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纳税检查是指征收机关依据 国家税收政策、法规和
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对纳税人、 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
扣缴税款义务真实情况的监督和审查。纳税检查是
税收征收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贯彻国家税收政策法规,严肃税收纪律,加强纳税监督,堵塞 税收漏洞,纠正错漏,保证 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必要措施。 《征管法》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接受征收机关依法进行的纳税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隐瞒。征收机关有权进行下列纳税检查:
(一)检查纳税人的 账簿、 记账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检查扣缴义务人 代扣代缴、 代收代缴税款账簿、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
(二)到纳税人的生产、 经营场所和货物存放地,检查纳税人应纳税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有关财产,检查扣缴义务人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经营情况;
(三)责成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供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文件、证明材料和有关资料;
(四)询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问题和情况;
(五)到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 分支机构检查纳税人托运、邮寄的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有关单据、凭证和有关资料;
(六)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帐户许可证明, 查核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银行或者 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帐户;查核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 储蓄存款,须经银行县市支行或者市分行的区办事处核对,指定所属储蓄所提供资料。
征收机关派出的人员进行纳税检查时,应当出示 税务检查证件,否则被检查人有权拒绝执行。纳税检查人员有责任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
纳税检查的常用形式有以下两种:
(1)组织纳税人自查和互查。组织纳税人自查和互查,是在 税务查帐中贯 彻 群众路线的一种好形式。纳税人自查,就是在 税务机关辅导下,组织财会人员 自行检查的一种形式,纳税人互查,就是把纳税单位的财会人员组织起来,按系 统、按行业或按片(地段),组织进行互相检查。在纳税人自查和互查中,税务 机关应提出明确的检查要求,发给检查提纲,做好宣传辅导和 组织工作。
(2)税务机关检查。税务机关检查是纳税检查的主要形式。它又可分为: 日常检查、专项检查、 专案检查等几种不同的做法。日常检查也叫全面检查,是 指对通过一定方法筛选出来的检查对象履行纳税义务情况进行的综合性检查。专 项检查是指根据工作需要安排的单项检查,如单项税种的检查、 发票检查、出口 退税检查、 关联企业
转让定价检查等。专案检查是指对群众举报、上级交办、有 关部门转办等案件的检查。
图书信息
书 名: 纳税检查
作 者: 艾华
出版社: 中国税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8月
ISBN: 9787802350991
开本: 16开
定价: 39.00 元
内容简介
《纳税检查》根据我国现行 税收法规,紧密联系纳税检查工作的实际情况,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纳税检查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教材共九章,第一章纳税检查概述,第二章对 会计核算资料的检查,第三章至第九章是对各具体税种的检查。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有亲临现场检查的感觉,书中对各主要税种的检查均编有检查案例,尤其是
企业所得税检查中的综合案例具有模拟检查的效果,对检查技能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每章均编有复习思考题,供学生学习使用。本教材既适合经济类高等院校财政、税收专业的学生学习使用,也可作为税务部门、税务 中介机构的广大实际工作者,以及财税专业教师的参考用书。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纳税检查概述
第一节 纳税检查的意义
第二节 纳税检查的内容与要求
第三节 纳税检查的形式与方法
第四节 纳税检查的基本程序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会计核算资料的检查分析
第一节 会计报表的检查分析
第二节 会计账簿的检查分析
第三节 会计凭证的检查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增值税的检查
第一节 销项税额的检查
第二节 进项税额的检查
第三节 应纳增值税额的检查
第四节
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的检查
第五节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检查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消费税的检查
第一节 生产销售环节应纳消费税的检查
第二节 委托加工环节应纳消费税的检查
第三节 进口环节应纳消费税的检查
第四节 零售环节应纳消费税的检查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营业税的检查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业的检查
第二节 建筑业的检查
第三节 金融保险业的检查
第四节
邮电通信业、 文化体育业、 娱乐业的检查
第五节 服务业的检查
第六节 销售 不动产的检查
第七节 转让 无形资产的检查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土地增值税的检查
第一节 征税范围的检查
第二节 土地
增值额的检查
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及会计处理的检查
第四节 土地增值税清算的检查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其他小税种的检查
第一节
城建税与 教育费附加的检查
第二节
资源税的检查
第三节
房产税的检查
第四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检查
第五节 印花税的检查
第六节
车船税的检查
第七节 契税的检查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企业所得税的检查
第一节 收入总额的检查
第二节 材料成本的检查
第三节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
长期待摊费用的检查
第四节 生产成本的检查
第五节 期间费用的检查
第六节 资产损失的检查
第七节 永久性差异和 暂时性差异的检查
第八节 纳税申报表及案例的检查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 个人所得税的检查
第一节 工资、薪金所得的检查
第二节 劳务报酬、 稿酬所得的检查
第三节
特许权 使用费、财产租赁、
财产转让所得的检查
第四节 利息、 股息、 红利所得、其他所得、 偶然所得项目的检查
第五节 个体工商业户
生产经营所得的检查
第六节 承包、承租 企事业单位所得的检查
第七节 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检查
复习思考题
……
编辑推荐
《纳税检查》是财政部规划教材·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财经类教材。
文摘
2.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分析。
(1)流动资产项目分析。
①分析货币资金。货币资金是企业进行正常生产的资金保证,直接反映企业的经营现状和经营能力;货币资金充裕程度代表企业的支付能力大小,如果企业支付能力低,即表明企业货币资金不足,不能保证正常生产、不能正常发放工资。如果企业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则可能存在以下问题:侵吞货币资金收入、伪造货币资金支出、冒提银行存款,实地检查时要进一步查证。
②分析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余额与企业收入额密切相关,检查时,应与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人”相对照,若资产负债表反映本期应收账款余额增加,而利润表中当期“主营业务收入”减少,则应进一步核实账证。此外,由于表中应收账款是以其账面余额扣除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金额填列的,而坏账准备提取额与企业的损失有关,检查时应注意企业列支的坏账准备是否进行了纳税调整。
③分析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是企业购买生产材料或设备的预付款,而其他应收款是企业非经营性往来款项。正常情况下,其他应收款的发生额应该很小,如果检查发现其他应收款发生额较大或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以红字体现,则纳税人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将收入款转入其他应收款或预付账款,漏缴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
④分析存货。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由多项流动资产构成,应处于不断的增减变动中,检查时如果发现企业报表存货呈不断增大趋势或长期保持不变或为整数反映的,应进一步检查以下三个内容:一是存货的构成问题,注意有无将固定资产、生产物资和专项物资计人存货。二是存货的波动较大异常变化问题,注意有无高转销售成本,人为调低利润。三是存货周转率与收入、成本匹配问题,如果企业存货周转率低,可能是产品滞销积压、盲目采购积压造成,也有可能是弄虚作假虚增存货造成,此时收入、成本都会降低;如果企业存货周转率高,可能是企业销货能力强,收入、成本会同时增加,但也不排除企业有意少记存货成本,虚增销货成本的情况,此时,收入没有明显变化,成本却呈上升趋势,收入与成本悖动。
(2)分析非流动资产。
①分析长期投资。长期投资的形式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如果上述长期投资余额减少应注意企业是否存在以收入冲抵投资不纳税,或转让投资不纳税的行为;如果上述长期投资余额增加要注意企业投资的实际形式,对于以实物资产对外投资的,要注意纳税人是否进行了相关税收处理。
媒体推荐
书评
呈献在您眼前的是一套由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主审、政产学界专家构思编写的“经济管理类课程教材·税收系列”。教材与教辅匹配,理论与实践结合,为您提供一个全新的学习方法。
教学母本:通过清晰、准确、活拨的描述,使您掌握税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习指导书:通过重点、难点的提示,背景资料的提供,各种题型及答案的提取,强化您对税收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掌握。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点评,培养您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这套书固然是您学习税收的好教材,好教辅,但她同时也是您从事实务工作的好顾问、好帮手。
本书解答下列问题:纳税检查的内容、方法与基本程序,会计核算资料的检查分析,增值税的检查,消费税的检查,营业税的检查,企业所得税的检查,个人所得税的检查,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等其他税种的检查。
序言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管理类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内容,编写出一套高水平、高质量、上台阶,融理论与实务、知识性与启发性于一体,适合我国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教学需要的真正的“21世纪课程教材”,在教育部高教司的直接领导下,我们组织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会计师事务所等“政产学”界的专家教授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征求各方意见,讨论教材编写大纲和知识点。教材初稿完成后,分别审查了各门教材的初稿,并进行了认真修改和完善,最后定稿。这套教材是教育部重点项目“财税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重要成果之一。它倾注了专家教授的智慧,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套教材与同类教材、出版物相比,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准确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我们希望全国各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广大教师继续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同时将使用这套教材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向各位主编反映,以供修订参考。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