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学院是 西北工业大学“三航”特色学院之一。其前身是1958年创建的宇航工程系,是我国创建最早的宇航院、系之一。目前各类在校学生1450余人,已形成从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以及博士后完整的 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下设航天设计工程系、航天控制工程系、航天推进技术系和飞行控制与 仿真技术研究所等3个系和1个研究所。设有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飞行器 动力工程等3个本科专业,其中,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飞行器动力工程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被评为国防科工委重点专业。设有飞行器设计、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导航、制导与控制、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火炮、 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等6个硕士点和博士点,其中飞行器设计学科为 国家重点学科;拥有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兵器科学与技术等3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所有硕士点和博士点均可接收外籍进修人员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国家“ 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涵盖了学院的所有学科点。截至2005年底,《导弹总体 结构设计》、 《导弹飞行力学》、 《航天器控制原理》、《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四门本科课程被评为陕西省 精品课程,《航天器控制原理》被评为 国家精品课程。
学院现有固体 火箭发动机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飞行仿真与 虚拟样机实验室、 空间飞行器分离与展开机构实验室、 全球定位系统(GPS)实验室、飞行 控制元件与 伺服系统及仿真实验室、卫星控制全 物理仿真实验室、 航天器姿态动力学与控制实验室等现代化的专业实验室6个。主要学科与研究方向有飞行器结构分析与结构设计,飞行器数值仿真与设计、可靠性及 优化设计,火箭发动机总体、结构、可靠性与CAD,发动机及 推进剂的燃烧、测试、监控与故障诊断,推进系统新概念、新技术,现今 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光电 制导技术, 航天器 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航天器控制与仿真,空间飞行器动力学与制导及全球定位系统,飞行器最优轨迹与仿真,航天 系统工程,先进加工技术等。
四十多年来,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了以“ 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副总经理 雷凡培;“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全国三八红旗手”、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副部队长 李鸿;第九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航天科技 集团公司八院院长助理、某型火箭总指挥兼总设计师 马佳;我国第一位飞行力学博士、西北工业大学 副校长、 博士生导师 袁建平教授;我国第一位 固体火箭发动机博士、航天四院某重点型号总师 侯晓研究员;“全国优秀青年学生”、曾经受到 江泽民总书记接见、航天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周军教授等为代表的航空航天领域 高科技人才6000多名。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发展思路,参与了我国“神舟”1号到6号 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科研任务,为“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做出了贡献,受到 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的表彰;承担了航天科研院所、总装、国防科技工业等部门多项科研课题,连续多年人均科研经费名列学校各学院之首。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每年都邀请多名外国专家、教授前来讲学,学院已成为航天系统最具影响并以 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研究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