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马桥镇位于道县东南部,镇政府驻四马桥村,距县城33公里。东界宁远县水市镇,南靠洪塘营瑶族乡,西临横岭瑶族乡、蚣坝镇,北与白芒铺乡、宁远县天堂镇毗邻。辖四马桥、农科站、华山、燕山脚、密里洞、梁木洞、岩头、上屋冲、立山脚、周家山、麻湾、鸡公神、坳背洞、凤兴洞、塘坪、婆仂园、杨家、陈家、魏家、金狮庵,社头、八亩洞、滴水营、卜石塘、东关岭、早禾田、毛里坪、富足湾、大井头、罗家山、周塘营、彭家、郑家、三角洞等34个村,244个村民组。
1951年以驻地命名设四马桥乡。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时,是东风公社一部分。1961年体制调整时,以驻地命名四马桥公社。1984年复置。1995年撤区并乡与原杨家乡合并为四马桥镇。
全镇总面积11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14.6公顷,林地7974.3公顷,8811户,35274人。境内与宁远交界,山峦重叠,部分属平岗区。麻子寨、分水凹等山矗立境内。泡水流注其间,沿河两岸为较大面积的溪谷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暖,适宜种水稻、红薯、花生、烤烟等农作物,是道县重要产粮区。矿产资源蕴藏1万吨高岭土。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年工农总产值8341万元,年财政收入89.6万元。
境内有中学1所、小学39所,医疗机构54个。有修配厂、建材厂和农贸市场,是道县东南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县城至湘源温泉风景区公路横穿其境,简易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方便。
农科站:1976年建站,以建队时的任务取名。村委会驻羊角坝,辖10个村民组。总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64公顷,351户,1664人。
华山:1956年建社,以电影《智取华山》能鼓舞人们斗志,取名华山高级社,1961年为华山大队,后为村名。村委会驻新屋地,辖新屋地、寨子脚、龙家等15个村民组。总面积5.8平方公里,耕地125.6公顷,444户,1898人。
燕山脚:建村于燕山脚下,得名。村委会驻燕山脚,辖6个村民组。总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49.5公顷,190户,765人。
密里洞:此地有洞,树木茂密,取名密里洞。村委会驻密里洞,辖5个村民组。总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39.1公顷,132户,594人。
梁木洞:1780年从永州迁来,以村后一株梁木树定村名。村委会驻梁木洞,辖梁木洞、韭菜坪、栗山岭、白竹山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55.3公顷,213户,1091人。
岩头:村后山上有岩洞,得名岩头。此村是清未天地会升平天国农民起义将领何贱苟的家乡,但何家人当时已被杀绝。村委会驻老院子,辖老院子、岩头、槐树角等5个村民组。总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24.5公顷,118户,560人。
上屋冲:建村于半山脚,得名上屋冲。村委会驻上屋冲,辖上屋冲、老屋冲、口子山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45.5公顷,203户,848人。
立山脚:山多栗树,建村山麓,取名栗山脚,后雅化为立山脚。村委会驻立山脚,辖立山脚、龙头山、成家山、邓家洲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66.1公顷,269户,1222人。
周家山: 以姓取名。村委会驻周家山,辖周家山、石寨脚、上岭洞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58.3公顷,213户,916人。
麻湾:村前河湾地常种麻得名。村委会驻麻湾,辖麻湾、塘尾、立口洞、社子坝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2.9平方公里,耕地39.3公顷,251户,1042人。
鸡公神:1671年,魏姓从广东逃荒至此,天色微明,四顾无村,而闻喔喔鸡鸣之声,异之,取之鸡公神。村委会驻鸡公神,辖9个村民组。总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64.9公顷,385户,1246人。
坳背洞:建村于山坳背后之田洞中,故名。村委会驻坳背洞,辖3个村民组。总面积1.3平方公里,耕地39.7公顷,113户,404人。
凤兴洞:1780年由坳背洞分居,山峰突起,如凤之头,两侧斜坡,如凤之翅,因地形如凤凰起舞,取名凤兴洞。村委会驻凤兴洞,辖凤兴洞、沙子冲等5个村民组。总面积5.2平方公里,耕地40.6公顷199户,839人。
塘坪:村中一塘,塘边昔为空坪,取名塘坪。村内原有红龙庙,是革命烈士红34师师长陈树湘的遇难地。村委会驻塘坪,辖塘坪、彭家湾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48公顷,194户,853人。
婆仂园:昔有老太婆,在此灌园,取名婆仂园。村委会驻婆仂园,辖婆仂园、 增家洞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6.9平方公里,耕地76.7公顷,187户,716人。
杨家:以姓定村名。村委会驻杨家,辖杨家、大鼓岩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3.0平方公里,耕地58公顷,203户,1019人。
陈家:以姓定村名。村委会驻陈家,辖6个村民组。总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31.1公顷,166户,763人。
魏家:清道光14年,魏姓从永州迁来,以姓定村名。村委会驻魏家,辖5个村民组。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27.2公顷,193户,752人。
金狮庵:以村后昔有“金狮庵”定村名。村委会驻金狮庵,辖金狮庵、鸡婆丘等5个村民组。总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45.2公顷,154户,784人。
社头:建村于社坛之上头,故名。村委会驻社头,辖社头、潘家、凤家垒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5.9平方公里,耕地40.8公顷,177户,724人。
八亩洞:村边昔有三丘田,宽约八亩,取名八亩洞。村委会驻八亩洞,辖八亩洞、水油榨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3.9平方公里,耕地45.1公顷,195户,780人。
滴水营:村边山上有泉,泉水涓涓下滴,绵绵不断,昔设过兵营,取名滴水营。村委会驻滴水营,辖滴水营、老鼠园、南木源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7.7平方公里,耕地40.1公顷,256户,1084人。
卜石塘:石山点点,如人卜地,村边有塘,故名。村委会驻卜石塘,辖卜石塘、李子坳等5个村民组。总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19.1公顷,122户,468人。
东关岭:此村地处石塘东方岭边,为道县、宁远边境关隘,得名东关岭。村委会驻东关岭,辖东关岭、老院子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22.7公顷,96户,392人。
早禾田:昔日此地水源少,地势高,适合种植早稻,取名早禾田。村委会驻早禾田,辖早禾田、大湾岭、社屋地、庵子山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98.1公顷,230户,1097人。
毛里坪:元时,从宁远迁来,地势平坦,遍野毛栗,取名毛栗坪,后雅化为毛里坪。村委会驻毛里坪,辖毛里坪、岩口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51.5公顷,153户,676人。
富足湾:原山湾里有一片苦竹,叫苦竹湾,1950年改名富足湾,寓解放后丰衣足食之意。村委会驻安头山,辖安头山、富足湾、三坝头、大园里等5个村民组。总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55.6公顷,172户,761人。
大井头:村前头有口大井,取名大井头。村委会驻大井头,辖大井头、五亩岭、小周塘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 29.3公顷,131户,573人。
罗家山:村后龙山,原属罗姓,得名罗家山。村委会驻罗家山,辖罗家山、格洞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40.3公顷,110户,489人。现四马桥镇已将该村分设为罗家山、格洞两行政村,但未获县政府批准。
格洞:从彭家村迁来,与彭家村隔田洞相望,故名隔洞,讹为格洞。该村从罗家山村分立,现未获县政府批准。
周塘营:唐朝时,从附近村落搬来,建立圩场,以此地原有一口周姓的塘,取名周塘营。一说:蒋居乡昔设五营八寨,周塘亦一营也。村委会驻周塘营,辖周塘营、鸡公山、水岩、龙古冲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72.1公顷,331户,1278人。
彭家:1958年建队,命名彭家大队,以姓定村名。村委会驻彭家,辖彭家、大岩山等11个村民组。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4.1公顷,398户,1517人。
郑家:以姓定村名。村委会驻郑家,辖郑家、格江铺等10个村民组。总面积4.1平方公里,耕地107公顷,334户,1327人。
三角洞:村边三座山,成三角形,村口是田洞,取名三角洞。村委会驻三角洞,辖三角洞、恩湾等5个村民组。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31.5公顷,137户,5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