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连蕊茶

尖连蕊茶

连蕊茶组
植物界
侧膜胎座目
中文学名 尖连蕊茶
双子叶植物纲
亚科 山茶亚科
山茶属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尖连蕊茶尖连蕊茶(30)灌木,高达3m,嫩枝无毛,或最初开放的新枝有微毛,很快变秃净。叶革质,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5~8cm,宽1.5~2.5cm,先端渐尖至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或略圆,上面干后黄绿色,发亮,下面浅绿色,无毛;侧脉6~7对,在上面略下陷,在下面不明显;边缘密具细锯齿,齿刻相隔1~1.5mm,叶柄长3~5mm,略有残留短毛。

花单独顶生,花柄长3mm,有时稍长;苞片3~4片,卵形,长1.5~2.5mm,无毛;花萼杯状,长4~5mm,萼片5片,无毛,不等大,分离至基部,厚革质,阔卵形,先端略尖,薄膜质,花冠白色,长2~2.4mm,无毛;花瓣6~7片,基部连生约2~3mm,并与雄蕊的花丝贴生,外侧2~3片较小,革质,长1.2~1.5cm,内侧4或5片长达2.4cm;雄蕊比花瓣短,无毛,外轮雄蕊只在基部和花瓣合生,其余部分离生,花药背部着生;雌蕊长1.8~2.3cm,子房无毛;花柱长1.5~2cm,无毛,顶端3浅裂,裂片长约2mm。

蒴果圆球形,直径1.5cm,有宿存苞片和萼片,果皮薄,1室,种子1粒,圆球形。花期4-7月。

本变种的枝条无毛,花较大,萼杯状,长4~5mm,无毛,花瓣无毛,雄蕊无毛,花丝几乎完全离生,子房无毛。

分布范围

分布于除江苏外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和陕西南部,生于海拔400~1060m的山坡、谷地溪边或路旁林下灌丛中。[1]

生态习性

尖连蕊茶尖连蕊茶(5)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半阴环境,要求肥沃、疏松及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1]

栽培与繁殖

移栽宜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扦插或嫁接繁殖。种子10月采收,采后即播,或用湿沙贮藏至翌年春播。扦插可于梅雨季节进行,选健壮、充实的一年生枝条。[1]

园林应用

树形紧凑,花色淡雅,适宜配植在建筑边、园路转角,也适宜修剪成绿篱,是新优的中低层常绿观花植物。[1]

经济价值

种子含油,可作润滑及印油。[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