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

中文名
郑码 GDLI
统一码 U+5E03
笔顺 一ノ丨フ丨
总笔画 5
拼音
部首
目录导航

汉字释义

布1. 用麻、棉等织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品的材料:布匹|棉布|布料。

2. 散开,分散、传播到各处:分布|散布|遍布全国。

3. 宣告;公开告诉大家:布告|公布|宣布。

4. 安排;设置:布置|布局|摆布。

5. 陈述:强齐压境举朝忧,韦布谁知握胜筹?——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6.姓。

7. 语言。古语言“清大乱,遂布者,耀光族,布同超”。

8. 祭星。《尔雅·释天》:”祭星曰布。“李巡曰:“祭星者以祭布露地,故曰布。”孙炎 曰:“既祭,布散於地,似星辰布列也。”

详细解释

〈名词〉

  •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hemp cloth]

    坤为布。——《易·说卦》

    抱布贸丝。——《诗·卫风·氓》

    女有余布。——《孟子》

    果布辐凑而常然。——左思《吴都赋》

    商祝免袒,执功布入。——《仪礼·既夕礼记》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孟子·滕文公》

  • 又如:布衣(平民,老百姓。古时老百姓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平为“布衣”);布槽(布制的马槽);布褐(粗布衣服;又指平民);布总(古代丧服,以麻布束发)

  • 棉、麻、苎、葛等织物的通称 [cloth]

    足缠白布。——明· 魏禧《大铁椎传》

  • 又如:土布(手工纺织的布);布索(布制的绳);布衣交(贫贱之交);布裙荆钗(指民家的女子);布头笺(用碎片制成而品质优良的笺纸);布掸子(用布条札成的掸帚)

  • 古代钱币 [coin]

    外府掌邦布之出入。——《周礼·天官·外府》

  • 又如:布儿(古代钱币的通称。亦作“泉布”);布缗(古代用绳子串起来的钱)

  • 〈动词〉

  • 铺开 [be fully underway;spread]

    收葱子,必薄布阴干。——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葱》

    禹鲧是始布土。——《山海经·海内经》

    敢私布之。——《左传·昭公十六年》

    布币行礼。——《国语·鲁语上》

  • 引申为散开,分布 [disperse;scatter;be distributed over an area]

    天下英豪布在州郡。——《三国志·吴主权传》

    影布石上。——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 又如:布陈(敷布陈设);布武(用小步疾走,使足迹散布,而不相重叠);布锦(铺展锦绣)

  • 布列 [distribute and display]

    千人者布列江岸。——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 又如:布阵(布列阵势);布兵(布戎。布甲。布列军队);布伍(部署军队)

  • 布施;施行 [carry out]

    阳春布德泽。——《乐府诗集·长歌行》

  • 又如:布德(广施恩德);布惠(布施恩惠);布化(施行教化)

  • 公布,颁布 [promulgate]

    法者,…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三》

  • 又如:布按三司(布政、按察、都指挥史的总称);布露(公布,向众人布告披露);布谕(布告晓喻);布教(颁布教令)

  • 伸开 [stretch]。如:布指(伸开手指);布展(伸展;扩展)

  • 传布 [disseminate]

    上器其能,赐以秘书之副,时书未布。——《汉书·叙传》

  • 又如:布旨(传布旨意);布种(撒籽栽种);布怨(播怨,结怨)

  • 陈述 [state]

    聊布往怀,君其详之。——丘迟《与陈伯之书》

  • 又如:布达(陈述表达);布述(书信用语。陈述)

  • 布置,安排 [arrange]。如:布席(铺设坐席);布致(布景致思);布摆(安排)

字源演变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赵国大夫布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风俗通》记载,战国时期的赵国有大夫布子,为西北羌族人,他极善相马。

第二个渊源

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末期晋国子卿姑布。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记》记载,赵简子(赵鞅,公元前?~前458 年,春秋末年晋国正卿) 为晋国把政时期,手下有个名人叫姑布的子卿,善相。姑布的后裔以祖上之字“姑布”为姓氏,称姑布氏,后省文简化为布氏。

第三个渊源

源于芈姓,出自西汉动平的姑布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史籍《汉书》中记载,汉朝时期有姑布子,望出东平。

第四个渊源

源于改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据山西清徐县孟封镇布常伟老人讲述,布氏源于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孟封镇,现有布氏数百人,原为希氏,后改为布氏。以布常伟家族为主系不出五服有三十五人,据族谱记载可追至上清末三代,其族谱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秦朝末期的时候,中国北方战乱频频,很多家族人等为避兵灾逃难到岭南地区,其中很多人迁徙到今广东省佛山地区。这些先人怀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望,遂以“ 鸡” 、“ 田” 、“ 老” 、“ 布” 为姓,寓意为丰衣足食、生活无忧。这样,形成了广东地区的布氏一族。

第五个渊源

源于龟兹国,出自唐朝时期西域龟兹国王布失毕,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唐朝时期的西域龟兹国王名叫布失毕,其后裔子孙中,在唐朝时期有取先祖名字的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布氏。

第六个渊源

源于氐族,出自汉、唐时期古氐族索卜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土族中的索卜人,土语称“ 苏胡” ,后取其尾音的汉字谐音“ 布” 或“ 卜” 为氏。

第七个渊源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布达喇氏,世居松花江,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 ②满族虎尔哈女真族布尔察氏,满语为“规避”,属以地为氏,世居阿里库( 今俄罗斯滨海地区) 、虎尔哈( 今黑龙江黑河、哈尔滨、俄罗斯) 等地,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 ③满族布尔尼氏,世居尼马察( 今黑龙江穆棱东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 ,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 ④满族布吉尔根氏,世居额尔敏( 今吉林浑江) 、乌鲁特( 今内蒙古兴安盟) ,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 ⑤满族布尼氏、布尔尼氏,世居佛讷赫村( 今吉林敦化) 、尼马察( 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 等地,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 ⑥满族布赛氏,世居叶赫( 今吉林梨树叶赫乡) 、萨哈尔察( 今黑龙江嫩江) 、辉发( 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辉发部集聚区,包括辉发城、多壁城等) 等地,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 ⑦满族布希氏,满语“去毛的狍皮、鹿皮”,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金旧姓“蒲鲜”,以姓为氏,属东真国国主蒲鲜万奴后裔,世居叶赫( 今吉林梨树叶赫乡) ,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

第八个渊源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 ①蒙古族布鲁特氏,世居科尔沁( 今内蒙古科尔沁) ,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 ②蒙古族布尔哈齐氏,世居乌鲁特( 今内蒙古兴安盟) ,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 ③蒙古族功格喇布氏,世居克什克腾( 今内蒙古克什克腾) ,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布尔哈齐特氏,世居察哈尔( 今河北张家口) ,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

第九个渊源

源于达斡尔族,出自达斡尔族布库尔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志》记载,达斡尔族布库尔氏,满语“帽沿”,世居待考,后有人改汉字单姓为布氏[2]

常用词组

  • 布帛 bù bó

    [cloth and silk textiles] 棉纺品和丝、麻织品的总称

  • 布帛菽粟 bù bó shū sù

    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 布菜 bù cài

    [distribute food among the guests] 把菜肴分给座上的客人

  • 布达拉宫 bù dá lā gōng

    [the Potala Palace] 位于西藏拉萨市西北角的布达拉山上,传说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所建的宫殿,后世不断修筑,成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

  • 布达佩斯 bù dá pèi sī

    [Budapest] 匈牙利首都和多瑙河中游的重要港市,面积529平方公里,人口209万(1978)

  • 布道 bù dào

    [preach the gospel] 指基督教传教

  • 布丁 bù dīng

    [pudding] 一种煮熟或烤熟的不甜的软质食品,通常以一种禾谷为基础,其结构似牛奶蛋糊,可当一道主菜或副菜

  • 布防 bù fáng

    [station troops on garrison duty;organize a defence] 布署防卫

    交战双方都在加紧布防

  • 布告 bù gào

    [notice;bulletin]∶书面的或印刷的通告或公告

    在报纸上登载一个布告

  • 布谷 bù gǔ

    [cuckoo] 杜鹃(鸟名)

  • 布褐 bù hè

    [coarse clothes]∶粗布衣服

  • 布景 bù jǐng

    [setting]∶舞台或摄影场上所布置的景物

  • 布局 bù jú

    [distribution;layout] 对事物的全面规划和安排

    新市区的布局

  • 布拉柴维尔 bù lā chái wéi ěr

    [Brazzaville] 刚果首都。在刚果河北岸,与扎伊尔首都金沙萨隔河相望

  • 布拉格 bù lā gé

    [Prague] 捷克首都。跨拉贝河支流伏尔塔瓦河两岸,面积496平方公里,人口118 万(1976)

  • 布拉吉 bù lā jí

    [a womans dress] 连衣裙

  • 布囊其口 bù náng qí kǒu

    [cover one's mouth with cloth] 用布蒙住他的口。囊,口袋。这里用作动词;堵住

  • 布雷 bù léi

    [mine;lay mines] 布置水雷或地雷

  • 布鲁塞尔 bù lǔ sài ěr

    [Brussels] 比利时王国首都。人口133万(1990)

  • 布匹 bù pǐ

    [cloth;piece goods] 布(总称)

  • 布琼布拉 bù qióng bù lā

    [Bujumbura] 布隆迪首都。人口20万

  • 布哨 bù shào

    [sentinel] 派给哨兵

  • 布设 bù shè

    [lay] 分散设置;布置

    布设地雷

  • 布施 bù shī

    [alms giving] 将金钱、实物布散施舍给别人

    依例布施

  • 布头,布头儿

  • 布线 bù xiàn

    [wiring] 电器线路连接导线的布置

    布线图

  • 布洋娃娃 bù yáng wá wa

    [rag doll] 用碎布,通常是用彩色花布做的玩具娃娃

  • 布衣 bù yī

    [clothes made of cloth]∶麻布衣服(古时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

  • 布衣韦带 bù yī wéi dài

    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 布衣之交 bù yī zhī jiāo

    布衣:平民。旧指贫寒老友。

  • 布宜诺斯艾利斯 bù yí nuò sī ài lì sī

    [Buenos Aires] 阿根廷共和国首都,政治、文化、工商中心和主要港口,人口290万(1990),连郊区1138万(1990)

  • 布阵 bù zhèn

    [rank;array;array troops for battle] 排列阵势

  • 布置 bù zhì

    [fix up;arrange]∶陈设

    布置展品

  • 布子 bù zǐ

    [paper with silkworm eggs]

古法染布

中国古法染布中的“三缬”,即绞缬(扎染)、蜡缬(蜡染)、夹缬延续至今,用这三种方法染出的手工布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

¤云南绞缬

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就有了绞缬染布法,大理人称其为疙瘩花布或疙瘩花。染色前需把布折叠捆扎,然后浸入色浆进行染色。由于色浆用板蓝根等植物制成,因此对皮肤没有任何伤害。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周城村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大仓、庙街等地仍保留着这一传统技艺。走在大理的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到色彩艳丽的各种扎染装饰品,以及服装、鞋帽等制品,给风景如画的高原小城增添了几分美丽的色彩。

¤贵州蜡缬

蜡缬始于汉代,盛于唐代。这种染布法需要先用液状蜡将图案绘制在布上,再经染色后除去蜡质而成。

蜡缬的防染剂是黄蜡(即蜂蜡),它是蜜蜂腹部蜡腺的分泌物,不溶于水,但加温后可以融化。所用的染料是贵州盛产的蓝草,把蓝草叶放在坑里发酵便成为蓝靛,就可以用来染色了。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保留了传统的蜡缬工艺,而且成为少数民族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装饰品。黄平、重安江一带和丹寨县的苗族妇女,她们的衣服、伞套、枕巾等都是蜡染制成;安顺、普定一带的苗族妇女则把蜡染花纹装饰在衣袖、衣襟等处,她们背孩子的蜡染背带,还加染上红、黄、绿等色,成为明快艳丽的多色蜡染。

¤苍南夹缬

夹缬布的颜色和图案是用雕版夹印出来的:将布固定在两块镂空版之间,在镂空处注入色浆,解开镂空版后花纹就出现在布上了。

与扎染、蜡染相比,夹缬的工艺更加复杂,因此经历唐朝短暂的繁荣后,到了宋代,这种印染工艺就逐渐消失了,直到人们在浙江苍南再次发现这种被称为“活化石”的染布方式。

苍南宜山镇八岱村盛产夹缬布。唐代宫廷用丝、绢、锦为主,苍南夹缬虽不能与精美的唐代宫廷夹缬相比,但在印染工艺上仍保留传统夹缬印染的特色。早年,浙南地区将夹缬布作为嫁女娶媳的必备品。苍南的几位夹缬传承人都已年过半百,传统的染布工艺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布的分类

布 ―― 古代货币名称,又称刀布

《管子·国蓄》:“先王为其途之远,其至之难,故托用於其重: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

《荀子·荣辱》:“又蓄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馀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丝帛。”杨倞注:“刀布,皆钱也。刀取其利,布取其广。”

《史记·平准书论》:“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司马贞索隐:“布者,言货流布,故《周礼》有二夫之布。

《食货志》货布首长八分,足支八分。刀者,钱也。《食货志》有契刀、错刀,形如刀,长二寸,直五千。以其形如刀,故曰刀,以其利於人也。” 晋左思《魏都赋》:“质剂平而交易,刀布贸而无筭。”

“布”在壮语里是人的意思“布土”译成汉语就是“土人”,即本地人或土生土长的人。布土是与客人、外来人相对而言的。壮族的自称有:“布土”或“濮土”、“布侬”、“布曼”、“布崬”、“布衣”、“布陇”等等。(参考黄现璠著《壮族通史》。)

无纺布,非织造布

自古以来,人们用来织布的,通常只有两种原料:一种是植物纤维,就是棉花和苎麻等,它们可以织成各种棉布和织物;另一种是动物纤维,那就是蚕丝和毛等,可以组成美丽的丝绸和呢绒。布是嫘祖创造的。可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下,增加了人造纤维等新的品种,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而是毫无生命力的矿物,也就是最普通的石头。

用石头制成玻璃纤维,再织成布,叫玻璃布。由于它具有耐高温、耐潮湿、耐腐蚀等许多特性,因此它越来越多地在电气、化工、航空、冶金、橡胶、机械、建筑、轻工业等部门,代替原来所用的棉布和绸缎呢绒。

坚硬的石头为什么也能像棉花那样用来织布呢?这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们知道,用棉花织布是先将棉花的纤维纺成纱,然后经纬交叉,织成了布。

我们已经知道了石头制玻璃的过程。石头织布也可以说是石头制玻璃的发展呢!因为石头织布首先是将砂岩和石灰石等轧碎,放到窑炉里,再加进纯碱等原料,用高温把它们熔化成液体,然后把它拉成玻璃纤维,再纺纱织成布。

玻璃是很坚硬而又很脆弱的东西,可是它拉成丝后,它却变得很坚韧的了。玻璃丝越细,它的挠度和拉力就越大,在现代科学技术中,不但用玻璃丝织成玻璃布,还用玻璃丝来增强玻璃制品和塑料制品的牢度,就像在混凝土里放入钢筋一样。玻璃纤维,今天已应用到最新的通信技术--光通信上面去了。有一种叫做"玻璃纤维管镜",是用上千根玻璃纤维制成的管子,每根纤维直径只有千分之一毫米,能反射光线,使它沿着管子通过。把它装在照相机上,可以拐弯照相。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