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扁鼓

章丘扁鼓

中文名 章丘扁鼓
起源时间 明朝洪武年间
形状 呈扁圆形
目录导航

简介

章丘扁鼓的起源,史料上没有记载,关于它的出处,众说纷纭。据相公镇巡检村老民间艺人姜兆金等人讲,相传扁鼓最早是由先民们从山西带过来的,在济南已流传六百多年。这种说法不无道理。据民间传说和一些家族的族谱记载,部分章丘人是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移来的。另据《明实录》、《洪洞大槐树志》等文献史料记载,元末明初,山东等地战乱不断,曾一度出现水、旱、蝗、疫等自然灾害,致使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明朝洪武年间,从人口密集的山西向山东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移民。移民不仅激活了社会经济,也促进了地域间文化艺术的交流。山西流行的盘鼓始于唐朝一年多年的历史,章丘扁鼓的形制与山西盘鼓基本相同,在鼓点和演奏风格上亦相类似。可见章丘扁鼓与山西盘鼓有根脉联系。

扁鼓在章丘流行普遍,境内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村庄历史上都有过扁鼓队。据《章丘县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绣惠镇城南寨和安家村建有四十余人的大型扁鼓乐队。每逢过年过节,人们都要打起扁鼓以庆丰收,求吉祥并抒发心中的喜悦。每年一进腊月,大家就练习打鼓,从年初一开始至元宵节后才停下来。扁鼓队在春节扮玩中担任主要角色,它既是各种艺术形式表演时的伴奏乐器,又能独立表演,所以深受群众的青睐。经过几代民间艺人的创造和革新,各种民间艺术均取得了辉煌成果,各村的扁鼓队从鼓点到演奏技巧,都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们既有外表的个性,也有内在的共性,一起构成了章丘扁鼓的风格与特征。

扁鼓乐队

扁鼓乐队的规模,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各种类型扁鼓乐队的组合形式,乐器配比均不相同。常见的是:大型扁鼓乐队有两面特号鼓,四面大号鼓,十面中号鼓,十面小号鼓,两面大低音锣,两面中音锣,两面小锣,八副大帽钹,四副中钹,两副小镲,单设一个指挥。这种乐队声势浩大,能演奏四个声部的鼓曲,适应在固定位置演奏。中型扁鼓乐队一般由两面大号鼓,八面中号鼓,八面小号鼓,八副大帽钹等组成。小型扁鼓乐队一般由四面中号鼓,四面小号鼓,四副大帽钹或有两面小号鼓,两面中音锣,两副中钹,一面小锣,一副小镲等组成。

扁鼓的演奏形式分为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移动式也叫列队行进式,扁鼓队要根据路面宽窄和鼓队规模排好队形,配合其他民间艺术表演边走边敲。固定式也叫阵地式,首先要打好圆场或事先安排好场地,按鼓队规模和每件乐器应在的位置摆好阵势,演奏[1]中带有表演,乐手们边敲、边舞,场面十分活跃。

演奏技巧

扁鼓的演奏技巧由单击、双击、轻击、重击、滚击、点击、闷击和击鼓心、击鼓帮、击鼓边、飞槌、双槌相碰等。

主要曲牌

扁鼓乐队常演奏的曲牌有《九龙翻身》、《狮子滚绣球》、《水漫金山寺》、《擂通》、《胡萝卜钻天》、《祈雨》、《锣占鼓》、《宜昌》、《舞风》、《落花船》等。

扁鼓外形

章丘扁鼓的形状呈扁圆形,由鼓面、簧胆、鼓帮、鼓槌等构成。鼓面用熟好的牛皮蒙制;蒙制鼓皮要有较好的技术,鼓皮的厚薄、松紧对鼓的音色、音量影响很大。簧胆用钢丝制成,镶在鼓里边,它能使鼓的声音更加浑厚洪亮,鼓帮为弧形,用本地木质坚硬而有韧性不易干裂的槐木,枣木等木料制成,鼓帮上镶有用铜或铁制作的环子,为拴鼓背带所用。鼓背带用颜色鲜艳的绸子等布料制成。鼓槌用和鼓帮相同的木料制成,长度在30—40厘米之间,鼓槌的前部带有弧度。

扁鼓大小不同,大体可分为特、大、中、小四种型号。特号扁鼓的鼓面直径在180厘米左右,鼓帮高在90厘米左右。大号扁鼓也叫低音扁鼓,鼓面直径在120—150厘米,鼓帮高70厘米左右。中号扁鼓也叫中音扁鼓,鼓面直径在80厘米左右,鼓帮高在30厘米左右。小号扁鼓是高音鼓,鼓面直径在50厘米左右,鼓帮高在25厘米左右。

艺术特征

(一)综合性

章丘扁鼓是一种发展较为完善的民间音乐曲种,在乐队的建设、乐队演奏方面都自成一体,是舞、乐于一体的一门综合类艺术。

(二)独特性

章丘扁鼓起源于章丘,全省其它地方没有章丘扁鼓,章丘可以说是章丘扁鼓的中心了,全国其它地区没有这类曲种。

(三)自娱性

章丘扁鼓的盛行,源于较为单调的农村文化生活,它是当地人们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重要价值

(一)历史价值

章丘扁鼓是人民表达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看法和观念的一种方式。劳动人民用它来抒发着心中的情感,表达着自己的希望。伴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世代传承,不断进步,不断走向新的文明。

(二)现实价值

如今的章丘扁鼓可以使我们促进与其它地区的交流,扩大章丘的影响,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建立和谐社会的前进步伐做出了新的贡献。

(三)研究价值

章丘扁鼓可以丰富和发展我国器乐学。如器乐史、器乐美学等学科。

(四)美学价值

人们可以从表演者的动作、音乐本身等各方面体会章丘扁鼓带给我们的美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章丘扁鼓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