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记载,“荀卿,赵人”。这句话表明荀子是邯郸人,过去没有争议。近些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让争名人的事情多了起来。荀子故里也说法不一。网络显示最多的是荀子为山西安泽人,其次是山西绛县人。而讲荀子是邯郸人的却十分稀少。
赵国是当时的中原大国和强国,邯郸与当时的临淄、咸阳、大梁等城并称五大都会,在某种意义上,首都邯郸即是赵国的代名词。[1]荀子生地问题《史记》说的很明确,“荀卿,赵人也。”《史记》记载了很多将相和名人的出生地。有两种记载方法,一种是直接说他是哪国人,这某国之人在很大程度上是某国的首都,比如说“孟轲,驺人也。”“驺”是驺国的国都,孟子是山东邹县人。“范睢者,魏人也。”魏国的国都在大梁,范睢是开封人。“张仪者,魏人也。”张仪是开封人。等等。另一种是谈到这个国家的某某地某某乡人。举例“李斯者,楚上蔡人也。”“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史记》记载荀子说是“赵人”,“赵人”就是邯郸人。司马迁写《史记》时,原来意义上的赵国已不复存在,刘邦封自己与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赵王,其封地就是邯郸。此时河南的中牟、山西的安泽仍然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特别是山西的安泽,本来属于韩国,后归赵国。司马迁又是严谨的史学家,在《孟轲、荀卿列传》中称荀子为赵人就是说他是邯郸人,他不可能再去考察安泽、中牟到底属于哪个国家了。
邯郸复建荀子故里纪念馆历史记载,“三为祭酒”即言荀子三次担当学宫领袖的重任,十五岁时就曾游历稷下学宫。就当时的交通和信息传播条件,如果他不在赵国的都城邯郸,恐怕连稷下学宫的信息也不知道,更何况他怎样跋山涉水走出太行山区去游历稷下学宫,他毕竟是个十五岁的少年。
中牟说和安泽说都没有直接证据,都以该地有荀姓后人而立论,其实不足为据,因为邯郸也有荀姓后人,而且邯郸的荀姓晚于中牟而早于安泽。查阅典籍可以证明,荀姓是由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慧孙,慧孙生耳以王父字为氏……楚令尹孙叔敖及荀况并为孙姓,所以荀子也称孙卿。初步考证,荀子的先祖为荀欣,曾为赵为的中尉官。由此可见说荀子是邯郸人,是最准确的。[2]
春秋时代,荀氏与范氏、赵氏是晋国最有权势的三大家族。荀氏连续五代担任中行之将。晋国的军队分为左中右三行。中行的地位在左、右行之上,相当于中军元帅。
赵鞅,也就是赵简子,是晋国的执政。公元前500年,带兵攻打卫国,获得五百家战俘。他把这些战俘留在邯郸,让占据着邯郸的赵午看管。第二年,他把邯郸的赵午召到晋阳去,因为赵午没有及时把五百家卫国战俘归还,赵鞅就把赵午杀了。
两年之后,赵鞅派兵包围邯郸。他让荀寅与范吉射带领他们的兵马与他一同攻打邯郸。可是邯郸的赵午是荀寅的外甥。他与赵鞅由于权势之争,早就有矛盾。如今,赵鞅把他的外甥杀了,他不会再帮助赵鞅去打邯郸了。荀子故里
荀寅的儿子娶了范吉射的女儿,他们是儿女亲家。
由于这样许多复杂的权力矛盾和家族因素,荀寅与范吉射不仅不去攻打邯郸,还联合起来攻打赵鞅。
赵鞅为了夺取与邯郸赵氏斗争的胜利,他团结赵氏的所有同族,还团结了晋国其他势力,与邯郸的赵氏和范氏、荀氏开战。
公元前492年10月,赵鞅包围了聚集在朝歌的荀寅和范吉射。由于断绝了外援,朝歌城内很快就没有了粮草。荀寅和范吉射带领族人突围,从朝歌逃到邯郸来。
到下一年的9月,赵鞅带领兵马又围困邯郸。这个时候,邯郸城内除了原有的邯郸人,还有卫国的五百家俘虏,还有荀寅和范吉射两个大家族的人马。春秋时代的军队都是家族兵。这两个家族的人,至少有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这么多的人被围困在邯郸城内,吃喝拉撒都成了问题,所以,两个月后,邯郸就坚持不下去了,只能向赵鞅投降。
荀寅不投降,带领他的荀氏家族从邯郸向东逃跑,占据了柏人,就是如今的隆尧西南10公里的亦村。赵鞅率兵又包围了柏人,把柏人攻下。荀寅只身一人逃往齐国,沦为一个普通百姓。
赵鞅与邯郸赵午的这一场战争,前后持续八年。这场战争有两个结果。一,使赵鞅稳固地占有了邯郸,为以后的赵国在邯郸建立都城奠定了基础。二,摧垮了荀氏与范氏家族,消灭了赵氏在晋国的两个强有力的政敌。
庞大的荀氏家族在战败之后不知去向。
战争的残酷性使荀寅一族,在邯郸、柏人一带失散。就是说,在邯郸、柏人都留下了许许多多荀姓的族人。
从公元前492年荀寅率族人来到邯郸,到荀子出生的公元前311年左右,相距180年。司马迁把荀寅时期由于战争的原因而散失在邯郸的荀姓子孙,说成是“赵人”,应当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应当成为荀子是邯郸人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佐证。
邯郸的荀姓很少见,史载北齐的中书侍郎荀士逊是广平人。荀士逊相貌丑陋,但文笔出众,清致典雅,被皇帝重用,从秀才一直晋升到中书侍郎。留下一本书叫《典言》。这说明在北齐的时候,中们的广平县还有荀姓家族。
在邯郸的和村镇八特村历史上有荀姓大户。八特村的老人还清楚地记得,村里某某地方是荀家人的老宅。但荀姓人家什么时候没有了,谁也说不清楚。八特村在邯郸市西南数十里的半山区,这里居住着散失在邯郸的荀姓,是完全可能的。只是历史的久远,很难再细说源头。
古来许多贵族的孙子都以孙为氏,所以孙姓的起源很多。史书记载荀子有两个姓,一姓荀,一姓孙。荀子有两个姓正确的解释是,荀姓是郇国的贵族,荀姓中有以孙为氏的一支,荀子是荀姓家族的孙氏子孙。
很巧,邯郸城周围的孙庄很多,有七个。中一一考察了这7个村庄。
邯郸市向东7公里尚璧镇的东孙庄、西孙庄。东南2公里的南堡乡孙庄。邯郸市内东小屯的孙家大户。民间传说他们都是从山西洪洞县移民来的,与荀子没有关系。北张庄镇西南孙庄的孙姓人是从北张庄迁来的,这两个村庄的祖先原本是一家人。2004年,北张庄72岁的老人孙成德说,这个村子的姓很杂。孙、赵、韩、严、冯都是大户。严、冯两姓,是从山西洪洞县移民移过来的。孙姓和赵姓、韩姓,祖上都是本地人。曾经担任过邯郸市中学校长的孙青梅先生,年已70,也是北张庄人。他也说北张庄的孙姓不是移民,而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解放前共有一个祖坟,文化大革命前西南孙庄的人还来和他们一同去上坟祭祖。
邯郸市内西南庄的孙姓人,也说自己是邯郸的老户,不是从外面移民来的。
北张庄和西南庄邯郸本土的这些孙姓家族,他们的由来是:
无论如何,因为荀子姓孙,邯郸周围这些孙姓村庄的存在,也可以作为荀子是邯郸人的一个旁证。
《国语》卷十四:“窃以郇之得氏,实以灭郇赐采之故“郇一则猗氏地”。《雍正猗氏县志》对郇的记载为:“考猗邑本禹贡冀州之域,其在唐虞夏商皆为旬服。在周为郇伯国,郇伯文王第十五子也。为州伯,治诸侯有功,故春秋传曰:毕原丰郇文之昭也,诗曰:四国有王,郇伯劳之。”“郇国,在今临猗县南铁匠营村一带。董国与郇国曾与曲沃小宗结成联盟,后因政治形势逆转又都背叛曲沃而依附周王,晋武公时已被消灭。”
而关于荀氏的记载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解》“成周之会……唐叔、荀叔、周公在右、太公望在左”(桓王)十三年“晋曲沃灭荀,以其地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成化《山西通志》,对绛州的解释为:“禹贡冀州之城,古荀国也。春秋晋武公灭之,以赐大夫原氏焉。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荀,姬姓国,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北二十五里有临汾故城,即古荀国。”
其次,郇国与荀国相距在100公里以上,“诸侯之地百里的惯例是西周礼制所规定的”,且两国之间尚隔闻喜之董国,万荣、河津的韩、耿之国,解州之魏国,地理位置上也不相邻。
《春秋·国都爵姓考补》“郇灭于春秋之前,荀于春秋初尚存,别而为二。”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郇和荀都是两个独立的侯国。
公元前678年“晋武公灭荀以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左传》僖公九年《传》正有“荀息”亦称“荀叔”之文,所以原氏黯即为荀息无疑。荀息本为晋武公时的大夫,食邑“原”地,称“原氏黯”。晋献公九年(公元前668)命士为城绛后,即把晋国的首都从翼城迁至荀息所封的荀国都城。此时,荀息就搬迁到现新绛县三泉镇的席村另建荀邑;晋文公重耳返国即位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635年“晋城荀”,“荀城,在(正平)县西十五里,即重耳所居之所,清康熙九年《绛州志》地理志:“荀氏邑,晋公族在城西十五里”。光绪《直隶绛州志》,民国版《新绛县志》也有同样的记载。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古水:“又西南迳魏正平郡,又西迳荀城东,古荀国也;”这就清楚地说明两个问题,其一,荀息本为原氏黯被封荀国后,以地为姓与原来荀国的国君没有任何血缘上的关系;二是绛州西十五里之荀城与绛州东北25公里之荀国国都、战国时的临汾城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两个地方。
民国版《安泽县志》对猗氏的记载:“冀氏则汉之猗氏也,与毂远同隶上党郡”。刘延福同志按照民国37年再版的《辞海》对“猗氏”的解释为(一)旧县名。汉置陭氏县,东汉改陭为猗,晋废。故城在今安泽县东南。……以此为依据,作者把荀子称为陭氏人,又以荀子又称孙子,荀、孙通假,得出“荀子的生地应在属于卫国的山西东南部一带(包含今安泽县)”的结论。对于此说,刘志轩同志考证后已予以否认。
其实,临猗之猗氏县,始于秦终于与临晋合并称临猗县,安泽县原为西汉陭氏县无疑,仅东汉称猗氏县。即使安泽之陭氏和临猗之猗氏有牵联,荀国与郇国不同,荀子之祖先与临汾故城之荀国的荀姓尚无血缘关系,皮之不存,毛将何焉。
遗迹传说为证
《元和姓纂》载“晋有荀林父生庚裔荀况”,荀氏的传承为荀息生逝遨,遨生荀林父,林父生荀庚,庚生荀偃,偃生荀吴,吴生荀寅。荀寅在与赵鞅的斗争失败后,“鲜虞纳寅于柏人,即伐及于鲜虞,穷兵搜讨,必灭之而后已。大兵称兵境内,干戈不息,韩魏为之请,而遂归于晋。”“范氏,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山西省历史地名通检》中说,古荀城“故治在新绛县西北十五里席村。”席村现属三泉镇管辖,4630人。村落南北长800余米,东西宽850米,占地约一平方公里,据探访考证,古荀城境域为内、中、外三道城墙,内城墙东西长180米,南北宽150米,现仅东南城角留残缺墙一处(长5米),其它四周仅留遗址或遗迹。内城墙内有南北向两条大路,东路名城门路,西路名楼门路,两路南北端各有一门,东路门名城儿门,西路门名楼子门。东路门因荀城而得名,西路门因有一石牌楼而得名。现四门仅东路南门有残缺门半边,其它三门无遗迹。荀城中轴线中心地建有一岗楼(俗称席家楼)高约30米,面宽6米,进深4米,荀城南城墙中央处建一铁门,可往北穿越三个院落直达岗楼,这里便是荀城的首府。
中城墙距内城墙200米左右,东西长600余米,南北长400余米,四周均筑城垣,南北两面城垣各置东、中、西三门,城门楼约高6米,门洞高3.6米,进深4.5米,面宽2.8米。东、西城垣上各建南北二门。在内城墙和中城墙之间建有大量的古建筑,主要古建有九庙、两观、一寺和荀塾,荀城除设南、北、西、东(石坡)、中(八甲内)五个甲外,中城墙外还有两个关:东关、东头关。
外城墙矩中城墙还有110米左右,此间建筑甚少,外城墙既高又厚,高约8米,顶宽2米,底宽4米,北城墙直至解放后还保存完好。不少六十岁以上的人还登高玩耍,但四面仅剩遗址。
据《新绛县志》记载,席村原名荀城,汉代席氏由湖广迁入,改称席村。席村75岁南卫棍居民回忆,席村席姓原来不姓席,而姓荀,后改成席了。不论哪种说法,汉代以前席村称荀城无疑;而且这里的老百姓代代相传,这里不但是荀城,而且是荀子出生的地方。1991年在新绛龙兴寺地下发现“荀子故里”石匾额,发现石匾时,石匾断为三块,但茬口可对接。“荀子故里”匾额长约60厘米,宽30厘米,厚10厘米,质地为青石(泛红)。“荀子故里”四字为双钩正楷,每字为12厘米见方,上款残缺,下款疑有“临(顺)州”等字样,后将一小块丢失,现残缺。从石匾的大小尺寸来看,应为席村之物。
荀子文章佐证
席村位于鼓水中段(一说古水)之西侧。鼓水来源于位北三公里鼓堆泉。鼓堆泉亦称鼓水泉,形成于公元前466年晋南发生的一次大地震。经冯古庄、三泉、李村、南北王马注入汾河。泉区天河蜿蜒而下,苇稻藕田,分布两岸,一派江南景色。
中们仅从荀子《劝学》篇里随便寻几处就可以知道荀子的童年时代是从水乡度过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等等。民国版新绛县志《物产略》:“靛,为蓝色之染料,故又名蓝靛亦蓝叶以其蓝色素皆存于叶中故也。沿河一带多种之,获利甚钜,除为本地染房收买外,余皆运售于邻县,亦一大宗之出产也”;“毛绿柴,俗名为毛柴皮可染绿色,河南商人多来绛采买乃姑射山中之特产也”;“苇,多于渠岸水滩中种之,如泽掌蔡村及鼓水上游各村中皆有,惟出自泽掌者为最良,俗名老滩苇,土人多编为苇箔以卖之”;“麻,有青麻线麻二种,皮皆纤维,质可作绳,索水田及井地中,多混种之所产极甚妙。种之获利颇钜,亦绛地大宗之出生产也”;“苇骚骚,苇滩中有之,其声骚骚然故名”;查同期《安泽县志》“芦,即苇织席草也,性宜下温地,种之者利倍耕畴。”“麻,随在皆有种,但所种不多,惟北乡差胜且佳。”“蓝,染草也。有大蓝小蓝二种,大蓝叶如蒿苣而胆厚,小蓝茎赤叶绿皆可为锭。沁河过安泽境,安泽亦可算作水乡,但两者相比较,新绛席村一带的芦苇粗,系自然生长,而安泽的芦苇细且小属种植类,芦苇中是不全有苇骚骚的,而苇骚骚,是方言土语,普通话名曰蒙鸠,没有亲临其景的人是没有这种感性认识而描写出如此细致语言的。诚如沈长云所言:(但)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形成来说确实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在人类的童年时代。只这两点就可以将安泽排除在外。
文化底蕴
新绛县,周为荀国为晋所灭;晋献公九年(公元前668年)至晋景公十五年(公元前585年)为晋国国都故绛,战国始先后称汾城、临汾;后周明帝武成二年(公元560年)改称绛州;民国(公元1912年)废除州治,取“咸于维新”之意,又别于绛县,改称新绛。“春秋末期,在农业发达、人口集聚的河谷平原地区,已兴起了如绛邑(新绛)、平阳(临汾)、晋阳(太原)等著名的城市。”晋献公在这里拓疆开土,给晋国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晋文公在此成就一代霸业。汉书曰:“参与晋星,其民有先王遗教,君子深思,小人俭陋。”宋朱熹唐风传曰:“其地土瘠民贫,俭勤质朴,忧深思远,有唐尧遗风。”这里是晋南地区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期为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拥有文物古迹155处,国保8处、省保8处,县保139处;今建于隋开皇十六年的绛守居园池为中国北方仅存最早的隋代花园,唐代篆刻碧落碑以笔法奇古而著称于世,四大名帖《绛帖》、四大名砚绛州澄泥砚,四大歌特式教堂、华北之冠文庙、木版年画之祖,皇家产品七珍丹、梅花点舌丹无不反映着古绛州的辉煌。这里不仅产生了三家分晋的魏斯、战国名儒荀况,唐代诗人王之焕、宋代龙图阁大学士薛奎、宫廷画家高克明、元代杂剧家李行甫、明代冒死进谏的兵部侍郎韩重与被称做“陶三杠”廉吏的陶炎及陶家五进士,清末民国初流行甚广的《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挺进高雅艺术殿堂屡获国家金奖,遍访欧、亚、非、美四大洲被誉为世界鼎足而立的绛州鼓乐艺术团。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三项(绛州鼓乐、绛州澄泥砚、面塑),省级保护项目两项(赵氏孤儿传说故事、云雕)。为此,新绛县被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鼓乐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省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县,并拥有“荀子故里”石匾。《山西日报》1975年7月22日刊登的《荀况小传》也称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省新绛人),尤其是荀子葬身之地的山东省苍山县政协文史委张文强同志也撰文认为荀子祖籍为今山西省新绛县。
诚如沈长云先生所言:“人们在赞颂这些思想家深邃思想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对于培养他们这块土地上丰厚的文化意蕴的挖掘。”民国版《安泽县志》中并没有提到有关荀子的蛛丝马迹,而高“文”仅凭:曾被《后汉书》荀韩钟陈列传称为“少有高行,莅事明理,博后神君”的荀子第十一世孙荀淑,载入康熙《安泽县志》:“唯念困难于豪杰之兴,而文以荀淑先圣之教则”和民国版《安泽县志》金代:“荀植立朝有政声,乡居多义行。事绩官爵俱佚”的只言片语,而断言荀子是安泽人。且不说自言有颖川人之说“安泽”战国时称猗氏,属上党郡,上党为韩地等自相矛盾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