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马迹山

作品名称 题马迹山
作品出处 全唐诗:卷850-28
创作年代 五代十国
目录导航

作品原文

题马迹山

瀛洲西望沃洲山,山在平湖缥缈间①。

常说使君千里马,至今龙迹尚堪攀②。[1]

作品注释

①瀛洲: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山。《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此处借以指马迹山。沃洲山:在浙江省新昌县东,东晋高僧支遁曾居于此。有放鹤峰、养马坡,为支遁遗迹。

②千里马:义有两指,一指高僧支遁善相马养马;一指秦始皇骑马东巡。龙迹:龙活动中留下的痕迹,此喻指秦始皇,秦始皇有“祖龙”之称。[1]

作品译文

从瀛洲西望便是沃洲山。

沃洲山在湖上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曾经听说支遁高僧在这里相马养马。

而这里也还有秦始皇东巡的遗迹可寻。

作品简析

马迹山在江苏省武进县东太湖中。岩壁间隐约似有马迹,传为秦始皇东巡时,其马所践踏而留。明初,俞通海以舟师破张士诚于此。这首诗既描绘了马迹山之现状,也缅怀了马迹山之历史。行文锤炼,铿锵有力。[1]

作者简介

文鉴,五代十国时南方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失考,大约公元939年前后在世。有诗名,《全唐诗》存诗一首。[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