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第五中学

襄阳市第五中学

中文名 襄阳市第五中学
校训 文明、振奋、务实、创新
邮编 441021
类别 重点中学
目录导航

学校简介

襄阳五中始建于1902年,1953年被湖北省政府批准为湖北省首批5所重点中学之一,2001年被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省教育厅命名为湖北省示范学校。1999年以来,先后连续五次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3]

襄阳市第五中学襄阳市第五中学(2)襄阳五中一直被誉为“鄂西北人才的摇篮”。建校100多年来,近6万名学子成才报国,其中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科学家、教育家、外交家、军事家、艺术家,有各条战线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

学校地址

襄阳市襄城区积仓街1号(老校区)

襄阳市樊城区邓城大道(新校区)

教学设施

拥有壮观气派的教学大楼、设施齐备的科学实验大楼、集电教中心、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为一体的综合楼--大成馆,堪称湖北中学界一流的体育馆--逸夫楼,是省级文明单位、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和群体活动先进学校,也是清华等全国名牌大学定点保送毕业生学校。

师资力量

学校顺应时代的潮流,弘扬“文明、振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塑造具有“敬业、爱岗、拼搏、奉献”的教师形象,逐步形成了具有一流的校园环境、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管理水平和一流的教育质量的历史名校。 学校现有9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人数7400余人。在岗职工288人,其中特级教师10人,高级教师113人,有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40余名。[3]

办学理念

在教学实践中,该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 进教学改革,积极进行“理想的教育”的办学模式实验,力求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成功的体验,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够享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通过实施这一实验,让学生形成“崇尚礼仪、崇尚科学、崇尚创造、崇尚第一”的品格,把学校办成“先进教育理念的实验园、先进教学技术的示范园、先进人才的百花园”。2005年以刘道德校长为核心的襄阳五中领导集体提出了“制度激励,文化引领, 建设名校工程、名师工程、名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构建和谐持续发展的新五中”的治校方略, 围绕“理性、质量、和谐、规范”八字方针,全面打造以书香校园、歌声校园、艺术校园、快乐校园、平安校园为主题的“五园” 学校,推进了五中又好又快发展。

办学理念:改革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帮助学生个体正确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挖掘每一个 学生的发展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体验,扬起希望的风帆,让每个教师都能享受教书育人的乐趣,让每一个学 生家长都获得子女进步的喜悦。

办学方略

承诺书

襄阳五中以“理性、质量、和谐、规范”为方向,积极向全国示范高中迈进,让我市更多的人民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理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理想的教育”的办学理念,推行“制度约束,文化引领”战略,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质量――以一流的教师队伍和一流的服务质量,创全国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让我市更多的人民子女享受全国一流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我市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和谐――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实施人性化管理,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让所有学生充分享受襄阳五中的优质教育资源,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

规范――充分发挥政务公开示范点的引领作用,大力实施阳光工程,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和收费行为,严格执行高中招生政策及“三限”规定,不断提高依法治校水平,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政府放心的学校。

校园文化

校风:文明、振奋、求实、创新

校训:文明、振奋、务实、创新

学风:崇尚礼仪、崇尚科学、崇尚创造、崇尚一流

教风:敬业、爱生、拼搏、奉献

助学政策

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我校成立助学基金会,一方面由学校投入一部分资金,另一方面接受社会各界的捐助,多方筹措资金用来资助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完成高中学业,每届有近100名学生3年得到学校助学基金会3000元的资助和社会各界捐款资助。此外,在省、市慈善总会的资助和委托下,我从2003年始,连年开办湖北省“慈善阳光班”,每年招收50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应届初中毕业学生,他们3年内每人得到6000元的资助。在学校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支持下,我校贫困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后顾之优,他们发愤学习,以优异成绩回报学校和社会。2003届、2004届阳光班学生已经于2006年、2007年毕业,两届阳光班教育教学成果在全省慈善阳光班中均名列第一,2003届阳光生蒋叶以669分(全省第20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两届阳光班学生101人全部考取本科大学,其中80多人考取一类重点大学,48人高考分数超过600分,襄阳五中资助贫困学生的成绩得到了省、市慈善总会的充分肯定和嘉奖,并在全省做了典型发言。

领导班子

职务 姓名
校长、党委副书记 汪文超
党委书记 徐晓旭

历任校长

职务 姓名
校长、党委副书记 汪文超
党委书记 徐晓旭

教学成绩

襄阳五中历任校长[4]

校名 任别、任期
襄阳府中学堂时期 车绍武
鹿门中学时期 车绍武
陶春荣
刘元丞
陆云龙
湖北省立二师、省立十中时期 傅廷仪
单家燊
杨昌寿
高建镛
刘震新
刘泥清
冯开睿
单家燊
王作斌
陈正模
省立五中、省立联合中学时期 张天阶
姜光籍
喻谟烈
杨观震
张 翮
陆云龙
李国魁
省五高时期 杨重熙
刘元链
闫平章
襄阳联合中学时期 1949.8—1950.6 余益庵
襄阳中学时期 1950.7—1952.8 阎平章
1952.9—1953.7 赵歧山
1953.8—1955.8 陈 洪
襄阳五中时期 1955.9—1968.3 亓仲平
1968.4—1970.8 冯慧敏
1970.9—1972.9 陈楚云
1972.9—1974.11 熊仁义
1974.12—1979.3 孟道正
1979.4—1983.8 亓仲平
1983.9—1986.8 吴鸿基
1986.9—1992.2 刘德平
1992.2—2005.8 李 凯
2005.9—2011.10 刘道德
2011.10— 曹荣葆

学校排名

校名 任别、任期
襄阳府中学堂时期 车绍武
鹿门中学时期 车绍武
陶春荣
刘元丞
陆云龙
湖北省立二师、省立十中时期 傅廷仪
单家燊
杨昌寿
高建镛
刘震新
刘泥清
冯开睿
单家燊
王作斌
陈正模
省立五中、省立联合中学时期 张天阶
姜光籍
喻谟烈
杨观震
张 翮
陆云龙
李国魁
省五高时期 杨重熙
刘元链
闫平章
襄阳联合中学时期 1949.8—1950.6 余益庵
襄阳中学时期 1950.7—1952.8 阎平章
1952.9—1953.7 赵歧山
1953.8—1955.8 陈 洪
襄阳五中时期 1955.9—1968.3 亓仲平
1968.4—1970.8 冯慧敏
1970.9—1972.9 陈楚云
1972.9—1974.11 熊仁义
1974.12—1979.3 孟道正
1979.4—1983.8 亓仲平
1983.9—1986.8 吴鸿基
1986.9—1992.2 刘德平
1992.2—2005.8 李 凯
2005.9—2011.10 刘道德
2011.10— 曹荣葆

学校荣誉

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襄阳五中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创造了新的辉煌。2002—2007年,学校为清华、北大输送了96名高素质人才;近几年来,状元桥畔状元辈出,共培养了杨晓寒等十名全市状元; 襄阳五中文理科高考高分率﹑重点大学上线率﹑本科上线率连续四年在全省名列前茅,在襄阳市遥居第一! 2007年高考再创辉煌,取得7项全市第一,四项全省第二的好成绩;包揽全市10名清华、北大等著名大学保送生;包揽全市10个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全国一等奖;通过北大、清华、人大、上海交大等全国著名大学自主招生考试62人,居全市第一; 2007年《湖北教育》公布了全省2007年高考情况,襄阳五中文科居全省第一,理科居全省第二!考入清华北大人数(24人)居全省第二,学校再次以高质量的办学水平赢得"中国百强中学"的光荣称号。[3]

“全面发展,办出特色;注重能力,鼓励创新;培养名生,带动全体”是五中办学的一种策略。1997年,襄阳五中在全市率先创办奥林匹克试验班,并在竞赛教学、竞赛管理、竞赛教练培养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奥赛成绩在全市遥遥领先。先后共有54人在具备保送资格的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2007年,襄阳五中囊括了全市10个奥林匹克竞赛国家一等奖,并且全部被全国知名大学保送录取,其中李林泽等5人被清华北大保送;在刚刚揭晓的2008届高三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襄阳五中又一次包揽了全市8个奥赛国家一等奖,其中,江鹏刚等5名同学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保送录取。自我市参加全国奥赛以来,数、理、化、生、信息五科奥赛均由该校在全市率先取得零的突破。

多年来,襄阳五中坚持在学生中组建科技发明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2007年在湖北省第2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襄阳五中韩哲新等8名学生获得省一等奖(全市高中仅8人),另有22名学生获得省二等奖,37名学生获得省三等奖,获奖等级和人数居全省前列。2007年7月首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总决赛在北京举行,襄阳五中10名选手组队代表湖北省参赛,夺得创意大赛全国团体金奖、全国创新型校长奖、2个全国创新型辅导教师奖、10个创意大赛全国一等奖、3个全国创意方案设计单项一等奖等5项大奖。近两年,该校有22名学生获国家专利。通过奥赛和科技发明培训,该校造就出一大批学生领军人物,带动了全体学生的进步;通过奥赛和科技发明培训,该校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敢于拼搏、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高考,襄阳五中再创伟绩,该校学生李卓雅、贺维[5]艺同学分获湖北省文科状元660分、理科状元689分,湖北省文理科状元同时花落五中!15名同学勇夺全国奥林匹克竞赛国家一等奖(全市第一、全省领先),15名同学顺利通过北大、清华、港大等全国著名高校自主招生笔试或推荐(全市第一、全省领先),11名同学已被北大、清华、中科大、复旦等全国著名高校保送录取(全市第一、全省领先),14名同学通过飞行员面试和体能测试(空军飞行员7人,南航飞行员7人;全市第一、全省领先)……襄阳五中全体高三年级师生正团结一心,扎实备考,力争2013年高考夺取五中新校区“三级跳”和“三连冠”的辉煌业绩,创造襄阳五中连续12年高考“重点大学上线人数全省第一、高分段全省第二”的奇迹,为“四个襄阳、两个中心”建设再做新贡献!

学校发展

2018年9月,2018中国百强高中榜单发布,襄阳市第五中学名列第74位。[6]

词条图册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全国十佳校园文学报刊”、“全国东西部结对帮扶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创造教育实验基地学校”、“中华美德教育行动示范学校”、“全国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单位”、“省最佳文明单位” 、“省最佳安全文明单位” 、“省绿色学校” 、“省花园学校”、“省级园林式单位”、“省普法先进单位”、“省科技兴校50强学校”、“省电化教学示范学校”、“湖北省中学后勤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单位” 、“省高中教育行业状元单位”“中国百强中学”等光荣称号。[4]

2008年学校先后荣获 “全国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全国后勤管理先进单位”、“首届中国和谐校 园之星”、“国家留学基金委出国留学人才选拔基地”、“全国百佳校园文学社团”、“全国百佳校园文学社刊”、“省青少年科技教活动示范单位”、“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市平安单位”、“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市公共事务公开先进单位”、“市工人先锋号”、“市区女职工保健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五中新校区被高新区授予“三好单位”(环境好·形象好·发展好)。

刘道德校长被评为“全国支持校园文学社团校长”,《状元桥》主编田玉波老师被评为“全国杰出校园文学社指导教师”,刘世国同志被评为“全国校园法制教育先进工作者”和“湖北省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优秀会员”,王启波、郑国龙同志被评为“全国后勤管理先进个人”,杨兵同志被评为“省中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师”,陈晓红同志被评为“省生物优秀教师”,廖爱红同志被评为“省音乐学科优秀教师”,马德军、徐五一、赵明富、王启波、杨立军、李伟才、张琼、邹德菊、李天艳、谢家祥、冯长春、胡修强、段仁保、张道华、罗本忠、徐大保、陈红、廖爱红、熊选勇、陈晓红、周天菊、康则强、金毓、刘静、李大林、何清、纪宏涛、王丹、涂圣义、龙明英等31名同志受到市级表彰。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