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逆境为喜悦:与恐惧共处的智慧

转逆境为喜悦:与恐惧共处的智慧

作者 佩玛•丘卓
书名 转逆境为喜悦:与恐惧共处的智慧
语种 简体中文
ISBN 9787807095118
出版日期 2013年2月1日
类型 人文社科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转逆境为喜悦:与恐惧共处的智慧》作者阅历丰富,语言风趣平实,在行文中结合自身经历、亲身体晤,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将心理过程的细致剖析和培养勇气、转逆境为喜悦的方法,娓娓道来。阅读《转逆境为喜悦:与恐惧共处的智慧》,如同行路有亦师亦友的同道相携相伴,温暖而踏实。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佩玛·丘卓 译者:胡因梦

佩玛·丘卓,创巴仁波切最杰出的大弟子之一,西藏金刚乘比丘尼,北美第一座藏密修道院甘波修道院院长。经历过先生外遇、离婚等痛苦的洗礼后她开始接触佛法,这使她对佛法的体悟和诠释非常生活化,非常贴近现代人的需求。自从1974年持戒以来,佩玛·丘卓常常在欧洲、澳洲、北美讲演,主持工作室。著有《当生命陷落时》《与无常共处》《生命不再等待》《不逃避的智慧》等书。
胡因梦,著名演员,作家,译者,现从事身心灵的整合研究和治疗。著有《生命的不可思议》《茵梦湖》等,译有《克里希那穆提传》《心的对话》《点亮自性之光》《钻石途径系列》《当代占星研究》《一味》《当生命陷落时》《与无常共处》等颇有影响力的著作。

图书目录

第一章菩提心的特质
第二章探入泉源
第三章人生基本的事实
第四章学习安住
第五章精神勇士的口诀
第六章发四无量心
第七章友爱
第八章慈悲心
第九章 自他交换法
第十章发欢喜心
第十一章加强欢喜心的训练
第十二章扩大心量
第十三章与敌人相逢
第十四章重新开始
第十五章五力
第十六章三种惰性
第十七章菩萨的行动
第十八章无依无恃
第十九章强化的神经官能症
第二十章 当情况变得困难时
第二十一章道友
第二十二章过渡期
发愿回向文
附录相关练习

序言

圆满的情绪疗愈
(台湾)慧炬出版社社长
郑振煌
人生充满苦痛,苦痛的来源有二:一是自己的身心,二是外在的世界。因此,解除苦痛的途径就有两个,一是圆满自己的身心,二是圆满外在的世界。人类的进化都是沿着这两条路线。圆满的个体身心和整体世界,在现实人生中几乎是不可得的,于是出现宗教的理想世界,成为古往今来人类的终极目标。
在众多宗教之中,佛教是最贴近人生、最人本的。佛教唯识宗认为“一切唯心造,万法唯识观”,外在世界皆系个人心识所显现;如来藏思想更认为一切万法都源自“本来清净、本来具足、本来圆满”的佛性。因此,佛教解决痛苦的根本之道,便是“止息妄心,证悟真心”。
妄心受到无明和烦恼的熏习,暴起如四十里流,因而覆盖真心,轮回不已。佛教八万四千法门,无不在力求“止息妄心,证悟真心”。大乘佛教倡导践行菩萨道,内涵包括四无量心、六波罗密、四弘誓愿、菩提心。历来诠释菩萨道的论点甚多,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是藏传佛教最常引用者。
寂天是8世纪南印度的一位王子,在那烂陀寺出家,以中观应成派的自性空宗义撰述《学集论》、《经集论》和《入菩萨行论》,前二论批注大乘经典,《入菩萨行论》则发扬菩提心和六波罗密,自阿底峡、宗喀巴以下藏传佛教诸大师讲释者不计其数。
本书以寂天的《入菩萨行论》和阿底峡的《修心七要》为基础,配合现代情境详述如何透过自利利他解除痛苦,进而圆满佛道。该书紧扣现实人生,不啻为现代人最佳疗愈手册。您不必是佛教徒,本书不是为佛教徒而写的,而是为一切尚有苦痛的众生和世间而作的。
全书译笔流畅生动,堪称佳作,对于擅长方便说法的西藏大师,有如虎添翼之功,使曲高的菩提心和六波罗密更能和众,诚乃众生之福。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