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目录导航

教职人员

现有教职工109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55人、硕士学位的38人,教授等正高级职称2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31人,讲师等其他中级职称47人,初级职称4人。硕士生导师50人。其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名、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四川省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5名。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优秀教师 1人,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奖获得者2人、省部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

获得荣誉

我院经过五十年来的建设,在学科建设方面已取得了长足发展,如今设置有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 与工程、地质学、地理信息系统有四个本科专业。建设有“地质学”一级学科理学硕士点一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工学硕士、博士点及其博士后流动站一个 , 其中“资源勘查工程”与“勘查技术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是四川省人才培养基地;“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和“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三个二级学科是四川省重点学科,也是学校已有的油气藏开发工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主要支撑学科。

招生信息

我院面向全国25 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我院面向全国25 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共有在校本 科生2137人(其中2004级320人,2005级300人,2006级330人,2007级287人),硕士研究生291人(其中2005级75人,2006级100人,2007级116人),博士研究生36人(其中2006年招收16人,2007招收20人,)2008年计划收硕士研究生118人(其中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0人),博士研究生26人。

详细资料

我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如今建设有基础地质,矿物岩石,油气地质,应用地球物理,资源与城乡规 划,地理信息系统6个教学研究室与1个实验测试中心,包括油气藏开发工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微观结构分析平台,天然气地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以及应用地球物理校级实验室。共有实验用房约2400 M2,(其中新都校区教学实验用房588 M2, 南充校区科研实验用房1900 M2),实验室装备有仪器设备1191 台件,总值 1600 余万元;其中大型精密仪器设备 10 台套,包括带能谱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图象分析仪、X光衍射仪、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地震测井资料处理解释系统等,研究项目主要涉及到全国各大油气田,其中西部油气田占到70%以上。自96年至今,我院共承担研究项目218 项,年均到款研究经费1000余万元。当前已完成项目共13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7项,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8项。当前在研项目共51项,合同经费共计1500多万元。科研成果方面,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共4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 二等奖12项,三等奖21项。

办学优势

当前,西南石油大学已从单一的石油工科院校发展成为一所“以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领域主干学科为特色和优势,以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配套和支撑学科为基础,服务石油、面向社会经济建设,以工为主,理、工、管、文相互渗透的多层次、多学科”的高等工科院校。而资源与环境随着学校的发展和办学方向的调整,在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发展规划。其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是: 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及其相关学科专业为重点,优先发展和建设,以理工结合为特色,最终创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

自1996年以来我院共承担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 10项,其中:已完成国家级 2 项,省部级5项,如今在研国家级项目 1 项,省部级项目2项。公开出版教材 13 部(其中一部为面向21世纪教材),录制电教片7部,制作CAI课件 4个。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 项,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5 项 ,三等奖 2 项,获石油高校CAI优秀课件奖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获省部优秀电教教材奖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3 项。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