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

目录导航

精神内涵

对于共产党人的人生而言,红色基因是信仰,目光远大,追求高远;红色基因是忠诚,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红色基因是追求,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红色基因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这基因,让青春常驻,让生命之花绽放,让人生的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红色基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

第二,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不变军魂。

第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

第四,高度自觉严格的革命纪律。

第五,独立自主探索创新的思想品质。

第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1]

精神文化

红色文化是一种崇高的信念文化。真正的革命者从来不缺乏革命的理想信念,这种理想信念突出表现在越是困难时期,他们对革命的信仰越执著、革命的意志越坚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红色文化是一种不屈的战斗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特有的英勇顽强、意志如钢、敢于战斗、不怕牺牲、宁死不屈、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的凝结。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辉煌历程,就是一代又一代先烈在这种精神激励下书写的光辉篇章。

主要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

传承红色基因,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宝贵的红色资源,把红色资源中蕴含的精神价值展现出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党史作为必修课和常修课,不断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重要影响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基因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让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薪火相传,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努力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

精神延续

习近平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习近平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2014年4月29日下午,习近平参观了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师史馆。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展示了这支创建于陕甘边根据地的英雄部队的战斗历程。习近平叮嘱部队领导,要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2]

2016年2月2日习近平在江西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时指出,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3]

“夺刀少年”柳艳兵家的“红色基因”

“夺刀少年”柳艳兵“夺刀少年”柳艳兵“夺刀少年”柳艳兵

“夺刀少年”柳艳兵的曾祖父柳龙一是革命烈士。在当地,柳家人的优良品德颇受赞誉。

柳艳兵家里有一份《革命烈士证明》,证明上写到:柳龙一,1911年出生,1930年参加革命,生前属彭德怀部战士。1931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柳龙一在江西省袁州区慈化镇壮烈牺牲。1983年,他被国家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柳艳兵的祖父柳光华,曾在其所在的宜春市袁州区辽市乡上西村担任过数十年村长(村主任),并在2002年被辽市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本词条内容,由搜狗四史百科编委会编写)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