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安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目录导航

学院概况

学生上课学生上课学校现有未央、金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90亩,校舍建筑面积47.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2亿元,馆藏图书155.48万册,并有多类(种)电子信息资源。现有教职员工近1400人,在校硕士研究生1500多人,本科生近14000人。现有光电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化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和艺术与传媒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建筑工程系、外国语言系、数理系和体育系等4个直属系;1个工业中心等13个教学科研单位。学院下设有学院办公室、网络与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技术系、信息处理与控制系和计算机综合实验中心。各系下设有人工智能与计算机仿真研究所、电力MIS研究所、应用技术研究所、软件工程研究所和嵌入式技术研究所等研究所。在学科方面,计算机应用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在教育教学方面,学院以本科教学为主,兼有硕士研究生、工程硕士和高职(大专)教育。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对抗技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五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软件技术高职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6年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省级名牌专业。在研究生教育方面,1997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2006年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西安工业大学校园西安工业大学校园(5)学院始终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注意强化和训练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和外语基础等能力。我们采用的培养思路是:加强科学管理,夯实基础,注重能力培养。对学生采取的培养模式是:抓住一条主线,并重两个体系,培养三种能力。抓住一条主线即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高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并重两个体系即坚持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并重。培养三种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近年来,我们学院始终把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根据计算机新技术的不断变化和社会的实际需要适时调整教学培养计划,逐步增加实验设备的投入。已经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院拥有计算机近400台,各种实验设备500余台(套),有包括ARM实验室、DSP实验室、PLC实验室和单片机实验室、网络工程训练中心、微机原理等在内的专业实验室和多个学生机房。近年来,根据专业发展和培养目标的需要,我院也逐步加大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条件。

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与发展,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线,涵盖计算机网络通信、计算机控制技术、人工智能、网络仿真等领域的多学科特色,为兵工企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面向现代工程第一线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全院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计算机仿真、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电力MIS、主动网络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任领导

[1]
院 长:王建国 书 记:李晋惠
副院长:刘白林 副书记、纪委书记: 李明芳
副院长:刘宝龙

学科布局

[1]
院 长:王建国 书 记:李晋惠
副院长:刘白林 副书记、纪委书记: 李明芳
副院长:刘宝龙

办学定位

学校在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注重突出兵工特色,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努力促进学校全方位融入地方经济发展,适应兵器行业发展需求。学校有“光学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和“机械工程”3个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学位立项建设支持学科。有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有光学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加工工程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5个省级特色专业。现有7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46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等7个学科门类,经过50多年的积淀,形成了“以工学为重点,文理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

办学传统

学校以工学为重点、文理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坚持面向企业,立足一线,为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服务。

历史沿革

忠诚进取,精工博艺

专业设置

西安工业大学创建于1955年,前身为西安第二工业学校,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军工配套项目之一,具有鲜明的军工特色;1960年升格为西安仪器工业专科学校;1965年升格为西安工业学院,成为兵器行业部署在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1993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国家第二、一、三、五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已经发展成为一所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在国防工业和区域经济中影响较大、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学习和研究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控制等的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的学科。它包括科学与工程技术两方面,两者互为作用,高度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发展很快、影响深远的学科。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从事计算机和嵌入式系统相关的研究与应用的专业训练,具有研究、开发、应用和集成计算机系统与嵌入式系统的基本能力。

西安工业大学是陕西省内较早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和研究的高校之一。早在1978年就设有计算机应用专业。本学科专业从199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本专业获批陕西省名牌专业,2009年获批陕西省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于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技能和科学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工程素质,能在科研、教育、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计算机及嵌入式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特色:

注重培养计算机及嵌入式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工科电路分析、电子技术、离散数学、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软件工程、自动控制原理、汇编程序设计与微机接口、PLC控制器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局域网络技术与组网工程、ARM技术及应用、组件技术。

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等专业的硕士学位,也可以到相关企事业、高等院校从事计算机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软件编程等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

词条图册

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简称为SE)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它涉及到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它借鉴了传统工程的原则和方法,以求高效地开发高质量软件。它是应用了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专业。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软件工程综合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软件理论和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软件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能力;具有软件项目规范管理、软件质量评价能力;具有在软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项目组织、项目实施以及开发各阶段合理配置可用资源的综合管理协调能力。

2009年本专业获批为国家级第二类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

系统地学习软件设计、开发、软件项目规范管理和质量评价、软件测试、软件维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接受软件技术方面的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能够在软件领域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的软件工程技术人才以及软件项目组织与协调、规范管理、软件质量评价的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主要特色:

面向企业第一线培养应用型的软件工程师。

主要课程:

软件工程、C语言程序设计、需求工程、软件测试技术、软件体系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操作系统、算法与数据结构、离散数学、项目管理、企业经济管理、软件设计与案例分析、组件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软件理论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硕士学位,也可以到相关企事业、高等院校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以及软件项目组织与协调、规范管理、软件质量评价等管理、科研和教学工作。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