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时宜的思想

不合时宜的思想

作者 (苏)高尔基
译者 余一中
出版时间 2010-6-1
语种 简体中文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定价 28.00元
目录导航

图书信息

  书 名: 不合时宜的思想
  作 者:(苏) 高尔基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1
  ISBN: 9787536056121
  开本: 16开
  定价: 28.00元
  

内容简介

  这是高尔基怀着“永远的革命者”的激情和人道主义者的良心写下的一组政论文章,它及时、客观地记录了1917—1918年间在俄国大地上发生的社会动荡,为我们深刻认识 十月革命(现俄国称之为“1917年十月政变”)及其后建立的苏俄国家的性质、未来发展与最终结局提供了丰富而有益的资料,它告诉人们:真正的革命是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水平,是须臾离不开文化发展的。

图书目录

  译序
  不合时宜的思想
  附录一 高尔基在《新生活报》上发表的其他文章
  附录二 高尔基致列宁的 五封信
  

编辑推荐

《不合时宜的思想》:花城译丛

媒体推荐

坦率地说,我想讲的是:“在这些普遍兽性化的日子里变得更人道一些吧!”
但是,我知道,没有一颗心能容得了这些话。既然这样,那就让我们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觉时做得有分寸一些,克制一些;不应当忘掉,归根结底人民会学习我们的凶狠和仇恨的……
——《不合时宜的思想48》
人们每天都在制造大量的渣滓和污物,而在这成堆的不可避免的不值钱东西的掩盖之下,美好的东西变得看不见了。
应当这样活着一一让美好的东西永远呈现在我们的眼前,那样美好的东西就会唤起无愧于人的尊严的感情、思想和行为。
而如果把人放到猪圈里,却要求他成为天使,那就太愚蠢了。
——《附录一 不合时宜的思想》

作者简介

作者:(俄国)高尔基 译者:余一中 董晓

玛克西姆•高尔基(Maksim Gorky, 1868.3.28~1936.6.18),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译者简介:
余一中,1945年生,196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外文系,198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获文学硕士学位,1990年起为南京大学俄语系教授,著有《俄罗斯文学的今天与昨天》、《俄国文学史》(与人合著)等,曾获俄罗斯文化部颁发的普希金奖章(1999年)和俄罗斯作家协会颁发的马克西姆•高尔基奖章(2006年)。
董晓,1968年生,1999年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得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出站并留校任教。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副教授,主要从事俄罗斯文学与中俄文学关系研究。出版专著《走近〈金蔷薇〉:巴乌斯托夫斯基创作论》《圣徒抑或恶魔:涅恰耶夫其人其事》等。

序言

在我国,提起高尔基,几代受过义务教育的公民都知道,他是俄国的大作家,是《海燕》、《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等经典文学作品的作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更是把他称作“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无产阶级文学和苏联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的名字是与“革命的海燕”、“列宁的挚友”等形象紧密相联的。然而在1997年之前的80年间,又有多少中国人知道高尔基曾写过《不合时宜的思想》这样一本书,异常激烈地反对过俄国1917年的十月革命①,尖锐地、指名道姓地批评过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的政治主张呢?同样,在1988年前的苏联,也几乎没有人读过《不合时宜的思想》一书,因为这本书在苏联从来没有出版过。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