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袁培煌1955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建筑学专业。后进入中南工业建筑设计院(中南建筑设计院前身)工作。[1]
1961年,袁培煌设计的深圳国际贸易中心成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是深圳改革开放建设的象征和标志。
20世纪90年代初,袁培煌设计的218米高的深圳贤成(洪昌)大厦是以钢筋混泥土作为束筒结构的又一中国设计先例。
2004年,袁培煌与黄海波、刘均共同发起组建了武汉袁培煌建筑设计事务所。[2]
2022年5月30日,袁培煌因病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1岁。[2]
设计作品:武汉东湖楚文化游览区、武汉人民防洪纪念碑、武汉晴川饭店、深圳国贸大厦、广东科学中心、无锡博物院、深圳世贸广场、武汉协和医院、武当山风景区、宁波汽车城、上海政法大学新校区、蒙古苏赫巴托福利区、越南河内火车站。[2]
袁培煌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袁培煌参与编制注册建筑师考试大纲、编写命题有关材料及编印考试复习参考资料等工作。他顶住各界压力,坚持考题难度标准,让注册建筑师考试与国际标准接轨,让注册建筑师成为最富含金量的职业资格认证。
在推动行业发展上,袁培煌从发展绿色建筑、推进建筑节能、推广“四新”技术、促进建筑产业化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立项新思路。编制了《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构造》《建筑节能门窗》等一大批适应国家发展策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地方标准设计,为湖北省乃至中南六省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工程建设标准化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1]
在建筑教育工作上,袁培煌曾兼任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他参与编制注册建筑师考试大纲,推进建筑节能、建筑产业化等行业标准制定,为中南院培养了大批优秀后辈建筑师,其中包括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2]
设计作品 | 奖励情况 |
---|---|
深圳国贸大厦 | 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银奖 |
武当山风景区总体规划 | 省优一等奖、部优二等奖 |
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 省优一等奖 |
深圳世贸广场 | 省优一等奖、部优二等奖 |
上海进出口检验大楼 | 部优二等奖、国家银奖等20余项国家、省部级二等以上奖项 |
设计作品 | 奖励情况 |
---|---|
深圳国贸大厦 | 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银奖 |
武当山风景区总体规划 | 省优一等奖、部优二等奖 |
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 省优一等奖 |
深圳世贸广场 | 省优一等奖、部优二等奖 |
上海进出口检验大楼 | 部优二等奖、国家银奖等20余项国家、省部级二等以上奖项 |
任期 | 职务名称 |
---|---|
1997年至2004年 | 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2] |
1980年至1993年 | 中南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 |
--- | 第一、二届“梁思成”建筑奖评委会委员 |
--- | 建设部优秀设计评审委员会委员及主任委员 |
--- | 清华大学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 |
--- | 中南建筑设计院顾问总建筑师 |
--- | 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名誉院长、教授 |
--- | “新建筑”杂志社主编 |
--- | 湖北建筑师协会会长 |
--- | 全国注册建筑师考试委员会副主任 |
--- | 建设部民用建筑标准审查委员会委员 |
--- | 卫生部医疗卫生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 |
--- | 中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技术委员会主任 |
任期 | 职务名称 |
---|---|
1997年至2004年 | 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2] |
1980年至1993年 | 中南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 |
--- | 第一、二届“梁思成”建筑奖评委会委员 |
--- | 建设部优秀设计评审委员会委员及主任委员 |
--- | 清华大学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 |
--- | 中南建筑设计院顾问总建筑师 |
--- | 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名誉院长、教授 |
--- | “新建筑”杂志社主编 |
--- | 湖北建筑师协会会长 |
--- | 全国注册建筑师考试委员会副主任 |
--- | 建设部民用建筑标准审查委员会委员 |
--- | 卫生部医疗卫生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 |
--- | 中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技术委员会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