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戏保存较完整的是 沙县,在 连江、琅歧也有遗存。肩膀戏在沙县流行已有百余年历史,文字记载见于清末。它是从古代汉族民间迎神赛会妆台阁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原先由孩童装扮历史人物,站在台阁上,由人们抬着游行,后来又融合汉族民间音乐、 锣鼓、排练简单的故事情节,作简单的戏剧表演。由于在台阁上表演,行动很受限制,后来就走下台阁,在广场上演出。又因观众拥挤,看不到小演员表演,于是就由抬台阁的人,肩托小演员表演,从而,逐渐演变为今天的“肩膀戏”。肩膀戏需在肩上演,体 重不能太重,一般以7至10岁的 儿童扮演。表演上是由小演员与肩承人像“双簧”一样,配合默契,因此很难表现人物众多,场面庞杂的大戏、武戏。表演时,动作较单纯、朴素,表现力较差。
第一好玩人叠人, 第二好玩打死人,
第三好玩迎大神。
这是流传在夏茂的一首歌谣。长期以来,人们对第一句多有费解,以致误解,乃至曲解为淫秽之事。具考证,这是 夏茂人到沙县城关游玩后,回夏茂与人诉说的感受。“人叠人”是说肩膀戏,它跟第二句的舞狮子,第三句的迎佛是构成并列关系的,都是讲 沙县明间文化娱乐活动。至于打死人,怎么理解为舞狮子,或是真指某一次的打死人,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
肩膀戏是翻译后的普通话,沙县原话是肩子头棚。肩子头,就是肩膀,棚就是平台,此指戏台。那么肩子头棚就是以肩膀为戏台的戏。意译成普通话就是肩膀戏了。
肩膀戏也确实是好玩的,它与其他戏种迥然不同,在全国其他地方也没有,这是独树一帜的戏。我看过演 双簧,两个演员同骑在一条凳子上,一前一后,一个做动作,一个发声音,合二而一,配合默契,引人发笑。我也看过闻名全球的 泉州木偶和 傀儡, 木偶是演员站在幕后台下,把木偶托在手上,举出舞台,用手指操作演出。而傀儡则是演员站在幕后台上,用线吊下傀儡,抽动演出。傀儡虽比木偶大些,但体形都很小,都是艺术品。肩膀戏是不同于木偶戏和傀儡戏,更不同于双簧,上下演员都是真人。一个在上,一个 在下;一个出上半身,一个出下半身。出上半身的是小学低年段年龄的 儿童,他站在出下半身的大人演员的 肩膀上。两只小腿紧紧夹住大演员的头颈,而大演员也举起双手,向后握住小演员的两条腿脖子,以做固定。小演员则可任意演唱表演,指手而不画脚。大演员则在下随戏走台,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高或低。上下配合得当,令人称奇,非常动人。
过去小演员都是男童,表演女角也是男拌女装。封建观念已经破除,移风易俗,女童也可站在男人的肩膀上,不以为衰。
肩膀戏演唱的都是《南词曲》和《西皮台》等沙县汉族民间打击乐。《南词曲》有南词头、正韵、北调、南词等调;《西皮台》更丰富,有上小楼、新八板、谢水仙、新金中汉、延平板、老金中汉、露台串、老八板、西皮串。演的故事有《花子过关》、《补缸》、《姑嫂打渔》。 乐师们演奏的 乐谱,不是简谱,更不是 五线谱,而是古老的起源于隋唐的工尺谱。工尺谱的“上(‘1’)、尺(‘2’)、工(‘3’)、凡(‘4’)、六(‘5’)、五(‘6’)、乙(‘7’)”,分别记写七声,常用板眼“、”、“×”、“□”“·”、“○”、“┕”、“△”记号表示。它的调号以上字调(降B)、尺字调(C)、小工调(D)、凡字调(降E)、六字调(F)、五字调(正宫调G)、乙字调(A)等为标记,其中以小工调、正 宫调、尺字调、乙字调最常用。每台戏都有三四组到五六组的演员,再配上鼓乐队,和备用的替换大演员,队伍有一定的规模,非常热闹。
肩膀戏是流动的舞台,到处都可以走动。小时候,在正月里看肩膀戏,从直巷头看到庙门,又从庙门看到南门,再到府前,然后到西门兜。每演一场,都有新鲜感,都有新的收获,并无重复之嫌,那是从出发到结束,整夜地看到底的。即便在路上,也是鼓乐喧天,鞭炮齐鸣,我们并不感到乏味。小演员这时则叉开双腿骑坐在大演员的肩膀上,抱头休息,大演员则从胸前抓住小演员的双腿,悠哉悠哉,任意交谈。我们却鱼贯地尾随在黑压压的队伍后面,自然成为拉拉队,成为基本观众。
肩膀戏是活动的广场文化,它不须事先搭台,也没有戏台的朝向。四围的观众都可以观看,不存在背向问题,都可一览无余。肩膀戏也是放大了的高跷,观众即使在远处,小演员也不会被前面的观众遮住,照样地在高高的汽灯下看戏听戏。
演员中的成年人必须身强力壮,全身穿白,脚登草鞋,肩垫白毛巾,肩托小演员;并且要熟练生旦的科步 动作,和谐地配合小演员表演。小演员也有行当分工,一般分 小生, 小旦、 小丑,号称“三小”。演出时,下身不动,只用两手和上身做各种舞蹈表演。小演员不能太大,多是些七八岁到十岁的小孩。许多小演员成年后,转行改演与之艺术相近的南词或土京戏。
肩膀戏的角色不多,只能演些生活小戏,如《小放牛》、《打花鼓》、《小补缸》等。后来也从南词、土京戏中吸收了一些剧目,如《大名府》、《辕门斩子》、《四郎探母》等。由于它是由小演员和成年人配合表演的一种艺术,很难表现人物众多、排场庞杂的大戏和武戏,这就给它继续提高和发展,带来局限。这种戏曲形式只活动于沙县城郊,其他地方很少流传,剧目也不多。
肩膀戏唱腔多为民间曲调,经常用的有〔花鼓调〕、〔补缸调〕、〔小放牛〕等。后来也吸收南词和土京戏的音乐曲调,如〔南词北调〕、〔二簧〕、〔西皮〕等,使音乐唱腔丰富一些。伴奏乐器有 京胡、 二胡、 三弦、 月琴、 笙、 笛等;打击乐有硬鼓、 大锣、 小锣、 大钹、 二钹、 木鱼、 打板等, 锣鼓经与京剧近似。
肩膀戏主要剧目有《花子过关》、《小放牛》、《补缸》、《 四郎探母》、《平贵别窖》等。
沙县肩膀戏主要剧目简介:
《花子过关》取自中国古典名著《 水浒传》的故事,讲述梁山好汉 燕青、 时迁、 孙二娘和 顾大嫂,乔装打扮,与守关县令机智周旋,顺利过关的故事。
《小放牛》以对唱的形式,描述了牧童在放牛时向心爱的姑娘表达爱慕时的情景。
《补缸》演绎一补缸师傅为一俊俏的大嫂补缸,心猿意马,有意将缸敲破,引发纠葛,补缸师傅信守诺言,照价赔偿,博得大嫂欢心。
2001年元月23日下午(除夕),沙县肩膀戏剧团参加了在 澳门议事亭前地广场隆重举行的“万家喜庆贺蛇
年”的开幕式表演,澳门特别行政区长官 何厚铧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演出。当地记者在专题报道中写到:“对本地居民来说,肩膀戏是较为少见的文艺节目,约五六岁的小孩站在壮汉的肩上,穿着戏服边唱边舞,在悠扬的乐曲中演戏,是一种高难度的特别戏种。”同年下半年,沙县肩膀戏剧团又带着《猪八戒巡山》等新剧目,参加了中国第五届民间艺术节,荣获了金奖殊荣。
在这出《猪八戒巡山》中,这些看起来不过三、五岁的小演员站在大人肩上边唱边舞,把唐僧师徒演得声情并茂、维妙维肖。 记者一打听,好家伙,这些小演员竟然清一色娘子军。( 怕不怕呀?不怕。为什么不怕?因为我们勇敢)这些勇敢的小家伙来自沙县肩膀戏幼儿园、肩膀戏艺术团演员培训中心,这个顽皮的“猴哥”从进幼儿园至今已经学了三年了。沙县肩膀戏起源于清朝未年,演出时,站在大人肩膀上的小孩负责唱腔和手部、头部动作,大人负责台位变换和脚部动作,上下两人配合必须默契。肩膀戏早先采用汉族民间流行的小调打花鼓演唱,戏路越来越宽广, 南词、 京剧、 越剧、 黄梅戏均可表演。( 沙县肩膀戏幼儿园老师 饶文兰 小朋友站在大人肩上要有一定难度,要靠技巧,他们要有舞蹈功底,再培训站肩膀,学戏曲、现代戏等) 这位老师告诉记者,肩膀戏的最大局限就是年龄问题,这些孩子一旦上了小学就不能再演肩膀戏了。
沙县肩膀戏荣誉榜:
2001年10月在 湖北 荆门全国第五届民间艺术节上荣获金奖。
2005年10月被列为 福建省第一批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