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三部曲”是美国经典电影《教父》系列的统称。
教父三部曲(5)◎译 名 教父
◎片 名 The Godfather
◎年 代 1972
◎国 家 美国
◎类 别 犯罪/剧情
◎IMDB评分9.2/10 Top250:#2
◎原 著马里奥·普佐
◎导 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作 曲 尼诺·罗塔
1945年夏天,美国本部黑手党柯里昂家族首领,“教父”维托·柯里昂为小女儿康妮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教父”有三个儿子:暴躁好色的长子桑尼,懦弱的次子弗雷德和刚从二战战场回来的小儿子迈克。其中桑尼是“教父”的得力助手;而迈克虽然精明能干,却对家族的“事业”没什么兴趣。
“教父”是黑手党首领,常干违法的勾当。但同时他也是许多弱小平民的保护神,深得人们爱戴。他还有一个准则就是决不贩毒害人。为此他拒绝了毒枭索洛佐的要求,并因此激化了与纽约其它几个黑手党家族的矛盾。圣诞前夕,索洛佐劫持了“教父”的养子、家族参谋顾问汤姆, 并派人暗杀“教父”。 这是教父一生中遭遇的第二次袭击.第一袭击在电影中只用几句话就草草带过,而在小说中却是这样叙述的:一个小刺客抱着必死的决心冲进教父的房子并向教父投出了炸弹,教父因此受了伤而那刺客也被乱枪打死.
“教父”中枪入院。索洛佐要汤姆.哈根设法使桑尼同意毒品买卖,重新谈判。桑尼有勇无谋,他发誓报仇,却无计可施。迈克去医院探望父亲,他发现保镖已被收买,而警方亦和索洛佐串通一气。各家族间的火并一触即发。迈克制定了一个计策诱使索洛佐和警长前来谈判。在一家小餐馆内,迈克用事先藏在厕所内的手枪击毙了索洛佐和警长。
迈克逃到了西西里,在那里他娶了美丽的阿波罗妮亚为妻,过着田园诗般的生活。而此时,纽约各个黑手党家族间的仇杀却越来越激烈。桑尼也被康妮的丈夫卡洛出卖,在高速公路收费站被塔塔格里奥家族的人打得千疮百孔。“教父”伤愈复出,安排各家族间的和解。听到噩耗的迈克也受到了袭击。被收买的保镖法布里奇奥在迈克的车上装了炸弹。迈克虽幸免于难,却痛失爱妻。迈克于1951年回到了纽约,并和前女友凯结了婚。
阿波罗妮亚:阿波罗是希腊神话中主管光明'青春;音乐;诗歌'医药'畜牧等的神,有时又同太阳与光明之神混同.这个词的词根含义是引发者;诱发者;激发者,本是阳性的名字,后面加上阴性词尾,既为阴性名词,用做女性的名字,寓意隽永-意味深长的意思。
日益衰老的“教父”将家族首领的位置传给了迈克。在“教父”病故之后,迈克开始了酝酿已久的复仇。他派人刺杀了另两个敌对家族的首领,并杀死了谋害他前妻的法布里奇奥。同时他也命人杀死了卡洛,为桑尼报了仇。仇敌尽数剪除。康妮因为丈夫被杀而冲进了家门,疯狂地撕打迈克。迈克冷峻地命医生把康妮带走,让旁人认为她得了精神病。他已经成了新一代的“教父”——迈克·唐·柯里昂 。
“永远别让你的敌人知道你想什么”
“永远别恨你的敌人,那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我们开出的条件你是无法拒绝的,要么是你的签字要么是把你的脑浆留在这份合同上。”
“我准备向他提出一个他不可能拒绝的条件。”
“我费了一生的精力,试图不让自己变得十分粗心。女人和小孩子们可以很粗心,但男人不可以。”
“总有一天--也许这一天永远也不会到来,我会让你为我做件事情。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请在我女儿的婚礼上接受正义,这也算是我送给你的一件礼物!”
“一个人只有一种命运。”
“是敌人更要接近他”
◎译 名 教父 II
◎片 名 The Godfather II
◎年 代 1974
◎国 家 美国
◎类 别 犯罪/剧情
◎IMDB评分9.0/10 Top250:#3
◎导 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作 曲 尼诺·罗塔
在西西里,少年时代的维托父兄皆为当地黑手党首领唐·乔奇所杀。在母亲舍命掩护下,维托得以逃脱,并来到了美国。这已经是1901年的事了,第二代教父回忆起父亲的青年时代,不由得深深感到了创业的艰辛。
迈克和妻子凯为儿子托尼举行了圣餐仪式和庆祝活动。但就在当夜,迈克遭到了袭击,所幸没人受伤。面对接管家族后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迈克又回忆起了父亲唐·维托到美国后的“奋斗”历程。
迈克一步步进行着复仇。同时他也在不断拓展家族的势力。通过与吉尔参议员勾心斗角的明争暗斗,迈克终于又控制住了一家大饭店,并开展了赌博生意。就在迈克尔扩大家族的势力时,一名叫海门.罗斯的黑道人物又闯了进来,企图占领迈克的地盘。双方在暗地里展开了较量。迈克尔不满足于在国内已有的势力,他的手又伸到了古巴。然而革命的爆发却使他的计划受到了严重的挫折。
罗斯收买了迈克尔的哥哥弗雷多为他提供情报,企图暗杀迈克。但迈克也已对罗斯采取了暗杀行动。迈克尔含泪处置了弗雷多,却不禁回忆起当年父子兄弟间其乐融融的情景。
迈克的不法行为终究为他招来了麻烦。政府展开了对他的调查。迈克受到了一系列的指控。然而借助权术,迈克又一次转危为安,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迈克成功地对付了政府的调查,但他的妻子凯却再也受不了这种充满了暴力、暗杀和罪恶的生活。她去做了人工流产,含泪离开了迈克。
亲人的离去和兄长的背叛使迈克深受打击。金钱和权势并未给迈克带来幸福。他孤独地坐在湖边的住宅外,茫然地望着远方……
◎译 名 教父 III
◎片 名 The Godfather III
◎年 代 1990
◎国 家 美国
◎类 别 犯罪/剧情
◎IMDB评分7.6
◎导 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作 曲卡迈恩·科波拉
在《教父续集》面世十六年之后,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逼于经济因素而拍了这部帮会电影经典的第三集,整体成绩虽不及前二作,但仍为柯里昂家族史作出了史诗式的完结篇。阿尔·帕西诺饰演的迈克此时已步入老年,他想将家族事业从黑道漂白,向欧洲的大企业和上流社会发展,并准备安享晚年,不料发现白道的斗争跟黑道一样激烈,最后仍不得不用暴力手段解决纷争。本片主要角色沿续前两集,但加入了安迪·加西亚演饰新一代接班人,导演的女儿索菲亚·科波拉也参加演出。
内容:时间已经是1979年。迈克已经年过七十。政府不断地追查他的罪状,使他萌生了弃恶从善的念头。他向家族提出停开赌场,集中一笔财富做正当生意。
迈克的儿子托尼在大学攻读法律,但他却不愿当律师,而酷爱歌剧艺术。迈克决定让大哥逊尼的私生子文森特继承家业,当第三代教父。文森特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他对迈克言听计从,因而很得他的欢心。但他也是个好色之徒。 他一面和女记者幽会, 另一面又追求教父的爱女玛丽。但迈克不允许文森和他女儿结合,因为黑手党的教规禁止自己人通婚。为此玛丽和父亲之间产生了矛盾。双方疏远了。
为了赎回灵魂,迈克晚年想把违法挣来的资产转向欧洲,使其合法化。他通过在梵蒂冈教廷的关系网来实施这一计划。当梵蒂冈银行出现巨额亏空时,迈克尔认为机会来到了。
为了清除最后几个仇敌,迈克尔派了手下到纽约和西西里各地追查。然而,当他和归来的妻子凯一起观看儿子托尼表演的歌剧时,一场血腥的残杀就发生在他身边。新教皇被刺杀。一群枪手涌入了歌剧院。在枪声大作中,迈克死里逃生,但他的爱女却为了掩护他而牺牲。权力使迈克登上了辉煌的巅峰,但权力也使迈克沉入了罪恶的深渊。他终于走上了穷途末路,在悔恨和绝望中渐渐地离开了这个繁华喧嚣的世界 。。。
本片主要角色沿续前两集,并加入了安迪.加西亚演饰新一代接班人。本集被认为是三部中最弱的一环,但总体水平仍然很高,为柯里昂家族史作出了史诗式的完结篇。帕西诺的表演比以前有更丰富的层次感,人物的悲剧性得以凸现。但科波拉女儿索菲娅扮演的女儿一角却成了公认的薄弱环节。
·索菲娅·科波拉(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女儿),扮演麦克·克里尼的女儿,而不是像在教父第一集(1972)中继续扮演他的外甥女。薇诺娜·莱德原本出演这一角色,但她以过于疲劳为由谢绝了。
·在最初的剧本中有汤姆·哈根在其中。因为没有和派拉蒙谈妥他的报酬,罗伯特·杜沃拒绝演出。结果是,B.J.哈里森的角色被重新修改成像哈根这样的角色。
·罗伯特·杜沃在电影中提出,他扮演汤姆·哈根,应得的报酬是五百万美元。制片方否决了这一要求,并重新安排角色,由乔治·哈米尔顿扮演新的律师的角色B.J.哈里森。现在的台词中就有了一句:哈根已经死了好几年了。
·教堂仪式之后,在麦克·克里尼的聚会上,由乐队演奏的第一首歌,名字是Cuban Rhapsody(古巴狂想曲),与教父第二集(1974)夜总会场景中,新年前夕晚会上的表演者Yolanda唱的歌曲的调子一样。
·麦克的聚会上,可以在人群中看到有一对双胞胎姐妹的特写镜头,她们有着黑色的长发。教父第一集中,同样可以在唐·维托·克里尼从医院回来的场景中,看到相象的两个女孩。
·双胞胎是桑尼的女儿。
·索菲娅·科波拉角色中的婶婶,正是她的亲婶婶特莱·莎尔。
·马汀·斯柯西斯的母亲是妇女中的一个,她们想让文森特停止抱怨冷漠的邻里关系。同样在《好家伙》Goodfellas (1990)可以看到。
·在《教父》系列三部曲中,橘子的出现都暗示着一场死亡或者是结束即将来临。麦克·克里尼死在了一些橘子的旁边,当直升机撞上来的时候,有一只橘子正在桌子上滚动着。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答应拍摄计划,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解决他个人和摄影棚的资金困难。派拉蒙通过了五千六百万美元的预算,同时附加了一些严格的条件:他必须支付给作者-制片人-导演百万美元的酬金,电影的最后版本不得少于140分钟,并且电影中任何其他多余的开支都将由科波拉个人承担。
《教父》,无疑是一部难得的上乘佳作,作为男人的奋斗史,作为理解人性的绝好之作,也作为对精湛演技的欣赏。
告子说过,食色,性也。孔子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也有人说,食欲和性欲,乃人的两大基本欲望,不贪食欲,则贪性欲。
从这两个最基本的欲望上,阐发出各种欲望,如权利欲,金钱欲,其实,所有的欲望,都是为了食物和繁殖而已。
教父I里最为显著的有三个人物,维多·克里昂,山尼·克里昂,麦克·克里昂。
维托"教父"
演员 马龙·白兰度(老年) ;罗伯特·德尼罗(青年)
第一任“教父”。少年时代生活在西西里,父兄皆为当地黑手党首领所杀,后逃到美国经历艰辛建立起柯里昂家族的黑手党帝国。为人绅士,不轻易发怒,却自有慑人的威严,令人不敢正视。
迈克
演员 阿尔·帕西诺
老教父维托的小儿子,继承了父亲沉着、冷静、精明、坚强的性格。后来成为家族的第二任教父,带领家族走向辉煌,但与父亲为人处世风格有所不同。
桑尼
演员 詹姆斯·卡恩
老教父维托的大儿子,弗雷多与迈克的哥哥,原家族继承人。性格火爆鲁莽,私生活放纵,但却相当重视维护家族。弗雷多
演员 约翰·凯泽尔
老教父维托的二儿子,迈克的哥哥,为人性格懦弱、沉迷女色,不受重视。
汤姆·哈根
演员 罗伯特·杜瓦尔
老教父维托收养的孤儿,与迈克情同手足,在柯里昂家族担任顾问的角色,为人冷静理智,是柯里昂家族深为仰赖的军师。凯·亚当斯
演员 黛安·基顿
迈克的大学同学,后来成为他的妻子,并生下一子安东尼。她相当于整个柯里昂家族中的“外来者”。
维多·克里昂,王者之风的老虎。
马龙·白兰度的演技,令教父不朽,这种气度,他似乎天生具备。
人格的魅力。教父是很绅士的,不轻易发怒,却自有慑人的威严,令人不敢正视。这是他人格的魅力,学是学不来的。不是么,即使麦克以凌厉强势的作风赢得了家族的中兴,但康尼婚礼时的盛状和人人脸上洋溢的笑容却不复存在。教父的取胜和发家之道是帮助别人,帮助弱势群体,如阳光雨露。《教父2》中,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的年轻教父孤身从西西里逃到纽约,打工养活自己,和后来的老婆孩子。如果没有压迫所有生意人的黑手党出现,如果维多不杀了他,那么生活还会安静地继续下去。可契机偏就出现了,为民除害的同时,维多赢得了整个意大利居住区人们的爱护和尊敬,他成了及时雨和保护神。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也。
影片开始时,一只虎斑小猫乖乖地卧在他身上,教父轻轻抚摸着小猫。说到重要事时,教父伸手作了个手势,手于是从猫身上拿开了。可小猫不愿意,瞄瞄叫着,伸开两只前爪去捉教父伸开的左手。教父也颇有些惊讶,低头看了它一眼,把手伸给它……他的温婉细腻,给亲人,给美好的事物。
教父和夫人感情很好,默契,相爱。夫人的脸上洋溢着健康阳光的笑容。男人和女人是一对整体,一个男人能让珍爱的妻子幸福,让家庭和美,才是终极梦想。维多年轻时,说过我心中最美丽的还是我的妻子。直到老去,去世,他们都很和睦融洽。这男人实在不简单。
山尼·克里昂,一匹热情洋溢的烈马。
山尼性格激烈,脾气火暴,对女人温婉多情,呵护有加,对家庭眷顾。妹妹康尼被打得鼻青脸肿,山尼看到了,心痛地狠狠咬住自己握紧的拳头,马上就要冲出去教训不成器的妹夫。虽然答应了康尼不打他,但还是不顾一切地,把他揍了个半死。山尼从不对女人动粗,决不允许别人呵斥自己的女人、妹妹。正是因为这些,他找情人,妻子虽然伤心不已,但并没有离他而去,也没有发脾气。很多男人都找情人,却处理不好红旗和彩旗的关系,实在是自身的不足。
山尼致命的缺点,是性情急躁,没有城府,极其容易暴露自己的想法。只是因为他的那一句话,父亲被行刺。父亲说,男人是不能粗心的,女人和孩子可以,但男人绝对不可以。山尼的早逝,完全是性格所致,令人惋惜。或许,连作者和编剧都不能原谅他这个致命缺点带给整个家族的厄运。作为一个家族的继承者,山尼是不够格的,必须要死,让更为强大的继任者崛起。
在教父3中,山尼的儿子文森特同样脾气急躁,麦克说了教父曾说给山尼的那句话:不要轻易暴露你的想法。文森特做到了,山尼没有。
麦克·克里昂,目光犀利的头狼。
多少男人女人,从这部片子,开始喜欢艾尔·帕西诺?我是的。直到现在,我只看过艾尔的两部片子,《教父》和《盗火线》,后者是和罗伯特·德尼罗一起主演。香港某个蹩脚导演曾经毫无二致地模拟了这部电影的一些经典场景(国人一向信奉天下文章一大抄,电影也如此)。看盗火线时,艾尔已经有些老相了,著名的眼袋已经松弛了,他是从眼睛开始老的,然而眼神却越发摄人。《老友记》里,祖尔曾有幸饰演艾尔·帕西诺的屁股,为了这一殊荣,这家伙兴奋不已,在摄像机前挤屁股卖弄风骚。由此,可见在美国,有多少人将他奉为上人。
麦克有过两个女人,意大利女孩是一见钟情的,另一个是相爱已久的。他一次只和一个女人生活,不和其他女人胡来。多处发散的性欲,容易影响食欲的满足。为何女人喜欢钟情的男人?因为这样的男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更专注。这点,他和教父还是很像的。
麦克一步步被逼上绝境,父亲被刺,自己被打,兄长被扫射,全身中弹而死,老婆被信任的人炸成碎末……一个接一个的厄运袭来,克里昂家族在风雨中飘摇。男人的使命是什么?如今的麦克,肩负着家族中兴的重担。家族所有的压力,瞬间全部压在了这个原本完全不顾问家事的大学生身上。
填饱自己肚子的同时,填饱家人的肚子,让亲人们过得衣食无忧,幸福和美。当这个危机出现时,能够奋起为保护家族而战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男人。在整个生物界,都是如此,只有最优秀的雄性(有些是雌性)才能够担任这个使命。
麦克是一个优秀的家族长,在竞争惨烈,朝不保夕的时候,头狼注定要目光锐利,心狠手辣,城府极深,心思慎密,深思熟虑,动作迅速。然而教父所创造的世界已是很好,要想超越他的时代很难。第一代创业者总是比较随性和轻松,第二代就负了压力。
和教父不同,麦克心狠手辣,铮铮有力,连说话都斩钉截铁,不留回旋余地。同样是劝退汤姆,教父含情脉脉,话语温婉,拉家常一般,而麦克则直接说NO。他心里是排斥这个“事业”的,志不在此,不得已而为之,所以不会像教父一样处处留心。
摩尔,垃圾男人的代表
在教父2中,康尼带着她的某一任老公摩尔找麦克要钱,他们去欧洲旅游了一番,这个叫做摩尔的男人,对麦克的拒绝不理不睬,还趾高气扬地要东西喝。这个男人,无疑是败类,“不知道他靠什么维生”,连自己和老婆都养活不了,恬不知耻地向大舅子要钱才能苟活。这种男人,可耻。可惜世上很多,小白脸即是如此。
这种男人,没有任何作为男人的尊严和使命感,在铮铮铁骨的教父一家中,这个没有脊椎的男人宛若一粒老鼠屎。
制作人 | Albert S. Ruddy、Gray Frederickson、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原著 | 马里奥·普佐 |
导演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编剧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马里奥·普佐 |
摄影 | 戈登·威利斯 |
配乐 | 尼诺·罗塔、卡迈恩·科波拉 |
艺术指导 | 迪安·塔沃拉里斯 |
制作人 | Albert S. Ruddy、Gray Frederickson、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原著 | 马里奥·普佐 |
导演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编剧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马里奥·普佐 |
摄影 | 戈登·威利斯 |
配乐 | 尼诺·罗塔、卡迈恩·科波拉 |
艺术指导 | 迪安·塔沃拉里斯 |
教父
时间 | 奖项名称 | 类型 | 提名/获奖方 |
---|---|---|---|
1972年 |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男配角 | 获奖 |
罗伯特·杜瓦尔 |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男配角 | 阿尔·帕西诺 | ||
1973年
|
美国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男演员 | 阿尔·帕西诺 | |
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电影 | 《教父》 | ||
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 | 马龙·白兰度 | ||
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改编剧本 | 马里奥·普佐、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
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 | 提名 | 詹姆斯·卡安 | |
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 | 罗伯特·杜瓦尔 | ||
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导演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
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服装设计 | Anna Hill Johnstone | ||
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剪辑 | William Reynolds、Peter Zinner | ||
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音效 | Charles Grenzbach | ||
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音效 | Richard Portman | ||
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音效 | Christopher Newman | ||
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配乐 | 尼诺·罗塔 | ||
第30届美国金球奖最佳电影 | 获奖 |
《教父》 | |
第30届美国金球奖最佳男主角 | 马龙·白兰度 | ||
第30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导演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
第30届美国金球奖最佳编剧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马里奥·普佐 | ||
第30届美国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 | 尼诺·罗塔 | ||
第30届美国金球奖最佳男主角 | 提名 | 阿尔·帕西诺 | |
第30届美国金球奖最佳配角 | 詹姆斯·卡安 | ||
第26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电影音乐 | 获奖 | 尼诺·罗塔 | |
第26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男主角 | 提名 | 马龙·白兰度 | |
第26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男配角 | 罗伯特·杜瓦尔 | ||
第26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服装 | Anna Hill Johnstone | ||
第26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新人 | 阿尔·帕西诺 | ||
意大利大卫奖大卫特别奖 | 获奖 | 阿尔·帕西诺 |
教父II
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提名 | 获奖方 |
---|---|---|---|
1975年 | 第32届美国金球奖剧情类最佳男主角 | 提名 | 阿尔·帕西诺 |
第32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导演 | 提名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
第32届美国金球奖最佳编剧 | 提名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马里奥·普佐 | |
第32届美国金球奖最佳新人 | 提名 | 李·斯特拉斯伯格 | |
第32届美国金球奖最佳电影歌曲 | 提名 | 尼诺·罗塔 | |
第32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影片 | 提名 | 《教父2》 | |
1976年 | 第47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 | 获奖 | 《教父2》 |
第47届奥斯卡奖最佳导演 | 获奖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
第47届奥斯卡奖最佳改编剧本 | 获奖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马里奥·普佐 | |
第47届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 | 获奖 | 罗伯特·德尼罗 | |
第47届奥斯卡奖最佳艺术指导 | 获奖 | 迪安·塔沃拉里斯 | |
第47届奥斯卡奖最佳配乐 | 获奖 | 尼诺·罗塔 、卡迈恩·科波拉 | |
第47届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 | 提名 | 阿尔·帕西诺 | |
第47届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 | 提名 | Michael V. Gazzo | |
第47届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 | 提名 | 李·斯特拉斯伯格 | |
第47届奥斯卡奖最佳女配角 | 提名 | 塔莉娅·夏尔 | |
第47届奥斯卡奖最佳服装设计 | 提名 | Theadora Van Runkle | |
第29届英国学院奖最佳男主角 | 获奖 | 阿尔·帕西诺 | |
第29届英国学院奖最佳剪辑 | 提名 | Peter Zinner 、 Barry Malkin | |
第29届英国学院奖最佳电影音乐 | 提名 | Nino Rota | |
第29届英国学院奖最有前途新人主演 | 提名 | 罗伯特·德尼罗 |
教父III
时间 | 届次
|
获奖奖项 | 获奖方 | 结果 |
---|---|---|---|---|
1991 |
第63届 |
奥斯卡奖最佳影片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提名 |
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 | 安迪·加西亚 | 提名 | ||
奥斯卡奖最佳导演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提名 | ||
奥斯卡奖最佳摄影 | 戈登·威利斯 | 提名 | ||
奥斯卡奖最佳艺术指导 | 迪安·塔沃拉里斯 | 提名 | ||
奥斯卡奖最佳电影剪辑 | 沃尔特·默奇 | 提名 | ||
奥斯卡奖最佳原创歌曲 | 卡迈恩·科波拉 | 提名 | ||
第48届 |
美国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 | 《教父3》 | 提名 | |
美国金球奖最佳男主角 | 阿尔·帕西诺 | 提名 | ||
美国金球奖最佳男配角 | 安迪·加西亚 | 提名 | ||
美国金球奖最佳导演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提名 | ||
美国金球奖最佳编剧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提名 | ||
美国金球奖最佳原创歌曲 | 卡迈恩·科波拉 | 提名 | ||
美国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 | 卡迈恩·科波 | 提名 |
时间 | 奖项名称 | 类型 | 提名/获奖方 |
---|---|---|---|
1972年 |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男配角 | 获奖 |
罗伯特·杜瓦尔 |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男配角 | 阿尔·帕西诺 | ||
1973年
|
美国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男演员 | 阿尔·帕西诺 | |
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电影 | 《教父》 | ||
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 | 马龙·白兰度 | ||
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改编剧本 | 马里奥·普佐、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
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 | 提名 | 詹姆斯·卡安 | |
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 | 罗伯特·杜瓦尔 | ||
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导演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
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服装设计 | Anna Hill Johnstone | ||
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剪辑 | William Reynolds、Peter Zinner | ||
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音效 | Charles Grenzbach | ||
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音效 | Richard Portman | ||
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音效 | Christopher Newman | ||
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配乐 | 尼诺·罗塔 | ||
第30届美国金球奖最佳电影 | 获奖 |
《教父》 | |
第30届美国金球奖最佳男主角 | 马龙·白兰度 | ||
第30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导演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
第30届美国金球奖最佳编剧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马里奥·普佐 | ||
第30届美国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 | 尼诺·罗塔 | ||
第30届美国金球奖最佳男主角 | 提名 | 阿尔·帕西诺 | |
第30届美国金球奖最佳配角 | 詹姆斯·卡安 | ||
第26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电影音乐 | 获奖 | 尼诺·罗塔 | |
第26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男主角 | 提名 | 马龙·白兰度 | |
第26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男配角 | 罗伯特·杜瓦尔 | ||
第26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服装 | Anna Hill Johnstone | ||
第26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新人 | 阿尔·帕西诺 | ||
意大利大卫奖大卫特别奖 | 获奖 | 阿尔·帕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