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Martineau把“形象”的概念首次引入到商业零售领域,商店形象是指“商店在 顾客心目中被定义的方式,包括功能性属性和心理性属性”,商店形象是一种对顾客的购买决定起到了较大影响的力量。随后,Rogers、Gamans和Grassi认为商店形象是顾客对某商店或 服务的总体感觉。Keaveney和Hunt也同样认为,商店形象是顾客对 零售商的总体印象(overall impression)。Manllis认为商店形象是指顾客依据商店的总体服务水平、 产品质量、 价格水平和店内氛围等因素对该商店作出的价值判断。
商店形象的获得不仅来自 消费者对商店的功能性特征如 价格、方便性和商品选择范围的感知,也来自她对非功能性如建筑物、商店内部装修、气味、 广告等的感觉与体验。
女性爱逛街,如果她们认为某个商店卖的衣服档次高、装修豪华、 服务周到,正好与她的身份地位相当,她会经常到这个商店逛逛,不知不觉地形成了到这个商店购买衣服的习惯。相反如果她认为某家的商店形象特别糟糕,逛逛都会影响自己的心情,她肯定一步都不愿踏进这个商店即便路过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