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办公楼[1],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于2009年成立的一所研究型学院,前身为电子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和智能生物信息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成立于1990年,是中国首批获准试办的硕士点之一;1995年调整为“生物医学工程”硕士点学科;1996年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系,开始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2006年成立智能生物信息研究中心;2009年6月,以生物医学工程系和智能生物信息研究中心为基础,成立了生命科学技术学院。[1]学院设有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技术2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下设生物医学工程系和生物技术系,建有“生物医学影像”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筹)和生命科学研究中心2个研究机构。[1]
学院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的科研和教学队伍。据官网资料显示[1],学院有专职教师20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1人,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3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占总人数的95%。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是国家“十二五”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1]
学院面向国防和国家重大需求,立足自主创新,围绕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成果推广应用三个方面,在生物医学工程和生命科学领域展开创新性研究工作,培养、建立与稳定一支优秀的科研队伍,力争成为在国际上有学术影响、为国防建设和国家科技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1]
据官网资料显示[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领导有:
院长:田捷
副院长:梁继民
办公室主任:姜莉莉
科研干事:胡海虹
行政干事:沈满
辅导员:沈晓敏
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梁继民(兼)
生物技术系主任:陈丹
生物医学工程是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揭示和研究生命科学现象的学科,它是从工程学角度运用高科技手段解决生物学与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问题的综合性专业,是21世纪最具潜在发展优势的领先科技之一。[3]
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并在不断扩展,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生物医学信息检测、处理与传输、生物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生物电子学、医学仪器、生物力学、生物医学材料、生物系统建模与仿真、组织工程、人工器官、临床工程、康复工程等。[3]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作为高新技术领域的工程性学科,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材料学、机械学、光学、电学、计算机、自动化、通信等多学科知识,是典型的既具有明显专业特征,又结合其他学科内容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3]
生物技术是应用生命科学方法及工程学的原理,以微生物、植物、动物为反应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是一门涉及领域宽、覆盖范围广、基础性强、由多学科交叉形成的综合性新兴学科。该专业不仅涵盖了主要的生命科学次级学科领域,还包括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并与化学、数学、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多种学科广泛交叉渗透。[3]
学院简介领导简介 专业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