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80年,大理国银生节度境内的傣族首领诏真(帕雅真)率属民从今天泰老边境的帕尧府北上,征服澜沧江/湄公河中游地区彝族各鬼国,在澜沧江江畔修建王城“景陇”、组建联盟国家“勐泐”。“勐泐”直译为汉语是“泐国”,因王城在“景陇”,汉文典籍多将“勐泐”译为“景陇国”或“景陇金殿国”。
诏真在位21年间,“勐泐”由联盟逐步向国家政体转变,直接控制的“勐”和臣服的“勐”越来越多,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封建领主制度。诏真将比较大的几个“勐”分别分封给自己的儿子,“勐庸”(泰国北部)封给长子劳忍冷;“勐皎”(越南西北部)封给次子艾崩;“勐佬”(老挝北部)封给三子衣坎冷;“勐泐”中心区域封给四子桑凯冷,后继父位为“诏勐泐”。
“勐泐”(景陇金殿国)疆域北到大理国南境(今普洱市思茅区)、南至哈利奔猜国北境(今泰国清莱府)、东到安南国西北(今越南山萝省)、西至果占壁国东南(今掸邦景栋市),有人口约800多万,战象约9000余头,是东南亚少有的军事强国之一。
按照当时南宋约7600万人口,金国约4800万人口来看,也许800万人口并不值得一提;但是,根据记载,同一时期的蒙古国约有200万人口,西夏约有250万人口。而12世纪末的法国只有320万人口,丹麦、挪威、瑞典的人口总和也只有150万左右。或许人口并不能说明一个国家的强弱,那我们来看看“勐泐”的军力,据记载,“勐泐”有象九千余头,驯养大象作“乘象”或“耕象”,平日供各级头人乘坐或用于农事,战时则可作“战象”。要知道,蒙古军围攻花剌子模都城撒玛耳汗时,花剌子模的百余头战象就让蒙古军吃尽苦头,可以想象,“勐泐”的九千余头战象会是怎样的情景!
国王名(在位年数)登基时间
帕雅真 (20) 庚子 1180
桑凯冷 (20) 辛酉 1201
道艾公 (23) 壬午 1222
道龙健仔 (23) 乙巳 1245
道良龙 (26) 戊子 1268
道补瓦 (14) 甲午 1294
道伊丙拉晒 (1) 戊申 1308
道艾 (39) 戊申 1308
道罕勐 (44) 丁亥 1347
道西拉罕(刀暹答) (21) 辛未 1391
道公满 (1) 癸巳 1413
道更勐 (1) 癸巳 1413
道巴光 (20) 甲午 1414-1434
道双勐 (14) 甲午 1414-1428
道罕底 (1) 甲午 1414-1415
思龙法 (41) 丙申 1416
刀弄 (11) 丁亥 1417
道帕相 (25) 壬子 1432
道桑波勒傣 (40) 丁丑 1457
桑凯能 (5) 丁巳 1497
召罕勐 (21) 壬戌 1502
召西利松板 (37) 癸亥 1523
召温勐 (7) 庚子 1560
召西利苏年达 (1) 丁未 1567
召应勐 (15) 戊申 1568
召糯勐 (43) 癸未 1583
召西利苏坦玛 (16) 戊辰 1628
召孟罕勒 (13) 乙酉 1645
召孟祷 (7) 戊戌 1658
召糯勐囡 (12) 乙巳 1665
召勐桃 (14) 丁巳 1677
召扁勐 (33) 辛未 1691
刀金宝 (5) 甲辰 1724
刀绍文 (37) 己酉 1729
刀维屏 (9) 丁亥 1767
刀士宛 (19) 丁酉 1777
刀太和 (5) 丁巳 1797
召太康(召玛哈宛) (15) 壬戌 1802-1817
刀绳武(召玛哈囡) (32) 壬戌 1802-1834
刀正综 (30) 甲午 1834
刀金安(召孟索、召洪罕) (13) 甲子 1864
召孟香 (2) 丙子 1876
刀承恩(召孟罕勒) (42) 甲申 1884
刀栋梁(召孟苏宛纳帕罕) (16) 丁卯 1927
刀世勋(召孟罕勒) (6) 甲申 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