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齿鼹(Talpa klossi)
哺乳纲、食虫目、鼹科、缺齿鼹属
我国常见的一种鼹鼠,适应于地下穿穴生活,夜行性。
体粗短,密被不具毛向的绒毛,有利于在地道内进退。眼小,耳壳退化,锁骨发达,前肢粗短,掌心向外侧翻转,具粗大的长爪,为掘土的利器。
多栖于低山的湿润地区,以地下昆虫为主食。在农作区内由于穿穴破坏作物根系,有一定害处。鼹鼠毛皮细软而富有光泽,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缺齿鼹体形较大,呈长圆筒形,体长17-22cm,体重达200g左右。尾长约2cm。头吻部尖而长,鼻部尖而长,鼻部延伸,突出于嘴前。眼小,耳隐于毛中。前肢短粗,掌宽扁,具强大的爪,掌心向外翻折。后肢细,不发达。四足裸露,尾粗短。头及背部毛为深褐色而略带灰色。下颌、颈部、前胸、腹部呈灰棕色,腹部中央有一道较宽的金黄色纹,但有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