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顶级学术期刊,主要发表重要的物理研究成果。该刊是从《物理评论》延伸出来的刊物。
1893年,在芝加哥大学的富兰克林厅,物理系教授爱德华•尼科斯(Edward L. Nichols)和欧内斯特•梅里特(Ernest Merritt)创办了《物理评论》,这是美国第一份物理学专业期刊。
1899年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成立,并于1913年接管这份期刊。
《物理评论》最初为双月刊,第一期(1893年7月~8月)只有80页,设置有一个专门发表短文章的《小贡献》栏目,它是之后《物理评论》发表短文章的始祖;第一卷的《物理评论》共有6期、24篇文章、480页,平均每期4篇文章,每篇文章有20页。
1926年是《物理评论》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在这一年,明尼苏达大学物理教授约翰•塔克出任主编,期刊编辑部也因此迁到明尼苏达大学,期刊快速发展;20世纪30年代中期,PRL成世界物理学界公认的最高期刊。
1958年7月1日,《物理评论》中的《快报》专栏作为新期刊单独出版。这样,第一期含有25篇的《物理评论快报》正式出版,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份快报类期刊[1]。到现在,它已经成为国际物理学界最有权威的期刊之一。
2008年7月4日出版的PRL封面 1964年1月,《物理评论快报》改为周刊。1966年,随着所属期刊的快速增加,美国物理学会决定设立总编辑职位,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原子理论物理学家缪尔•古兹密特被任命为第一任总编辑。为纪念古兹密特对物理学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2008年7月4日出版的PRL一改传统,以古兹密特的肖像作为期刊封面,并配发了庆祝50周年的社论和长篇纪念文章。物理评论快报不经常换编辑,至今只经历了四位编辑。
物理评论快报是物理学顶级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在7-8左右。物理评论快报限定于短篇的文章,也称为报道或快报,快讯,一篇文章最多只有四到五页长。审稿周期较短,为两个月左右,如今,每年有大约3700多篇科学论文在《物理评论快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