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靠山

陈靠山

中文名 陈靠山
出生日期 1962,11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生于1962,11,陕西省华县人。理学博士,山东省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科技开发委员会主任。曾经主持 国家863计划项目3项,省部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近90篇[其中SCI(E)或EI刊物12篇]。已经指导毕业5届硕士研究生,3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1位博士后出站。提出保护细胞膜是健身栽培的关键,此设想在生产实践上取得了成功.目前主要从事植物与微生物的关系, 活性多糖,天然产物等的研究。Email:,kschen80@hotmail.com.Tel:13066013616

  Email: ksc313@126.com

  履历  

  1978,9-1980,7 陕西华县咸林中学。

  1980,9-1984,7 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4,7-1986,9,1989,6-1992,3 甘肃天水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任教。

  1986,9-1989,6 兰州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2,3-1995,3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植物生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5,7-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996年被遴选为青年学术骨干,1997年任副教授。2001年被破格提拔为教授,2002年被聘为生物化学方向博导。

  2001,1-2001,10 DFG资助德国Max-Planck细胞生物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以色列农业部ARO Volcani中心博士后研究人员.

  教学工作  

  曾担任本专科生生物化学,分析化学,植物生理进展,研究生细胞生理,生物化学进展,现代生物学进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研究方向  

  植物与微生物的关系,活性寡糖与多糖,天然产物,无公害的作物增产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功能食品.  

  科研成果  

  鉴定或验收成果8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海洋局海洋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高密市政府特别奖20万元,东营市科技进步奖1项,执行国家"九五"和"十五""863"计划项目所研制的产品均获得五部委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产品推广带来了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网址:www.2116.cn, www.ytsw.com.cn)  

  学术论著  

  2000年以来发表的论文

  1,用ANS研究脱落酸提高植物线粒体膜的流动性.生物物理学报,2000,24(2):141-145

  2,Effects of Abscisic Acid and Its Artificial Analogs on NAD+2Specific 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Activity in Mitochondria from Maize Coleoptiles, Acta Phytophysiologica Sinica, 2000,26(6):551-556

  3,渗透胁迫下氯化胆碱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1,19(4):52-57.

  4,生长调节剂浸种对小麦经济形状及产量的影响.甘肃农业科技,2001,(12):32-33

  5,天达”2116”浸种对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抗旱性的影响.中国农学通报, 2001,17(6):24-28

  6,小麦叶面喷施抗旱宝增产宝的试验初报.陕西农业科学,2001(专辑):3-4

  7,氯化胆碱对小麦幼苗叶片在渗透胁迫下的影响.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2,20(1):27-30 。

  8,外源氯化胆碱可提高小麦线粒体膜的流动性.生物物理学报,2002 18(1):19--22

  9,增加作物产量和增强作物抗病性的新策略和技术关键.世界农药, 2002,24(6):48-53 。

  10,聚酰胺柱层析/反向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质谱法分离鉴定牛蒡叶中两种黄酮苷.分析化学,2003,31(8):10-23 。

  11,低浓度NdCl_3提高家兔小肠线粒体膜的流动性.中国稀土学报,2003(1):48-52

  12,Polyamide层析柱/RP-HPLC/LC-ESI-MS分离纯化鉴定牛蒡叶中的绿原酸.药物分析杂志,

  13,牛蒡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优化.中国药学杂志 2003,38(9): 659。

  14,牛蒡叶中微量木质体牛蒡子甙和牛蒡子甙原的分离与鉴定.色谱,2003(1):52 。

  15,利用牛蒡渣提取高活性膳食纤维的工艺.食品与发酵工业,2003,29(4):41

  16,ABA及antiABBP PAbs对小球藻异养生长的影响.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3,11(2):212。

  17,PP333用于小球藻培养影响小球藻的生长及蛋白质的含量.生物技术,2003,13(1):23。

  18,牛蒡菊糖及其制备方法的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 2004,34,(3):423-428。

  19,耐盐植物牛蒡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海洋科学进展,2004,28(5):69-72。

  20,牛磺酸对小麦幼苗生长的生理效应研究.植物生理学报,2004,30(5):595-598。

  21,复合氨基低聚糖对西洋参产量和抗病性的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166-16847。

  22,牛蒡寡糖对黄瓜幼苗诱导抗病性的研究.高技术通讯,2004,14(9):43-48(EI)。

  23,牛蒡寡糖及其协同钕诱导黄瓜幼苗抗白粉病的研究. 中国稀土学报(增刊),2004(22):140-143。

  24,李光友.壳寡糖对番茄挥发性抗真菌物质及植保素诱导效应的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4,34(6)1008-1012。

  25,NdCl3对黄瓜子叶抗氧胁迫的保护作用.中国稀土学报,2004(22):152-155。

  26,不同地域牛蒡叶绿原酸的含量比较及其抑菌实验.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4,16(4):328-330。

  27,植物激素IBA与6-BA对摇瓶分批流加异养培养小球藻的生长及化学组成的影响.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65-69。

  28,植物挥发性物质与植物抗病防御反应.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5,41(1):105-109。

  29,牛磺酸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5,23(1):11-15。

  30,Induc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nents in the Leaves of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by Chitosan oligomer. High Technology Letters,2005,11(1):95~100。

  31,复合氨基低聚糖抗病增产剂对几种粮食作物的增产效应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5,21(4):166-167,184。

  32,牛蒡寡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研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5, 26(6):1242-1247。

  33,拟康氏木霉液态发酵条件的研究. 菌物学报, 2005, 24(2):235-244。

  34,拟康氏木霉胞外多糖对番茄灰霉病的诱抗作用及对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5,31(2):99-102。

  35,猕猴桃属植物杀虫作用初探.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生物防治.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 2005,349 。

  36促生、抗逆防治病害的多功能生化-生物制剂研制. 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生物防治.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5, 623-624 。

  37,溶媒萃取,水蒸气蒸馏,气体吸附法收集番茄挥发性物质的GC/MS指纹图谱比较.西北植物学报.2005, 25(9):1868-1872。

  38,李光友等.番茄几种挥发组分对番茄灰葡萄孢的抑制作用的研究.云南植物研究.2005,27(3): 315-320。

  39,多功能制剂“多霸2”诱导番茄挥发性物质及防治番茄灰霉病及晚疫病的研究.植物保护.2005,31(5):46-49。

  40,蒡寡糖对双歧杆菌体外生长的促进作用. 海洋科学进展, 2005, 23(2):347-352。

  41,功能性寡糖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饲料工业, 2005, (6):54-59。

  42,牛蒡叶内绿原酸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植物保护,2005,31(3):35-38。

  43,拟康氏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对黄瓜枯萎病的协同防治作用.中国生物防治,2005,21(3):206-208。

  44,拟康氏木霉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及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中国生物防治,2005(增刊):。

  45,混合发酵提高2株海洋微生物菌株抑菌活性的研究,微生物学报,2005,45(6):871-875。

  46, 促生、抗逆、防病的多功能生物制剂对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05,5:26-27。

  47,柘树根多糖的体外免疫增强作用.现代免疫学, 2005,25(3):247,255。

  48,植物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31(3):100-103。

  49,Isolation, chemical investigation and immunity activity of an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s EPS-Ⅰof Antarctic bacterium Pseudoalteromonas sp. S-15-13 高技术通讯(英文版)(已接收)

  50,南极细菌Pseudoalteromonas sp. S-15-13 的分子鉴定及其胞外多糖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 中国海洋药物(已接收)

  51,南极菌Pseudoalteromonas sp. S-15-13 产胞外多糖的研究及其分子鉴定.极地研究(已接收)

  52,细菌胞外多糖的研究进展. 海洋科学.(2006.4)

  53,Induc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of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and its Resistance to Botrytis cinerea by Burdock Oligosaccharide,JIPB 2006(5),48:550-557

  54,.种植盐地碱蓬改良滨海盐渍土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生态学报,2006,26(3):801-807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