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F简介
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 环境保护机构之一,在全世界拥有将近500万支持者和一个在90多个国家活跃着的网络。1980年,WWF正式来到 中国,1996年在 北京设立了办事处,此后陆续建立了七个项目办公室;发展至今,共拥有70多名员工,开展了包括 物种、 森林、 淡水、 能源与 气候变化、 环境教育和野生物贸易等多方面的工作。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为此我们致力于:
保护世界 生物多样性;
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
推动减少污染和浪费性消费的行动;
相关资料 ·世界自然基金会建立之时,适逢大熊猫“熙熙”来到英国的
伦敦动物园访问。世界自然基金会认识到一个具有影响力的 组织标志可以克服所有语言上的障碍。于是他们一致赞同将大熊猫的形象作为该组织的象征。从此,大熊猫便成为全球 自然保护运动的一个偶像标志。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创始人认为,组织最有效的工作方式是在各个国家设立 分支机构。于是该组织展开了国家计划项目,在各国所筹集的基金的三分之二转交给瑞士
莫尔日的世界自然基金会,以此来开展国际间的项目活动,其余的则归各国分支机构支配。 ·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建立起初的三年里,世界自然基金会为各种 生态保护项目筹集并捐助了大约一百九十万美元,其中大多数是由个人捐赠的。例如,在英国《 每日镜报》上登载的一篇关于这个组织的文章,使得英国公众在一个星期内就捐款达6万英镑。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大多数资助项目都比较小。世界自然基金会早期还为肯尼亚马 萨马拉 禁猎区提供了一个 推土机和旋转 割草机;资助 哥斯达黎加对白蝴蝶猴的调查;帮助国际鸟类组织韩国分会主席金教授参加在纽约的国际会议和在西雅图举行的世界国家公园大会。 ·世界自然基金会对诸如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鸟类组织这样的国际性组织捐赠资金的数目都比较大,它同时也资助查尔斯.达尔文基金会在 加拉帕戈斯群岛开展的一些活动。目前世界自然基金会仍在支持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生态保护工程,并帮助 厄瓜多尔政府建立了
加拉帕戈斯国家公园,以控制新的物种对岛上原有物种的侵害,同时建立了研究、训练和教育计划。加拉帕戈斯群岛可以作为 生态旅游与科研、保护 和谐发展的一个典型例子。 ·1969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建立的科托多纳纳国家公园是 西班牙帝鹰和 山猫最后一片生存地,世界自然基金会始终支持着这片湿地的保护,并强烈反对给沼泽地进行排水,用来灌溉海岸农田和扩大 旅游设施的建议。 ·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帮助下,
野生动植物 贸易调查委员会已发展成为跨越五大洲,拥有15个分支机构的网络团体。它在说服各国政府保护物种,加强控制野生动植物贸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世界自然基金会作为一个各国政府愿意与之合作的民间团体的形象表明,这个组织在为政府各项政策的制定和修改中所施加的影响和力量恰当分寸。 ·世界自然基金会与各国政府的和善关系使其能够开展“债务换自然”的交易。在此交易中,许多国家的债务款项被转而用来作为该国自然保护活动的资金。这种"债务换自然"的交易已在许多国家进行,其中包括厄瓜多尔、菲律宾、波兰、 赞比亚。 ·1986年,作为该组织25周年纪念活动的一部分,世界自然基金会邀请了 世界五大宗教的领袖来到意大利的历史名城 阿西西进行为期两天的聚首。之后,宗教领袖们宣布自然保护是他们各自信仰中的一个基本要素。这导致了一个国际保护网络的建立,包括七个宗教在内。通过这一网络,世界自然基金会与宗教团体一起去实现共同的目标。 ·世界自然基金会始终认识到共同合作的重要,无论是与政府还是其他环保团体、当地社区或成百 万计的人们,他们在经费和道义上的支持使得世界自然基金会能够成功地在全世界开展自然保护活动。 ·个人捐款一直是世界自然基金会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每年个人捐款占其经费总数的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