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文学体裁 诗歌
创作地点 河北秦皇岛
作品名称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创作年代 东汉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名称】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年代】三国

【作者】曹操

【体裁】古诗

作品原文

步出夏门行①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步出夏门行·观沧海观沧海②

东临碣石③,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④,山岛竦峙⑤。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⑥,洪波涌起⑦。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⑧。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⑨。

作品注释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步出夏门行·观沧海①《步出夏门行》,一名《陇西行》,属汉乐府"相和歌·瑟调曲"。共五部分,开头是"艳"辞(即序曲),下分四解(四章)。此选第一解和第四解。两解的题目为后人所加。

②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辽东半岛的少数民族),途经碣石山,作此诗。诗中描写登山观海所见到和想像的雄浑壮丽的景象。沧海,大海,指渤海。

③碣石:山名,在今河北乐亭县滦河入渤海口附近,后陷入海中。一说指今河北昌黎县西北之碣石山。

④澹(dàn)澹:水波动荡貌。

⑤竦峙(sǒngzhì):高高直立。竦,通"耸"。

⑥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⑦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⑧星汉:银河。烂,都像从大海里出来一样。行,运行。其,代指大海。星汉,银河,常用作星辰的总称。

⑨"幸甚"二句:乐府本是用来配乐歌唱的,这两句是配乐时附加的,不属正文。意思是:好极了,让我用诗歌来咏唱自己的志意。幸甚,表示非常庆幸。

作品赏析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他的名篇,是他在北征乌桓时所作,这次征战使曹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巩固了他的后方,最终才有了他第二年的挥军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由此可见,北征乌桓的胜利对曹操来说是多么重要,也正是这次战争的胜利,增强了曹操的信心,激起了他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薤露》、《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等不朽诗篇。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