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部位多在枝梢顶,常丛状结果。第一次生理落果期4月25日左右,第二次生理落果期5月14日左右;春梢在2月中旬~4月初,夏梢期4月下旬~5月中旬,7月中旬抽秋梢,秋梢老熟时间半个月左右,果实膨大期6月中旬~10月底。11月初果实开始着色,2月开始成熟,根据管理情况可挂树延长收获期至3月,品质均极佳。
栽培中应注意在大年结果前进行重剪、大年着果后进行疏果,以控制大小年,增大果型。默科特的果实须加强管理,除一般的病虫害外,果实易发生日烧、裂果、绉皮、枯水等生理病害危害,应试验特别栽培措施进行解决。砧木宜采用特洛亚枳橙、卡里佐枳橙、施文格枳柚和香橙。
默科特凭其特出之风味,在全球柑橘产区正迅速发展中。美国佛州默科特栽培面积迅速增加,收获面积近年来维持在1万余公顷,每公顷产量约20余吨,应是现今世界最大产区。该州柑橘种苗登记局(Citrus Budwood Registration Bureau)的记录,2000年所繁殖之默科特健康种苗有14万株,占了宽皮柑类之40%,其重要性不可小看。在澳洲默科特是第二大的宽皮柑桔品种,且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在昆士兰州以及在默累河流域南部海拔更低的各州。目前有47万株,其中19万株已结果,现在的年产量约为2万吨,预计十年内会翻番。其它主要柑橘产区,多列入宽皮柑中,美国加州有宽皮柑4,000公顷、以色列5,000公顷。在巴西的赛奥保罗州,它是继椪柑之后的第二大品种,年产量约15万吨(一部分用于出口)。在日本,被成功地栽培在塑料温室里,是极晚熟品种,成熟期可延长在4月或5月,年产量估计在1000吨左右。70年代台湾大学园艺系林扑教授将该品种引入台湾北部地区试种。由于默科特糖度高,风味佳而浓郁、皮薄多汁,且较蕉柑晚熟,因而在台湾市场的售价较蕉柑高出许多,栽培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台湾栽培面积约为200公顷左右。近年来闽南、江西和重庆等也已有引种试种。
默科特市场价高于其他桔类,根据生产成本调查,默科特的收益高于传统主要品种,但每公顷的工作时数与人工费亦较传统品种多,表明默科特须较精细之管理,而果农也非常愿意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