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 宗作(こばやし そうさく) Sousaku Kobayashi (1894~1963)
日本“巴学园”校长。他深谙儿童教育要旨,他第一次把韵律学引入到儿童教学中来,并道出韵律教育的好处:“韵律使身体和心灵都能理解节奏,帮助精神和肉体达到和谐,从而唤醒人的想象力,促进人的创造力。”“过于依赖文字和语言的现代教育,恐怕会使孩子们用心去感受自然,倾听神灵之声、触摸灵感的能力渐渐衰退吧?”
大自然是孩子快乐的源泉。巴学园的校门是用非常矮的树做成的,而且树上还长着绿色的叶子!用小豆豆的话说是“从地里面长出来的门呀”,这真正的崇尚自然崇尚童趣的大门当然比死气沉沉的混凝土柱子门好多了,小豆豆当然喜欢了!更有趣的是,有六辆电车停在院子里作教室,而且教室的座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你当天的心情和方便,每天都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这可真是天才的发明啊!下午还可以沿着小河边散步,小河的两岸有高大的樱花树,还有一望无际的油菜花。许许多多美丽的蝴蝶翩翩飞舞着,路上还可以捡黑色卵石,可以随便踢着玩……啊,小豆豆在以前的学校从没见过这些,她简直就像是在做梦似的,她的心里第一次被喜悦塞得满满的。
巴学园里有好多大大小小的树,孩子们都在校园的这儿那儿,定下了每个人专用的树。啊,爬树,多么刺激好玩的游戏呀!当小豆豆帮助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泰二爬上了自己的树,让他看到了从来没见过的别样风景,这是多么刻骨铭心的回忆啊!这让我想起见过的好多豪华幼儿园,一个比一个阔气,装修得富丽堂皇简直就像星级宾馆,但却引不起孩子的向往;也让我想起为了安全考虑,幼儿园大门戒备森严,孩子们的户外活动似乎越来越少;有些小学连课间十分钟孩子们出来又跑又跳,老师也会给家长告状说孩子太调皮……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林、泥卵水石、虫鱼鸟蚁,这些令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天生感到可亲的东西,都离今天的孩子如此遥远,以至渐渐漠视、淡忘。当我给我家的“小豆包”讲起我小时候上午上课,下午在棉花苗地里比赛谁捉的害虫多,以及到田地给学校喂养的小白兔去割草;在学校的小树林里一下雨老师就让同学们去捉“知了猴”,去随便打水仗;上体育课在黄河大坝上比赛跑步或爬树时,“小豆包”那向往的眼神令我的心隐隐作痛!其实我已经给她讲过好多次我小时候的事了,她每次都得让我再讲一遍,再讲一遍……我上小学的时候是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那时我最开心的事就是背着小书包去上学,每天天不亮不用大人催,就早早地赶到学校,作业也是很快就在学校做完。尽管那时物质条件艰苦,但小孩子的眼中心中只有天空、大地、小鸟、小树,因而今天想起来从来没有什么艰苦的印象。
巴学园,正是一座让孩子喜欢大自然的天性得以健康发展的自然之园,魅力之园。“我喜欢!”小豆豆由衷的喜欢巴学园,正是因为它是那样的自然天成,富有生机。今天,咱们的孩子,什么时候面对自己的学校,也能发自肺腑地说“我喜欢”呢?
小豆豆第一次见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就滔滔不绝地说了四个小时的话,而且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把身体向前探出来,专注地听着,听完之后,用温暖的大手摸摸小豆豆的头,说:“好了,从现在起,你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了。”此时,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真正喜欢她的人!小豆豆以前去别的学校从来没有人听她说这么多话,小林校长用他博大的特有的对儿童的理解的爱,在小豆豆的心里播下了理解和爱的种子。这还仅仅是开始,在巴学园后来的日子里,小豆豆更充分地享受到了巴学园和小林校长给予她的爱。书中“放回原处”的细节我觉得尤为值得一提。小豆豆上厕所喜欢回头往下看,有一次不小心把钱包掉下去了,为了找钱包,小豆豆用一把长把舀子,一下一下往外舀,上课铃声响了,她也不理会。小林校长经过这儿,看见了,没有训斥她半句,而只是说:“弄完以后,要把这些东西都放回去啊。”一般说来,大人们要是看到小豆豆做的事,会说:“在干什么蠢事呢?”或者“太危险了,快停下。”或者也有可能说:“我来帮你吧。”但只是说一句“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的,除了小林校长,恐怕不会有第二个人,因此,小豆豆妈妈不由得赞叹“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经过这件事情以后,小豆豆上厕所时再也不回头往下看了,而且她觉得校长先生是一位“可以真心信赖的人”,因而比以前更喜欢校长先生了。这就是小林校长爱的别样声音,是一种真正的智慧的教育家的爱。小林校长对所有的孩子都这样爱着,在他眼里,每个孩子都“真是一个好孩子”,“大家都是一样的。”“运动会”和“游泳池”两章中最能体现他的那种博大的爱心。小林先生为了让个子最矮、手脚最短的高桥君建立立了特殊的运动会,精心设计的“钻鲤鱼比赛”,“跑台阶接力赛”等,使高桥君不在觉得身体矮小而自卑。为了让孩子们认识到“无论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丽的”,小林校长让孩子一起光着身子洗澡玩耍,那些身体上有障碍的孩子一开始非常害羞,但不一会儿就放松了,快乐的感觉占了上风,大家在不知不觉当中适应了,不再有“劣等”、“优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