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丘长孺书

作品名称 与丘长孺书
创作年代 明代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作品名称:与丘长孺书   作品年底:明代   作者:袁宏道   文学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

  闻长孺病甚,念念。若长孺死,东南风雅尽矣,能无念耶?   弟作令备极丑态,不可名状。大约遇上官则奴,候过客则妓,治钱谷则仓老人[1],谕百姓则保山婆[2]。一日之间,百暖百寒,乍阴乍阳,人间恶趣,令一身尝尽矣。苦哉!毒哉!   家弟秋间欲过吴[3]。虽过吴,亦只好冷坐衙斋,看诗读书,不得如往时,携侯子登 虎丘山故事也[4]。   近日游兴发不?茂苑主人虽无钱可赠客子[5],然尚有酒可醉,茶可饮,太湖一夕水可游,洞庭一块石可登[6],不大落寞也。如何?

作品注释

  [1]仓老人:管理官仓的老吏。   [2]保山婆:媒婆。   [3]家弟:作者之弟 袁中道。吴:吴县,今江苏苏州。   [4]虎丘山:苏州名胜地。   [5]茂苑:代称苏州。语出 左思《 吴都赋》:“佩长洲之茂苑”。   [6]洞庭一块石:指太湖中的东西洞庭山。

作品赏析

  该文选自《 袁宏道集笺校》卷五,是作者写给朋友丘长孺(名坦,字坦之)的信,大约作于公元1595年(万历二十三年)作者任吴县令不久。文章开篇以调侃的语气问候朋友的病情,继而以四个排比,倾诉自己在吴县作令的体验,表达了对官场“备极丑态”的厌恶之情,令人联想到嵆康所言作官的“必不堪者七”。结尾邀朋友游吴县,俨然以吴县山水主人自居,又表达了作者寄意山水的情趣。全文如对好友信口直言,无所掩饰,可以说是直抒性灵的代表作。

作者简介

   袁宏道(1568--1610) 明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 。公元1592年(万历二十年)进士,官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 公安派创始者,文学成就居三袁中之首。其思想受 李贽影响较深,重视小说戏曲和民歌在文学中地位。诗文不满前后七子摹拟复古主张,强调抒写“性灵”,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儒家思想束缚。作品真率自然,内容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人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所著有《 袁中郎全集》。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