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多年前,现今横贯市中心的延安东路,是一条分隔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界河----洋泾浜。1914年时,因城市发展的需要,此浜被填没造路。路名以英王爱德华七世之名,命名为爱多亚路。 在这条爱多亚路的东端黄浦滩边,地跨两界的中央,二十年代曾有一座颇具风采的宏大纪念碑拔地而起,这座纪念碑就是堪称“上海第一碑”的外滩“欧战纪念碑”(又称“和平女神像”)。 说到纪念碑,在西方国家兴盛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这是以牺牲了成千上万的战斗者的血肉之驱才换来的结果。战争结束后,以雕塑艺术为文化传统的英、美、法等众多国家,在大城小镇广泛地修起了各种大小不同、造型有异的纪念碑和有关的雕塑,以纪念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不少纪念碑还刻上了他们的英名,以为永垂不朽。这股立碑、塑像的纪念之风,同样也在上海的外国租界吹起。在一战中,有不少外侨应战争之需离开上海,远赴欧洲战场。他们中有一些人就战死疆场,不能再重返黄浦滩。当时的上海毕竟是远离战火的世外桃源,所以实际上在大战尚在进行时就已有要纪念战死者之声。1917年先由公共租界的英国商会向工部局发出提议,希望能建一纪念碑以纪念上海英、法、俄、意等国侨民赴欧从戎的阵亡者,并提出这一纪念碑的位置可设在爱多亚路江边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接壤处。工部局很同意这个提议,只是此事涉及另一租界法租界,须得到它们的同意和配合。为此,由英国商会通过法国商会,向公董局征求意见。公董局完全赞同这个建议,还认为选择的位置很是妥当。 然而这一工作却没有立即进行。大战结束后,上海租界专门成立了一个战事纪念委员会。至1920年,委员会始正式决定在以前所议位置建碑,并成立了纪念碑委员会,开始实际操作。关于纪念碑的形式,曾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建成实用性的建筑物,如里面可以辟作商品陈列室。一种是建成单纯的形象辉煌的纪念碑。主张后者的自然是多数。于是采用后者建议。
1924年2月16日的揭幕典礼盛况纪念碑的设计图案颇费推敲,委员会采取了公开有赏征集的办法。悬赏的奖金最高达750两银子。结果最后认定的图象是:下为竖直的高大石碑,上缀黑色和平女神铜像,以求“永久之和平。” 建造纪念碑不仅要造碑塑像,还要将江边的地基做好,把沿江的驳岸修理一新等,开支极大。 这些经费一部分由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当局承担,但更大的一部分却必须向社会公众劝募,这一工作又费了不少时日。
1923年,纪念碑的地坪、碑身及周围的环境都已建好,但和平女神的青铜像是向国外定购铸造的,直到1924年初始运抵上海。经紧急装配后,两租界当局定于2月16日举行揭幕典礼。
位于上海影视乐园的欧战胜利纪念碑的复制品1924年2月16日的典礼盛况空前。近万人涌向外滩,从法大马路口到广东路口,途为之塞。 在纪念碑的典礼现场,碑座前整齐地排列着参战各国驻沪的陆海军士兵、租界万国商团团员、租界巡捕、救火队员,还有观礼的学生、童子军代表等。碑座两侧分列万国商团的军乐队和法国军队的军乐队。参加典礼的贵宾有各国驻沪的领事,以及中国方面的松沪护军使何丰林、警察厅厅长、外交交涉员、海关监督和上海县县知事等。 正午时分,揭幕典礼开始,先由纪念碑委员会委员长庇亚逊爵士和驻沪领袖领事意大利总领事致简短的开幕辞,然后由庇亚逊前导意大利领事向前,除下覆盖在碑上的幕布。整个纪念碑便在大众的注视下露出了全貌。
当纪念碑的幕布卸下时,外滩一带欢声雷动。万国商团军乐队先奏乐,继牧师为阵亡者祷告,此时黄浦江上的外国军舰齐鸣礼炮。接着法国军乐队再奏乐,由意领事先向碑基敬送花圈,随后各国领事、陆海军、工部局、公董局的代表继之。最后由工部局和公董局总董分别再作演说。典礼全部结束。
二战战火中,劫运也临到了这座和平女神像的头上。1941年底,日本侵略军跨过苏州河,占领了公共租界的中心区。作为敌对国标志性的建筑物,和平女神像被野蛮地拆下,两边铜雕的盔胄盾甲等古代战争用具被毁掉,至于碑面的文字则被全部磨去。 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终于胜利,日本投降后,将拆下后尚保留着的女神像归还给了英国领事馆。但这时上海外国租界已经收回,西方人在上海的独立统治已结束,而重建纪念碑又需要巨额的经费,这样,无论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要恢复这个欧战纪念碑,已难以考虑和实施。
和平女神像于是成了历史记忆中的一个旧上海名迹。
在上海市车墩镇的上海影视乐园内,矗立着一座欧战胜利纪念碑的复制品。很多反映旧上海的影视剧都曾在此取景拍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过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