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八中學

惠州市第八中學

中文名 惠州市第八中学
校训 博学造才、诚信做人
现任校长 林本红
所属地区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
目录导航

学校概况

惠州市第八中学创办于1987年9月,1994年被定为市直重点中学,2001年被评定为广东省一级学校,中央教科所多媒体外语教学实验基地和德育实验学校,2007年被评为惠州市初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此外,学校还被广东省电教馆定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995年起开办藏族初中班,2002年起招收高中藏族插班生。

学校大门学校大门惠州市第八中学是惠州市教育局直属公办重点完全中学。现有初、高中教学班共43个,学生3000余人。有来自21个省(市、区)的优良师资:在编教职工225人,其中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75人,高级职称者达36%,本科以上学历者达90.5%,中年教师人数(30—48岁)达82%,六年以上教龄者达78%。

二十五年来,学校迅速发展成为广东省一级学校、惠州市初中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学校高中采取走读式,相对于寄宿制有其优势:第一,高中规模和班额相对较小,学校管理和教师关心更容易到位;第二,学生在家吃住既能保持饮食质量和安静休息,也能避免住宿所带来的不良风气干扰;第三,利于家长和子女加强交流、密切关系,特别有利于及时解决学生青春期过程中所遇到的普遍问题;第四,比较适合城市独生子女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同时,学校处于市中心,公共交通十分便利,学生乘车和家长接送都很方便,周边也有许多单位宿舍可供租用。

历届校长

沈军:

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物理系、进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研究生,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多次被评为县、市先进教师、优秀党员,多次被记功嘉奖。先后在海康县教育局、紫金中学校长的岗位上工作。1987年,从紫金中学调入惠州创建惠州市第八中学。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教师,1997年,被评为惠州市宣教系统拔尖人才,1999年被评为惠州市优秀校长。2000年,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试析:主导与主体》论文,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发表《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论文,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被选入《中国教育大典》。

陈可辉:

广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名校长培养对象。1992年被评为首届南粤教坛新秀,获特等奖。热爱教育事业,乐教善教,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突出的教育教学业绩,为全国重点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人才。

戴立波:

198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数学系,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惠州市中、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会长。曾任惠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高中数学教研员,多年担任高中数学教学和从事数学教育教学研究,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是惠州市学科带头人。主编《高中数学快速解题手册》(陕西师大出版社)、《高中数学掌握学习指导》(高一上)(广东教育出版社)等书籍,参与主持的课题《惠州市教学评优机制的构建与实施》获广东省二等奖。

管理机构

惠州八中决策系统
职务 姓名 执行系统
校长、书记 李良 全面管理学校工作
副书记 彭友宝 党群部
副校长 龙养吾 课程部
副校长 刘国鸿 学生部
副校长 温谷祥 后勤部
校长助理 钟映秋 协助校长工作
工会主席 骆凯华 工会
执行系统 管理中心 姓名 职务
党群部 校务管理中心 陈剑 主任
李彩新 副主任
党务管理中心 李丽群 主任
职工服务中心 骆凯华 主任
陈芸 副主任
刘新妹 副主任
课程部 教师发展中心 曾禀仁 主任
张朝晖 副主任
课程资源中心 王光华 主任
骆冬秋 副主任
吴金太 副主任
教学服务中心 古兆丽 主任
学生部 学生管理中心 叶春燕 主任
朱新发 副主任
彭炬 副主任
学生发展中心 蔡伟平 主任
范东媚 副主任
西藏部管理中心 关惠生 主任
李新荣 副主任
文莉媛 副主任
安全保障中心 荆国华 主任
曾志华 副主任
后勤部 后勤保障中心 陈宇程 主任
古剑清 副主任
财物管理中心 朱可彬 主任
陈明 副主任

学校荣誉

惠州八中决策系统
职务 姓名 执行系统
校长、书记 李良 全面管理学校工作
副书记 彭友宝 党群部
副校长 龙养吾 课程部
副校长 刘国鸿 学生部
副校长 温谷祥 后勤部
校长助理 钟映秋 协助校长工作
工会主席 骆凯华 工会

办学设施

执行系统 管理中心 姓名 职务
党群部 校务管理中心 陈剑 主任
李彩新 副主任
党务管理中心 李丽群 主任
职工服务中心 骆凯华 主任
陈芸 副主任
刘新妹 副主任
课程部 教师发展中心 曾禀仁 主任
张朝晖 副主任
课程资源中心 王光华 主任
骆冬秋 副主任
吴金太 副主任
教学服务中心 古兆丽 主任
学生部 学生管理中心 叶春燕 主任
朱新发 副主任
彭炬 副主任
学生发展中心 蔡伟平 主任
范东媚 副主任
西藏部管理中心 关惠生 主任
李新荣 副主任
文莉媛 副主任
安全保障中心 荆国华 主任
曾志华 副主任
后勤部 后勤保障中心 陈宇程 主任
古剑清 副主任
财物管理中心 朱可彬 主任
陈明 副主任

办学历程

惠州市第八中学获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主要有:中央教科所多媒体外语教学实验基地、德育实验学校,中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单位,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援藏先进集体,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档案综合管理特级单位,广东省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被广东省电教馆定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学校多次获“惠州市初中教育教学质量进步奖”、 “惠州市高考成绩进步奖”和“惠州市高考尖子生培养奖”。

2019年12月11日,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荣誉。[7]

办学理念

学校坐落在风景如画的西湖之畔,占地5万平米,学校建有风雨体育馆、游泳池、草坪足球场和高标准的运动场,还建有地理园、生物园,校园内绿树摇曳生姿,碧草四季如茵,雕塑、画廊、墙报等布设讲究,富有高雅的艺术情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学校教学设备先进,有千兆光纤校园网、多功能学科实验室、多媒体课室、电子阅览室等。图书馆藏书8万余册,有两个大型图书阅览室,各种报刊、杂志500多种。

办学成果

2001年1月18日。广东省省教育厅正式批准惠州市第八中学为广东省一级学校。继广东省重点中学——惠州市一中之后,这是惠州市直第二所省一级学校。

(一)

冰心有一首诗写道: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遍洒了牺牲的血雨。用这首小诗来形容惠州市八中的昨天和今天,十分恰当。

学校初创时十分艰辛,1987年,在杂草丛生的水塘边,一栋教学楼拔地而起,新生的惠州市八中就在这样简陋而荒芜的环境中开课了。那时,师生居无住房,吃无食堂,活动没有运动场,有人因此戏称为‘三无’学校。特别是下雨天,师生还得穿上高筒雨靴,横过一大段烂泥塘,才能来往于学校……

当时由于八中位于惠州市的新开发区,不仅教学环境差,而且生源素质也差。八中的生源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因经济开发失去了田地后洗脚上岸的农民子弟;二是开店设档的小商贩、个体户子弟;三是汽运公司司机的子弟。这些学生的家长,文化素质大多都不高,且忙于经济活动,无暇教育子女,使得进入八中的学生,相当大的一部分,不仅存在学习基础差的问题,不少人的思想素质也比较差。

针对这些突出和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沈校长和全校教育工作者们首先下大力气狠抓德育教育,建立了严密的、系统的校内外德育工作网。在全面务实学生勤学向上的思想基础的同时,全面深入、切实有效地开展了素质教育。

几年来,惠州八中在高中学生入学成绩排在全市市县重点中学之末的情况下,高考成绩年年有突破,以省线入围人数为例,1994年9人,1995年13人,1996年38人,1997年68人,1998年108人,1999年达153人。在惠州市名列前茅,获“惠州市高考进步奖”。高中会考成绩突出,合格率、优良率均超过省一级学校标准要求。初中中考成绩同样稳步前进,各方面指标均达省一级学校标准。

近年来,惠州八中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级学科竞赛,成绩十分突出。从1995年到1999年,八中学生共获市以上奖项62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项82项,国家级一等奖(或第一名)达14项。其中,1995年黄小涛等11位同学参加全国第九届化智杯化学竞赛,荣获初中组团体一等奖,黄小涛等3位同学获个人一等奖,四人获二等奖,三人获三等奖,一人获鼓励奖。面对这样一个优秀的集体,竞赛组委会深受感动,特别指定八中学生代表作大会发言。北京清华园的上空,第一次传响了八中人的强音!

1998年,潘峰同学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被华南理工大学免试录取。钟晓瑜同学获全国中学生外语口语竞赛一等奖。1999年,邓文婷等3位同学获首届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英语知识能力一等奖。特别是1997年,李晟同学获得第二届“新蕾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第一名,第三届“跨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全国一等奖。

(二)

1987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物理系的沈军,从紫金中学校长的岗位上调入惠州创建惠州市第八中学。

当时,八中的定位不过是一所职业中学。事业心强,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经验非常丰富的沈校长,当然不满足于此。他决心利用“九十年代看惠州”的大好时机大干一场,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办学理念。

历史的机遇终于向他、向八中人露出了笑脸。1991年7月,市八中由惠城区划归市管后,定位为普通中学。当时的市长李近维提出:“要让人看到:惠州最美的是西湖,最漂亮的是学校。”由此,市八中列入市政建设工程之一,共投资5000多万元,进行全面扩建、改建,1993年4月17日建成,并举行隆重的竣工剪彩仪式。这样,原来简陋不堪的“三无”学校变成了一所崭新的现代化学校,其规划设计被评为广东省一等奖。

学校教学楼、办公、实验大楼、图书馆、风雨体育馆、400米跑道的标准运动场、游泳池、教工宿舍大楼、综合宿舍楼等“大件”完成后,八中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500多万元,用于完善教学所需设备设施。学校校园网正完成首期工程,现代教育技术代替了传统的“多机一幕”,学校的管理也正步入现代化管理阶段。

惠州八中的现代化建设得到了国内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几年来,市八中接待了来自北京、上海、湖南、江西等地的参观学习者,对惠州八中国内一流的教学设备推崇不已。

现代教育具有现代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惠州八中丰厚的教学“家底”为学校教育出人才、结硕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惠州八中的成功主要在于有一群以办好八中为自己终生奋斗目标和追求的教育工作者。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物理系、进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研究生的沈军校长,先后在海康县教育局、紫金中学校长的岗位上工作多年,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他是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多次被评为县、市先进教师、优秀党员,多次被记功嘉奖。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教师,1997年,沈军校长被评为惠州市宣教系统拔尖人才,1999年被评为惠州市优秀校长。2000年,沈军校长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试析:主导与主体》论文,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发表《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论文,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被选入《中国教育大典》。

在沈校长的带动下,八中教师积极参加教学实践与研究,优秀教师不断涌现,其中,方翠莲老师获全国物理优质课二等奖,沈益老师获全国英语优质课优秀奖,黄方老师获广东省物理优质课一等奖,龙养吾老师获省历史优质课二等奖,关惠生老师获省美术优质课三等奖;黄方、沈益、周筱惠老师获“南粤教坛新秀”称号;石惠莲、谢贤梅老师被评为省优秀班主任,莫瑞斌老师被评为惠州市杰出教师,彭琴英老师被评为惠州市优秀班主任,周筱惠、沈益、危志成、宋龙渊、石丽萍、吴永丹等老师获惠州市优质课一等奖。几年来,八中教师共有160多篇论文在全国、省、市各级报刊发表,或被评为优秀论文,其中国家级13篇,省级18篇。

1995年初以来,八中还接受了中央、省下达的“教育援藏”光荣任务,为增进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

惠州市第八中学已经走过了光辉的昨天,我们相信她的明天一定更加璀璨夺目。

办学特色

学校以“三个服务”为办学理念,即服务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服务教师,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社会,创建人民满意学校。学校以“博学造才、诚信做人”为校训,大力弘扬“敢为人先,求真务实,博学兼容,诚信敬业”的“八中精神”,落实“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快乐学习,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科学管理,规范办学,提高质量,突出特色,积极创建全国示范性高中。

援藏工作

2009年惠州市各校高考情况统计表2009年惠州市各校高考情况统计表惠州市第八中学是惠州市高考和中考强校,2003年升中考成绩名列惠州市直第1名,高考升学率达到91.8%,西藏班升中考成绩名列全国第3位。2004年李凤玲同学以900分的成绩喜获全省英语单科状元。2006年蔡焕春和许洁列惠州市高考总分第15名和第19名。

1995年至2003年,学生获市级以上学科竞赛奖900多人次,其中国家级82人次,省级216人次;教师获市级以上奖励100多人次,其中国家级12人次,省级20人次。教师有180多篇论文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奖,有多个研究课题在省市获奖,有50多位教师在省市级优质课评比中获奖。

2008年高考本科入围率增长50%,增幅列惠州市第一名。学校多次获“惠州市初中教育教学质量进步奖”、“惠州市高考成绩进步奖”和“惠州市高考尖子生培养奖”,李凤玲同学获全省英语单科状元。

2009年本科入围率达50%,居全市第五。文、理科各科高考平均分全部进入大市前四名或前六名。重点上线人数27人(该届学生当年中考上一中线仅21人),另有18人进入全市单科或总分前50名;专科入围率达95%,居全市第四。

2010年全校460人参加高考,上本科线264人,超指标人数38人,上线率57.4%,本科升学率居全市第六名;上重点线16人,总分610分以上23人,理科最高分达662分;蔡东宏同学理科综合达292分,列全市第十四名。本科上线率和增长率居全市前列。

2012年高考再创辉煌,保持高位发展的良好态势。全校334人参加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169人,超额36.3%完成市教育局下达的本科指标任务,超指标比例居全市第一。上本科线人数占该届毕业生人数的50.6%。朱雪君、王慧同学分别以644分、635分居全市文科第17名和第31名。重点上线人数17人,超额54.5%完成市教育局下达的重点本科指标任务。专科上线人数达332人,占我校毕业生人数99.4%。

2014年高考再创辉煌,充分展现惠州八中高中教育超强的加工能力,继续占领我市优质高中教育的高地。

●重点本科20人,222%完成市教育局预估任务指标(9人);

●本科A线77人;

●本科B线206人,157%完成市教育局预估任务指标(131人)。

●专科线456人,上线率95.1%。

●邹佳莹同学以637分的高分获得全市文科第19名,陈思倩同学601分,黄彦鹏同学601分,周钰同学600分。

●应届生本科B线199人,高考成绩与中考成绩对照,达成度居全市前茅。

2015年高考再创辉煌:重点本科8人,本科A线64人;本科B线180人,专科线396人,上线率96.1%。

相关学校

学校形成了“全面发展、文科见长”的素质教育特色,“自主参与、自我服务”的学生管理特色,“汉藏团结、共同进步”的民族教育特色和“开阔视野、互相学习”的对外交流特色。

惠州市第八中学率先与香港、英国、美国等地学校建立了友好关系。通过加强与香港圣贞德中学、香港惠侨英文学校、英国斯第敦学校等友好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先进的办学经验,营造了独特的英语学习环境,获得了优良的中外文化的交流平台,为提高惠州教育的国际化交流能力起到示范与辐射作用。

特色教材:选用享有国际声誉的《新剑桥英语》系列教材及全国外语学校联合编写的《外语学校英语教程》系列教材。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型”、“活动式”的教学方法,以多媒体光盘作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辅助材料。

词条图册

1995年惠州市第八中学开始开设西藏班(初中教育)接受国家教育援藏任务。

惠州八中西藏班因惠州分配援藏目标地是林芝地区,因此一般西藏班的学生皆来自西藏林芝。西藏班招收50名西藏学生。而从2002年开始招收林芝地区初中毕业生和内地西藏班的高中插班生,名额每年轮流为6名或7名。

西藏班的学生在校内一般都保持西藏的传统生活习惯,比如穿西藏服饰。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