂离子电池、半导体分立器件等主要产品分别增长177%、90%、54%。[6]
202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116.2亿元、增长9.1%。其中农业619.0亿元、增长4.2%,林业15.9亿元、增长6.3%,牧业288.2亿元、增长21.1%,渔业91.9亿元、增长6.2%,农林牧渔服务业91.9亿元、增长9.9%。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比例为55.5∶1.4∶25.8∶9.1∶8.2。
2021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79.5万亩、增长0.5%,粮食产量486.8万吨、增长0.8%。单产450.9公斤、增长0.5%,其中夏粮232.1万吨、增长1.9%,秋粮254.8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经济作物面积370.5万亩、减少9.7万亩,蔬菜瓜果面积279.5万亩、增加0.4万亩,棉花产量2.6万吨、下降30.8%,油料产量14.8万吨、增长3.6%,水果产量38.9万吨、增长7.8%,肉类总产量46.4万吨、增长15.7%,禽蛋总产量40.3万吨、增长14.5%,奶类总产量13.9万吨、下降16.0%,水产品总产量27.6万吨、同比增长3.4%。
2021年,全市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县2个、示范乡镇15个,省市级示范片区14个、县级示范片区21个。新创建省级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0个、累计800个,其中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6个、累计222个。完成937个行政村生活污水、558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全省率先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
2021年,新建高标准农田85.7万亩。新建水肥一体化面积5.1万亩,使用商品有机肥19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农业机械总动力995.5万千瓦,增长2.0%。农用大中型拖拉机4.1万台,联合收割机3.9万台,拖拉机配套农具22.2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9%以上,农机合作社总数达753家,整建制获评山东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3.3平方公里,其中国家水土保持工程治理54.2平方公里、省级水土保持工程治理11.9平方公里。
2021年,培育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728家,累计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园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省级农业新六产示范县4个、省级田园综合体3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34个、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3个。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创建国家级示范村19个。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示范社600家,其中国家级32家、省级193家;市级以上家庭农场示范场280家,其中省级65家。累计认定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116处。持续发展品牌农业,创建国家级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1个,有效“三品一标”农产品703个,52个农产品品牌入选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名录。新增156名挂职金融副镇长,实现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全覆盖,为139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支持14.6亿元。[6]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083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按门类分,采掘业增长9.3%,制造业增长15.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2%。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下降18.6%,股份合作制企业下降24.3%,股份制企业增长15.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2%,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17.5%。按企业规模分,大型企业增长13.4%,中型企业增长10.3%,小型企业增长16.3%。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长16.6%,重工业增长12.0%,轻重工业增加值之比为21.3∶78.7。企业效益全面提升,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实现4612.7亿元、同比增长25.3%,利润289.3亿元、同比增长0.5%,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3%。
2021年,分类制定工业企业年度培育计划,实施精准培育、梯次培育。新增市级、省级、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9家、70家、10家,同比增长22.7%、125.8%、66.7%。评选济宁首批瞪羚企业61家,新增省级瞪羚企业45家、增长136.8%。新增国家和省单项冠军企业18家、达到45家,其中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9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6家;评选济宁首批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3家。
2021年,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179家、同比增加313家,完成总产值772.6亿元、增长9.1%,实现增加值295.2亿元、增长5.4%。[6]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9%,第二产业增长8.3%,第三产业增长15.8%。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上年的2.4∶41.8∶55.7调整为2.3:40.3:57.4。民间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同比增长10.2%、拉动全部投资增长8.0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11.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6.5%。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2073个,其中在建亿元以上项目1691个。
202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84.9亿元、增长15.7%,其中住宅投资497.0亿元、增长17.2%。商品房施工面积5064.2万平方米、增长1.3%,竣工面积773.2万平方米、增长9.0%,商品房销售面积1230.8万平方米、增长10.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148.2万平方米、增长10.0%。商品房销售额859.1亿元、增长17.2%,其中住宅销售额810.4亿元、增长18.2%。
服务业
2021年,全市667家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22.8亿元、增长15.1%,实现利润22.4亿元、增长14.8%,十大行业门类中9个实现增长,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9.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20.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25.8%。
国内外贸易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459.6亿元、增长15.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实现2092.7亿元、增长15.7%,乡村366.9亿元、增长15.2%。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实现2211.9亿元、增长14.9%,餐饮收入实现247.7亿元、增长22.5%。粮油食品类增长21.3%,服装鞋帽类增长18.4%,日用品类增长26.2%,金银珠宝类增长40.5%。
2021年,进出口完成678.7亿元、增长24.6%,其中出口485.5亿元、增长25.8%,进口193.3亿元、增长21.6%。按市场主体分,全市前三大贸易伙伴为东盟、欧盟、美国,进出口分别为144.2亿元、96.4亿元、86.6亿元,分别增长46.1%、31.1%、58.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RCEP协定国分别完成进出口245.8亿元、241.3亿元,增长29.6%、32.4%。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进出口615亿元、增长26.5%,加工贸易进出口56.2亿元、增长4.7%。按商品类别分,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22.4亿元、增长37.6%,机电产品进出口237.1亿元、增长33.0%,工业制成品完成进出口600.9亿元、增长30.2%,初级产品完成进出口77.8亿元、下降6.6%。
2021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52家、增长15.2%,合同外资金额40.2亿美元、增长40.5%,实际使用外资11.3亿美元、增长38.9%,到位制造业外资、日韩资、欧美资分别增长5倍、4.7倍、7.6倍。招引落地亿元以上“十强”产业项目368个,到位内资667.6亿元、增长11.4%。对外承包工程在建项目9个,完成营业额6821万美元、增长18.0%。
2021年,全年新开工亿元主导产业项目173个,其中10亿元大项目31个。12家开发区全面完成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成立16家开发运营公司、12家招商公司、46个产业研究所,发展300亿级主导产业集群3个,百亿级主导产业集群6个,建设完成工业标准厂房886万平方米。
旅游业
2021年,全市共接待游客6373.2万人次、增长28.1%,实现收入632.5亿元、增长39.6%,其中接待国内游客6372.2万人次、入境旅客1.0万人次。全市A级景区104个,其中5A级1个、4A级20个、3A级63个。微山湖5A旅游区顺利通过省级评审,2家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新增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家,市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10家。成功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金融保险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40.5亿元、增长7%,其中税收收入331.8亿元、增长9.9%,税收占比75.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7.2亿元、增长12.9%。其中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农林水等支出分别增长11.6%、9.1%、16.1%、3.8%、23.2%。
2021年,市级银证保金融机构达112家,地方金融组织达72家。境内外上市企业累计1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34家,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累计537家、比上年增加85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257.7亿元、较年初增加689.6亿元,增长10.5%;各项贷款余额5600.9亿元、比年初增加817.9亿元,增长17.1%;余额存贷比77.2%,增量存贷比118.6%。绿色贷款余额235.3亿元,较年初增加106.9亿元,增长83.2%。2家金融机构发放全省首批碳排放权抵押贷款2500万元,济宁银行上线运行全省首家个人碳账户。
2021年,实现保费收入227.1亿元、增长3.6%,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69.8亿元、增长5.2%,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157.3亿元、增长3.0%。支付各类赔款76.0亿元、增长16.1%,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44.6亿元、增长16.1%,人身险业务赔款支出31.3亿元、增长16.1%。[6]
2021年,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京台高速济宁段改扩建、鲁南高铁曲菏段相继建成通车,京杭运河主航道升级改造,济宁以南实现二级航道通航,济宁新机场加快实施建设。全市完成新改建公路859.7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21225.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39.4公里。全市公路旅客营运车辆1077辆,公路货物营运车辆18.4万辆,完成公路客运量855万人次,公路货运量30405万吨。水路通航里程1102公里,拥有各类营运船舶7231艘,水上运力规模达713.8万载重吨。完成港口吞吐量4600.2万吨,水路货运量3355万吨,水路客运量87.9万人次。济宁机场通航城市25个,航点城市由13个提高到18个,完成旅客吞吐量100.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662.9吨。私人汽车保有量165万辆、新注册登记12.4万辆,小微型载客汽车155.7万辆、新注册登记10.9万辆。[6]
南北方向:京沪铁路、京九铁路、京沪高铁
东西方向:新兖石铁路、枣曹铁路
南北方向:京台高速、济徐高速和220、104、105国道
东西方向:日东高速和327国道、菏鱼高速(在建)
济宁曲阜机场位于济宁市区西南20公里处的嘉祥县纸坊镇。
2021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82家。新建省级院士工作站4家、累计26家,荣获国家级优秀等次孵化器3个、省级品牌孵化器和众创空间5个。建设创新创业共同体30家。积极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全市建成新型研发机构51家,其中通过省级备案19家。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项目300余项,其中承担山东省重大创新工程项目9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6个项目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9个项目荣获2021年度山东省技术市场金桥奖。登记科技成果90项。专利授权量达17059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为5.2件/万人。产研院创新引领效应继续放大,引进落地产业化项目8个、累计30个,16个项目投入运营。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生成“创新券”240单,38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享受到省级“创新券”补贴84.5万元。畅通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绿色通道,为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275笔“成果贷”,发放贷款10.7亿元。
2021年,引进“双一流”等高校毕业生1890人,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117人,引进专科以上毕业生4.9万人。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总量达到9.8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1.57万人。新设立“乡村振兴工作站”5家,招募合伙人78人。
2021年,各级各类学校3786所,在校生178.9万人。其中普通高校7所,在读研究生6381人,本专科在校生14.5万人;成人高校2所,在校生6.0万人;技工院校24所,在校生2.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19所,在校生5.7万人;普通高中47所,在校生15万人;普通初中290所,在校生36万人;小学1055所(另有教学点213所),在校生64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2所,在校生5630人;学前教育幼儿园2354所,在园幼儿36.4万人;校外培训机构3331所。教育重点工程深入推进,完成新改扩建学校35所,新增学位2.4万个,新改扩建幼儿园49所,新增学位1.2万个。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招聘中小学教师超过4000人。开通助学公交54条。
2021年,深入推进儒学讲堂建设,新增市级儒学讲堂示范点296处,文化旅游融合样板村5个。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累计达19家。成功举办全国文物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奖项全省第一,木作、瓦作、彩画作取得第一名。新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4个,省级文化生态名村、名镇2个。杂技作品《岁月》获中国杂技最高奖“金菊奖”。开展千场大戏进农村送戏下乡演出23171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51536场,群众性文化活动21688场。国有美术馆6个,博物馆53个,公共图书馆13个,文化馆12个,文化站15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6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78处。出版报纸5种、发行量3008.1万份,期刊8种、发行量5.9万份。
2021年,实现奥运奖牌“零”的突破。第十四届全运会,取得7枚金牌、5枚银牌、5枚铜牌,创造全运会历史最好成绩。举办全民健身活动27场、体育赛事13场、商业活动38场。体育彩票销售额完成8.6亿元。新建或改建全民健身场地534处,健身路径3022件。建有市级体育社团60个,市级体育俱乐部69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4平方米。[6]
2021年,创新实行群众免费检测,上线全省首个核酸检测采样点专项地图,全市“愿检尽检”免费核酸检测累计336万人次,减免费用4496余万元。全市日核酸检测能力达到21.6万管,全市“应检尽检”人群检测率达到100%。
2021年,提速建设市公共卫生“五大中心”。市公共卫生检验检测中心投入使用,医疗中心、重症医学中心主体完工50%以上,济宁健康护理学院一期工程所有单体建筑主体封顶,中医医疗中心桩基施工完成70%。大力实施医疗能力登峰工程。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建成6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59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聘请53名国内知名专家在济宁设立“名医工作室”。建成省、市级示范村卫生室54个、318个,建成中心村卫生室115个。各类卫生机构7283个,其中医院214个、卫生院128个、妇幼保健院12个。
2021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45元、增长8.8%,人均消费支出19034元、增长9.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256元、增长7.5%,人均消费支出24051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47元、增长11.2%,人均消费支出13119元、增长13.3%。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较上年收窄0.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4.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4.5平方米。
2021年,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社会救助标准,实现救助标准“十七连增”,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6万人、特困人员3.9万人,城乡低保月标准分别提高到791元、591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月标准分别提高到1029元、769元。建成各类养老设施1404处,其中养老院223家、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78处、农村幸福院696处、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53处、社区老年人食堂254处。养老床位6.7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2.2万张。医疗救助人数达15.40万人。住院救助达34.65万人次,其中重点救助对象达24.59万人次、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达1.92万人次。[6]
2021年,内环高架全面完工,杨柳互通立交完成西向北(北向西)匝道通车,崇文大道跨宁安大道桥上桥下全线贯通,济安桥路与车站西路立体化改造项目完成主桥通车,完成古槐路、建设路、太白楼路等城市主要道路的升级改造,实施雨污分流改造项目138个、134.3公里,完成管网工程128个、118.5公里。全市共开工棚户区改造住房3985套,共基本建成72498套。筹建公租房548套,发放“双困”家庭住房租赁补贴2972户。化解住房产权历史遗留问题20.3万户。打通中心城区断头路15条,新建过街天桥6处,建成公共停车场12个,新增停车位2509个。建成海绵城市38.2平方公里,实施雨污分流118.5公里,城市绿道130公里,新能源充电桩突破1万个。
2021年,全市12348法律热线平台解答法律咨询14360人次,山东法网等网络平台累计解答群众法律问题6535人次,各级法律援助机构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8965件,同比提升30%。成立“和为贵”人民调解室4750个,专兼职调解员18162人,受理调解案件10911件,调解成功率达99.4%。新增专兼职律师75人、总数1604名,新增律师事务所4家、总数104家。[6]
2021年,环境空气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47μg/m3,比上年改善16.1%;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7,比上年改善11.5%;优良天数达246天、同比增加23天,优良率67.4%、同比提高6.5个百分点。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建成36个市级水质自动监测站,打造形成由109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组成的水监测体系。南四湖水质连续18年持续向好,28个地表水国控省控考核断面水质年均值全面达标,市内40条入湖河流年均值消除劣V类,10个地下水国控考核点位全面达标。更新迭代国六柴油货车11188辆、新能源货车418辆,国三及以上非道移动机械27448台、新能源机械3056台。济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声级为49.5dB(A),与去年相比有所改善。
2021年,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4起,死亡72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142人,千名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168人,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056。全市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42起,死亡208人,每十万人交通事故发生数8.29起。[6]
2021年,全市邮政行业(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收入32.2亿元、增长17.4%,快递服务企业完成收入18.6亿元、增长26.8%,其中同城业务收入1.8亿元、增长10.3%,异地收入11.5亿元、增长17.1%,国际及港澳台收入0.2亿元、下降10.9%,其他收入5.1亿元、增长71.3%。[6]
2021年,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把保就业、稳增岗位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下降0.5个百分点。大力实施稳岗返还政策。发放稳岗返还资金4206.1万元、惠及企业7354家,稳定就业岗位33.7万个,全年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19.7万人次,1.8万名农民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或返乡创业。企业经营压力缓解。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2亿元,发放量和奖补资金均居全省首位;减免企业社保费33.3亿元、惠及企业3.1万家。金融支撑实体经济有力。培植民营小微首贷企业10433户,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314.5亿元、贷款余额达到703.1亿元,办理普惠小微贷款延期87亿元。能源供应稳定充足。全年原煤产量达到5365.8万吨,发电量为472.7亿千瓦时,对外输出电力82.9亿千瓦时。
202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7%。分类别看,衣着类价格上涨2.0%,居住类价格上涨0.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4%,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2.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1.5%,医疗保健类价格与上年持平;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0.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下降1.4%。[6]
济宁风光(18)济宁市共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省级95处,市级167处,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3座,山东省风景名胜区4处,4A级以上景区7处,其中明故城(三孔)旅游区是中国第一批5A级景区;国家级、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1处。
太白湖风景旅游度假区:太白湖位于济宁市区南6公里处。199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济宁文化(5)尼山文化旅游度假区:位于曲阜市、邹城市和泗水县交界处,距曲阜市区仅20公里,距日东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出口仅7公里。尼山是先师孔子的诞生地。尼山拥有多处反映孔子生平的遗迹,其中近千年历史的尼山孔庙和书院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下汉碑半济宁:济宁是发现和保存汉代碑刻最多的地区之一。已知的汉碑刻石藏量多达40种,其中汉碑21种,刻石19种,主要收藏于济宁汉碑和任城王墓、曲阜孔庙、邹城孟庙、嘉祥武氏祠。梁山杏花村附近的碑文等。
古济宁八景:铁塔清梵、太白晚眺、墨华泉碧、凤台夕照、灌冢晴烟、南池荷净、西苇渔歌、获麟晚渡。
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出生于曲阜尼山夫子洞。济宁历史名人(2)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
左丘明:春秋末期鲁国(曲阜)史学家,著有《左传》和《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卞庄子:又作管庄子、卞严子,春秋时期鲁国卞邑大夫,以勇力驰名,曾刺杀过两虎,泗水县泉林人。
樊子:名须,亦称迟。春秋末年鲁国人,是孔子晚年的弟子。
颜回:颜子,名回,字子渊,一作颜渊,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人,后世也有称“颜叔”、“颜生”等,是孔子的得意弟子,被后世称为“复圣”,曲阜有颜庙(复圣庙)对其纪念,现存。
孟母:仉氏,战国人,邹城籍,“亚圣”孟子的母亲,三迁择邻,断机教子,山东济宁邹城人,“贤良三母”之一。孟母三迁祠、孟母林现存。
谷梁赤:相传是子夏的子弟,战国时鲁国(曲阜)人。著有《春秋谷梁传》。
张俭:字元节,东汉末年山阳郡高平县人(山东微山两城)。建安初,汉献帝下昭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赴任,年卒84岁卒于许昌。
王叔和:名熙,子叔和,东汉末山阳高平(山东微山两城)人。魏晋时期著名的医学家,脉学创始人。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山东微山两城),是西汉景帝之子恭王刘余之后,三国时名噪一时的儒将。东汉献帝(公元190年),诏刘表为荆州刺使。
仲长统:字公里,山阳高平县人(山东微山两城),东汉末年唯物主义的哲学家和进步思想家。
王粲:子仲宣,魏晋山阳高平(山东微山两城)人,“建安七子”之首。
马隆:字考兴,西晋东平陆(汶上)人,晋之名将。
文成公主:生于任城,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文成公主,下嫁吐蕃松赞干布。
白英:明代济宁州汶上人,主持建造位于汶上县南旺镇古运河上的著名分水枢纽工程,与都江堰相媲美,被称为北方都江堰。现存南旺分水龙王庙及分水枢纽工程遗迹。
孔尚任:字聘之,号东塘,自称云亭山人。清代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著有《桃花扇》。
桂馥:山东曲阜人,清代杰出学者。
王家榕:山东泗水人。湖北竹溪县令,后改任邹平县教谕。著有《与堂诗文集》若干卷献。
王廷赞:字子襄,号若谷,道号排云,泗水人。历任四川平武、长宁、南部等县知县,升任直隶州知州,在任候补知府。著成《泗志钩沉》一书。后于1912年写成《泗水源流考》,获山东历史博物展览会特等奖。
蔡桂勤:山东济宁人,一代武术大师、华拳的传播者。
靳云鹏:山东邹城人,北洋政府国务总理、陆军总长。授泰武将军、果威将军。
潘复:山东微山人,北洋政府末任总理,曾任张作霖安国军政府总理。
熊炳琦:山东济宁人,北洋时期历任山东省长、并兼任胶澳督办;河南省长;授昌威将军。
孔孚:山东曲阜人,中国著名山水诗人,现代山水诗风的开拓者。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中国新诗潮诗歌第一人。
乔羽:原名乔庆宝,山东济宁人,是中国的著名词作家,有“词坛泰斗”之称。
蔡云龙:山东济宁人,中国著名的技击家、全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上海体育学院教授,被誉为“神拳大师”。
廉立之:(1909年~1986年),山东泗水人,曾用名卓亭,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山东历史学会副会长。
张致一:(1914年~1990年),山东泗水人,著名动物学家、胚胎学家、生殖生物学家。
乔海秋:(1910年~1946年),原名乔尚涵,山东泗水人。1937年,从兖州省立第四乡师回泗水组织抗日武装。1946年3月,任中共双阳县委书记。5月28日,国民党军队进攻双阳县,掩护撤退,负伤血流不止,英勇牺牲。
潘晓婷:山东济宁人,台球球龄7年,18个全国冠军、1个洲际冠军和2个世界冠军得主。2007年4月8日首夺女子花式撞球世锦赛冠军。[28]
全国双拥模范城 |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 |
中国楹联文化市 |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 |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 国家级创建创业型试点城市 |
国家卫生城市 | 国家最具竞争力的低碳产业基地城市 |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 国家园林城市 |
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 |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
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 2018畅游中国100城 |
2018年国家森林城市[29][30] | 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获评为三线城市[31] |
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32] |
以上资料来源[33][34][35][36][37][38][39][40][41]
全国双拥模范城 |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 |
中国楹联文化市 |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 |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 国家级创建创业型试点城市 |
国家卫生城市 | 国家最具竞争力的低碳产业基地城市 |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 国家园林城市 |
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 |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
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 2018畅游中国100城 |
2018年国家森林城市[29][30] | 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获评为三线城市[31] |
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32] |
2018年9月,济宁入选2018城市文旅新引力排行榜,排名第44位。[42]
2018年10月11日,济宁入选2018中国文化竞争力十佳城市排行榜,排名第8名。[43]
2018年12月,济宁入选“2018中国陆最佳商业城市榜”,排第82名。
2020年11月,入选中央文明办公布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44]
2021年4月30日,国家禁毒委员会命名济宁为首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45]
2021年5月,济宁上榜中国地级市百强品牌城市榜单,排名第29位;[46]5月21日,济宁入选“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第65名。[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