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成立于2004年7月16日,其前身为华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艺术系。2002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音乐表演专业本科生,2004年招收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同年增设舞蹈学本科专业并招生,2011年增设播音主持方向并招生。拥有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下设音乐学系、器乐系、声乐系、舞蹈系。首任院长为二级教授、音乐学博士何平。学院现有专职教师4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讲师30人,助教5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400余人、研[3]究生33人。附设有华南理工大学青年交响乐团和交响管乐团、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合唱团和舞蹈团。学院非常重视引进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聘请的国外客座教授6人(郎朗、周龙、陈怡、咸信益、卓仁祥、黄安伦),国内兼职教授5人,学院还注重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与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北德州大学音乐学院等国外高校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艺术学院位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城校区,学院拥有教育部颁发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学校艺术教育活动—器乐培训基地,华南理工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流行音乐研究所以及教学实践实体—华南理工大学青年交响乐团、交响管乐团、室内乐团、艺术学院合唱团、舞蹈团等。艺术学院拥有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走进交响音乐的世界》、《走进歌剧的世界》,广东省精品课程——《交响乐队训练与表演艺术》等优秀示范程。艺术学院配备有音乐厅,学术报告厅,管弦乐、合唱、舞蹈排练厅,录音棚,多媒体音乐教室,数码钢琴教室,电脑音乐教室,拥有包括多套管弦乐器、民族乐器、组合多媒体录放音响、100台钢琴在内的配置齐全的其它教学设施。包含中外音乐、舞蹈的音像资料、图书资料、乐谱资料的专业资料室也在不断完善中。
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以新时期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学科建设和发展,学生在学期间如专业课、文化课成绩达到学校规定要求,可在大学三年级后跨院系修读其他专业课程(“ 3+2”模式),达到学位授予资格者可授予双学士学位,这使得学生就业前景十分广阔,毕业生可以在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文化事业单位、教育系统、文化宣传部门及其它相关领域担当重任。成绩优秀毕业生可获保送研究生资格,保送比例为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2%。
何平 白翎 张晓峰 梁军 沈云芳 马波 黄阳 曲海洋 周静
米和平姜凌 林剑 王匡一迟铮宋维佳 钟活明 王峰 王玥沈丹熊茵刘广抒谢戈笛梁晶晶刘畅冀璠刘建
李泉田怡罗志旋黎丹徐春潇 刘慧 唐敏吴国玲龙涛 陈刚毅 李茵
祝小苹金雷陶琳霍蕾任道 丁素玲 邓晨霞 潘谊王娜
胡小平 张卫海李瑞杨静郑峰梁明捷高占盈黄琴霞 林藌 王雁 林利 门德来黄修林李莉李萌
张金梅 刘光宇袁义宏张珂
音乐学专业:①音乐史论②音乐理论
专业课程: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民族音乐概论、音乐美学基础、音乐学概论。
专业基础课程: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复调、配器、作品分析、钢琴等。
音乐表演专业:①声乐演唱②器乐演奏(含键盘)
专业课程:演唱、演奏、合唱、合奏、重唱、室内乐、二十世纪音乐演奏风格、音乐文献、表演基础、形体、声乐文献、外语语音等。
专业基础课程: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民族音乐概论、作品分析、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钢琴等。
舞蹈学专业:①中国民族民间舞②古典舞
专业课程:舞蹈基训、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舞蹈编创、舞蹈文献等。
专业基础课程:舞蹈概论、中外舞蹈史、乐理、视唱练耳、民族音乐概论、作品分析、钢琴、民间舞蹈文化教程、舞台色彩、运动解剖学等。
艺术设计专业:① 产品造型设计 专业课程② 空间设计 专业课程③ 综合绘画材料表现 专业课程④ 陶瓷艺术设计 专业课程⑤ 服装艺术设计工程管理 专业课程 ⑥ 服装艺术设计(服装表演) 专业的主干课程
2013年6月15日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毕业设计展顺利举行。设计展上有不少华南理工大学学子设计的创意产品 ,比如可做健身器的落地灯、鲨鱼仿生车、可改装为滑板车的婴儿车的。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大三学生吴海华的作品也参加了毕业展,原因是作品设计团队的负责人是大四毕业生。他们的作品只是一套充满个性的汽车改装组件,却已获得汽车厂家采用,投入批量生产。
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699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但对不少优秀学生设计师而言,难的不是找工作,而是在几份好工作之间如何取舍。不少学生设计师大三时就已被企业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