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间设计

涉及领域 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中文名称 组间设计
目录导航

优点

在组间设计的条件下,每个被试只对一种自变量作反应。因此,一种自变量,或者叫做实验条件,不会影响另一种自变量,这就避免了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即避免了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等由于实验顺序造成的误差。如果我们事先知道不同的自变量会相互影响,我们必须采用组间设计。

缺点

1、所需要被试数量巨大:由于每个自变量水平都需要不同被试,实验因素增加时,所需要的被试也迅速增加。

2、分配到各实验条件下的被试,可能在各方面不是等同的,如果是这样,那么,不同实验条件造成的差异,也可能是由于被试的差别引起的。

克服组间设计缺点的方法

为了克服组间设计的这一缺点,应尽量保证每一组被试在与测量有关的方面保持一致。

1、匹配

先对所有被试进行前测(pretest),然后根据前侧作业分数进行匹配。匹配时,前测内容必须与实验作业高度相关。

例如,在某项研究中,需要将30名被试分配到A、B、C三个水平中。首先将被试按前侧作业成绩排序,再将前三个被试分配到三个水平之中,接下来的三个被试也如法分配,直至分配完毕。

2、随机化

匹配需要大量准备工作,耗费精力。因此随机化在组间设计中更为常用。

随机化即是把被试随机地分配到不同组内接受不同自变量的处理。随机化的统计前提是:各随机被试组在未经受不同处理之前是相等的,即存在差异也是统计允许的限度以内的随机误差。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