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学院标识1979年6月经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的胜利油田师范学校。
1981年4月,根据胜利油田基础教育师资培训的需要,在胜利油田师范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胜利油田教师进修学院。
1983年5月,胜利油田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胜利油田教育学院,承担普通专科学历教育任务。
1985年8月,经国家教育部备案,石油工业部批准,成立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
1988年7月,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胜利石油学校、胜利油田教育学院联合办学,三校设一个领导班子、一套机构,分别承担大专、中专和成人教育任务。
2000年2月,适应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特大型企业改革需要,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停止招生。
2003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了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2005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创建于1973年省部级重点中专——胜利油田卫生学校于2006年并入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成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医学系。
2014年,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市人民政府决定共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跻身2019年中国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评价10强。
2022年2月18日,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在东营正式揭牌。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3)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教学设有油气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文法与经济管理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基础科学学院、护理学院。开设石油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自动化、软件工程、护理学、法学、学前教育等34个本科专业及油气开采技术、应用化工技术、药学等15个专科专业。专业涵盖理、工、文、法、教育、管理、艺术、医学等8大学科门类,形成理工科为主、石油石化专业特色鲜明、文理兼备的专业结构体系。[11]
油气工程学院:油气储运工程、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油气储运技术(专科)、石油工程技术(专科)
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应用化工技术(专科)
学院冬景(图片来源:@ForeverMy679)(3)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其控制;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科)、数控技术(专科)、电气自动化技术(专科)
文法与经济管理学院:法学、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文秘(专科)、秘书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会计(专科)
教育与艺术学院:学前教育、音乐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学前教育(专科)
基础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物联网工程
护理学院:护理学;药学(专科)、护理(专科)
2019年,学校停止招收专科专业,部分本科专业也停止招生。
师资概况
截至2022年5月,学院有教职工603人。专任教师505人,其中高级职称19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8%;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的37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45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0%。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人、“黄河三角洲产业领军人才”1人、“黄河三角洲学者”2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1]
杰出人才
教授:刘衍聪、李明忠、金强、夏道宏、綦耀光、闫相祯、张在旭、李宗民、吴晓东、曲艳丽、李效珍、于云华、赵义明、周西臣、綦振芳、李军、宋会英、李春明、梁敬升、薛德枢、代晓东、张春晓、张媛、岳吉祥、李红、张燕、徐鸣、于颖敏、史德青、尹晓丽、陈艳红、杜彩凤、董大伟、孙树芳、杨树林、蒋秀燕
副教授:辛艳萍、时凤霞、胡秋媛、孔雪、王延章、王学武、王厉强、万军凤、王余宝、王艳丽、孙志峰、孙元伟、高亮、吴明银、张会敏、崔红霞、姚媛媛、祝永胜、高丽、韩东敏、刘焕荣、周迎梅、刘文静、何冬青、沈学锋、王铭、孙振华、王国栋、李浩光、何进、刘庆、刘晓、潘大伟、石岗、孙凤、王东起、张茂玉、魏启华、李萍、苏祝文、魏松英、王青、赵兴葆、温丽萍、巴永青、刘青山、张爱美、王艳、刘力榕、王贞、叶艳、黄昊、高倩、李伟娟、路玲、谢芹、葛琳、李红、王家明、刘娟、徐小琳、李大容、贺秀英、闫光琴、于荣国、展宝生、于其芳、徐月欣、黄蓉、颜静、李慧、张萌、黄璟、聂涛、王勇、李冰、孙倩倩、张静、王卫军、庞云忠、韩效伟、刘炳玲、刘兆辉、任滨、王福沛、徐长春、王丰霞、盛庆全、崔敏、崔丽、黄凤华、庞小峰、苏海青、王忠波、张立群、祁鑫、贾志强、石绍云、刘升、王慧贞、韩庆春、张莉、禇世峰、刘颖、王雪冰、王劲松、崔浩、赵宁、崔健、迟杰、胡冬霞、孙涛、胡霖、史良、张小云、尹健、张魏、赵森、王秀庭、刘素群、王芬芬[12]
学校新生录取率、新生报到率均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等国家级学科竞赛、创新大赛中奖项469项,其中一等奖49项,二等奖158项;在山东省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高校机器人大赛等省级竞赛中获奖383项,其中一等奖及以上63项,二等奖115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累计立项248项,其中国家级88项,省级19项,立项数量和质量均居于山东省独立学院首位。2016年全国大学生沙滩排球赛荣获普通组女子冠军、男子亚军。
拥有面向“黄蓝经济区”的化工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省级创新实验区1个
学校科研成果快速增长,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科学计划(火炬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计划项目360余项,近年来,学校突破性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计划(火炬计划)、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各级教科研项目580余项。获市厅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430余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中国图学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48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4项。
东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东营市委市政府设立的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市级最高奖。东营市第二十四次(2014.01-2014.12)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经东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该院推荐申报的24项社科成果中,共评选出23项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5项。
馆藏状况
截止到2015年,一楼书库面积675平方米,藏书近20万册。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社会科学总论;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自然科学总论;数理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22个大类,86323种。书库实行全开架、开放式微机借阅。开展的主要业务有:读者外借、预约图书,解答读者一般性咨询,新书推荐和导读工作,联系读者,了解需求,及时向采编部及有关部门反馈图书需求信息。年购新书3.5万册,价值100万元。
二楼参考咨询室面积675平方米。收藏有大量珍贵的典藏图书:如《续修四库全书》《传世藏书》《古今图书集成》《申报》《民国丛书》《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文化精华全书》《新元史》《励耕书屋丛刻》《四库全书》精华版、《四库全书荟要》、《中国大百科全书》《二十四史》《二十五史》《永乐大典》等。过报近万册。主要业务:为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提供检索服务;为教师教学科研中的课题进行追踪服务,提供工具书、特藏图书查询。
三楼阅览室面积420平方米,内设教师专席80余座。每年订阅期刊、报纸1191种。期刊包含22个大类,1171种,包括《毛泽东思想研究》《学术交流》《高教探索》《法制与社会》《世界文学》《中国美术》《读者》等;报纸20种,包括《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参考消息》《中国体育报》《中国文化报》等。过刊24366册。主要服务内容包括:现刊阅览、过刊阅览和信息咨询服务。
——创办全国高端独立学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校徽名称——《胜利之光》
胜利学院校徽——《胜利之光》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胜利石油管理局联合创办的本科普通高等院校。学院标志是在融汇吸收大学精神和企业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进一步凝聚升华,主题创意为“胜利之光”。
标志采用传统校徽双圆嵌套模式。圈内外缘上不部是学院汉语名称的手写体,下部是英文名称的印刷体。这两部分构成一个汉英相接的圆环,寓意许愿兼承传统,中西兼容的博大胸襟和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中心为标志主题,背景是大海之上旭日上升,核心是大海之波抽象而成的一侧翻开的白色书体。
大海浩荡,一则表示学院渤海之畔的地理位置;二则寓意知识海洋深邃厚重,师生遨游徜徉,学而不厌;三则象征油海深广,潜力巨大。旭日东升,一则寓意学院生机勃发,青春自由;二则寓意全体师生发愤图强,自强不息;三则象征学院愿景美好,前程似锦。
白的书本浮于大海之上,翻动的书页象征跳跃的火焰、象鼓胀的风帆。书页翻动,寓意学院师生勤于学习,不断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力量。火焰跳跃,寓意师生用智慧点燃经久不息的热情,迸发出夺目的科技之光、能源之光、人文之光。最后,大海、风帆、旭日共同回忆学院在教书育人民族复兴大伟大道路上,乘风破浪,共济沧海的豪迈情怀和团结精神。
胜利学院校训——循大河精进不息 依沧海虚怀博纳
校训诠释
循大河精进不息,依沧海虚怀博纳
在此,大河指黄河;沧海指渤海,表明学院北枕黄河、东依渤海的地理位置。精进不息,语出李纲《雷阳与昊元书》:“自强不息,积小而大。非精进乎?”虚怀博纳,意出《老子》:“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测……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旨在训导师生修德治学遵循大河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自强精神,师法沧海不拒细流虚怀若谷的博大胸怀。
——敦本务实 弘毅笃行
——育之以德 授之以渔
——博学尚能 敏思求异
——《胜利之光》
学校在京领新国际所发布的“2019年中国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300强”中,位居第292名。
2022年4月,软科2022中国大学排名发布,山东石油化工学院以总分90.2位列第541名。[10]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孟晓雷 |
院长 | 徐春明 |
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正校级) | 张英杰 |
党委副书记 | 马洪军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冯其红、张思峰、李宗洲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 张崇广 |
资料来源:2022年6月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官网[2]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孟晓雷 |
院长 | 徐春明 |
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正校级) | 张英杰 |
党委副书记 | 马洪军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冯其红、张思峰、李宗洲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 张崇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